◎ 周文辉: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 王传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罗英姿: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 田宝军: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9月24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开始。 此前的8月26日,河北师范大学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预告时表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七个专业学制拟从两年调整为三年,并在回应中表示是“大势所趋”。据媒体报道,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在内,已经完成或正在计划将专硕学制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溯至一年前,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强调“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并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 持续扩招、学制“2改3”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三年制专硕。就学校来说,政策是如何出台的?学硕会消失吗?专硕在未来面临哪些挑战?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呈现多方观点,共同探讨专硕改革。
“2改3”为了创收?
南方周末:怎么看待专硕学制“2改3”的趋势? 王传毅:修业年限应当按需设置,我并不反对延长修业年限,但我反对为了改革而改革,不以推动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创新为目的的改革。我们应该先充分把培养环节做实做细,再判断是否需要三年。如果是专硕生必须的培养环节在两年内不能完成,可以继续探讨要不要“2改3”或者“2.5改3”;但如果专硕培养没有和学硕区别开,导致专硕既要学习学硕的课程,又需要用实习来拼凑实践课程,最后培养年限不够,(延长年限)可能不太合理。 专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和学硕的区分度不高,很可能上一样的课程,做同样形式的论文,只是多一个实践环节。如果我们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来统筹设计专硕的培养方案,可能有的课程不必开设、学位论文也可以案例分析、产品开发、艺术设计等多种反映学科专业特色的方式替代,实践环节也可在入校半年以后就开始启动,2到2.5年能够完成培养。 刘海明:2年还是3年的争议一直很大。现在搞三年制的学校越来越多了,主要是两年制暴露出的弊端太多。学制两年实际上只读一年书,剩下时间要实习、写论文、找工作。学制短对学生有个好处是能早一年拿到毕业证,但学生很难学到多少东西,应聘时会发现自己功底差、理论弱,在业界没多少经验。 多读一年跟少读一年意义还真的不一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中是两年,高中是两年,为什么现在都改成三年?主要是因为注重质量,要考虑未来毕业生的水平,让教育有可持续性。 周文辉:这个改革一直在进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2-3年的区间,各校享有自主权。一般导师是希望长学制,越长越好;学生可能就希望短一点,因为有时间成本。学校可能从这两方面出发权衡,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硕士学制经历了从2年、2.5年到3年又改回2年的过程。当然不同类型、不同学科有些差异。我认为一些学校“2改3”更多是为了提高培养质量。
南方周末:有些专硕学费达到了七八万甚至更高,一些声音认为专硕学费高,“2改3”给学校创收,是这样吗? 周文辉:我认为这个关系不大。延长学制的不局限于那些收费高的专硕(可能收费高的反而延长得少),而是普遍行为。一般来说像金融硕士、会计硕士、MBA这种专业收费比较高,但其他大多数专业学位学费并不是很高。可以明确一点,大多数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学硕和专硕)的学费通过学业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又返回给学生了。高收费的专硕专业肯定是有一些创收,但同时成本也高,而且总体数量比较少。 刘海明:我不这样认为。像我们的专硕(学费)一年1万出头,学生的钱解决不了学校的问题。(某专业)收费贵了,是学生视角的感受,对用人单位和教育部来说,更多看到的是人才质量。“2改3”在政策上是走回头路,是发现了(两年制)的问题要回来改正,考虑创收的可能性不大。
专硕和学硕的定位差异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学硕和专硕的关系? 田宝军:我们国家的学位分科学学位(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科学学位是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里所授学位的统称,它是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要求的学位。专业性学位是在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它是带有明显的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学位。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位性质不同。科学学位是进行理论研究,以撰写理论研究论文为主,并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学位;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侧重点不同。科学学位是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培养特点不同。科学学位重视学术研究,可以全日制也可以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南方周末: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专硕比例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又应当如何理解学术学位的定位? 王传毅:我觉得学术学位本身具有合理性,当一部分对从事学术工作感兴趣的研究生,在对未来职业尚没有明确意向时,读学硕可以给他一个缓冲期。并不是所有人本科一毕业,就坚定以学术为业,只有切实经历过学术工作的酸甜苦辣后,可能才会做出最适宜自己的选择。当然也因学科而异,例如自然科学类的基础学科可能直博更有利于缩短修业年限,在最富有创新力的青年时期,做出具有创造力的成果。但需要指出的是,直接读博具有较大的风险。如果一个直博生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从事学术工作,尝试退学,则意味着院校、导师前期为之投入的资源,以及直博生自己的精力、时间都被浪费。这个成本是非常大的。因此,我认为,在大多数学科,设置学硕阶段,并配套相应的转博和分流政策,比刚性地全面实施直博政策要好。
