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播出错”看董卿独撑3分钟,让她成为“央视一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21:46: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他什么时候上场,还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离开的时间,决定着你看大家的背影,还是大家看你的背影。——董卿在《朗读者》这样深情的表达。

董卿,央视一姐,连续十三年从未缺席春晚,2018年之后,除夕夜再未见她的身影。离开春晚舞台,于观众是遗憾与不舍,于董卿自己,是分寸,更是能力。
如今的董卿愈发活出了自己的风采,离开春晚,不过是一种新的选择、一个新的开始。
而她知性、博学、落落大方的淡然形象始终在人们心中像标榜一般存在着。
2007年元旦特别节目中,由于一个节目超时,导演不得不把零点前的最后一个节目调整到零点后,这就造成上一个节目与零点钟声之间出现了两分半的空档。而当时是现场直播,需要主持人即兴发挥,填补这两分半钟。
董卿就这样临危受命,淡定上场,凭借