南方周末:有一些学校的专硕和学硕,培养差异非常小,两者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 王传毅:给专硕和学硕的培养分别进行定位应注意四个方面。首先,更新硕士生教育理念。要进行硕士生教育改革,必须改变人们对于硕士生教育的认知锁定,学位的内涵在变迁过程中不断延展,教育类型也趋向丰富,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实质也是处于调整、修正的过程中。专硕不是学硕的“次等品”,而是另一种类型的硕士,具有不同的培养定位。其次,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学硕应当强调科教融合,以知识创新为导向,专硕应当强调产教融合,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其三,优化专硕导师队伍,应继续推动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双师制”模式,即由高校专职导师与来自企业行业的兼职导师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四是,夯实专硕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校对多企、一企对多校的开放式培养基地,强化协同育人。五是,在部分职业性较强的专业领域,强化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弥合育人规格和用人规格之间的差异。
取消学硕是个伪命题
南方周末:国家要求到2025年扩招专硕比例至全体硕士的2/3,与此同时,一些院校出现取消学硕招生的情况,怎么看待这一趋势? 周文辉: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我认为现阶段取消学硕是一个伪命题,整体来看是不存在的,只是个别学校、个别学科存在这个情况。比如复旦经院可能是出于对自身发展定位或者特色的考量。学校有权自己调整专业,包括撤掉和自行增设不同学科。以北理大来说,近几年就曾动态调整了不少学科,既有博士层次也有硕士层次,既有学术学位也有专业学位。 另一方面,985、211或者说双一流这些学校有推免、保研资格,可以通过取消或减免学硕招生而直接招收博士生。但很大一部分地方高校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对这些有硕士点没博士点的地方高校来说,学术型硕士是挺珍贵的资源,不可能取消。 罗英姿:取消学硕没那么简单,目前只是个别高校的个别专业。缩小学硕占比、提高专硕比例是当前我国研究生结构调整的一大趋势,但这将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如果一刀切,直接取缔学硕项目,那本科毕业生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科研进阶通道,毕竟学校的直博名额也很有限。
南方周末:要把直博视为过渡性改革,还是试点性的? 周文辉:我认为扩大招收直博生是一个改革方向,确实这几年本科直博的人数在增加,特别是从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群体中增加。但目前还只是部分学校采取,比例不是太大。应该说直博生的生源质量还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当然学术界也有人批评直博,认为容易造成学术的近亲繁殖,很多人可能直接从本科就申到本校的博士,对于生源优化是否合理,还需要探讨。 王传毅:未来的趋势应该不会只剩专硕和直博。如果真的取消了,面临的问题会很多。假如仅有专硕和直博,且把学硕作为博士阶段分流后的一个文凭,则学硕很有可能成为“失败者”的标签,既不利于学生“从头再来”,也不利于求职发展,更不利于整个培养体系完善。
南方周末:专硕的优势是什么? 刘海明:我自己带过专硕,也带过学硕。招学生进来时,一般学硕的分数会略高一点,专硕低一点。但按照我的经验,基本上毕业的时候专硕会比学硕更好一点,有些专硕读书读得会比学硕好,所以教育部大力发展专硕是有道理的。但前提是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这种理论知识要做好,然后再面向行业的实际,才能培养出一个完备的研究生人才。 罗英姿:我最近承担了国家自科基金委的一个应急项目,题目是《需求视角下典型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在这个课题下,我们调查了涉农高校本硕博毕业10年内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在读生,对他的职业发展情况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其中对毕业10年内的农业硕士的调查很能体现出如今专硕的优势。 在个人职业发展质量评价方面,农业硕士毕业生对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工作成就感等16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全部高于农学硕士。调研数据显示,在最初毕业1-3年期间,农学硕士的税后年均收入9.88万元,高于农业硕士的9.45万元,而后双方收入趋近一致,在毕业7年后,农业硕士的税后收入(14.9万元)持续高于涉农学硕(13.61万元)。在工作10-12年毕业样本中,农业硕士税后年均收入(15.60万元)也略高于涉农学硕的15.04万元。河北农大有个农业硕士毕业生给我印象很深,他毕业后创立了一家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业务囊括农药喷施与果园管理,这就是把专业所学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典型。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这一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 周文辉:首先要界定什么叫这一次研究生教育改革,其实,相关的改革从2013年就开始了。2013年就提出改革目标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现在的改革目标增加了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两个提法。整体来说服务需求还是大的方向,也就是国家对学生知识基础以及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需求。现在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而要放到更宽广的视野中看。 刘海明:我认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一个真正合格的研究生,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并重,才是未来人才需求的方向。法国的作家福楼拜有一句非常好的话: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专硕也好,学硕也罢,研究生教育应当要求理论和实践并重,他们在山脚可以分手,但当学生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在山顶会合。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何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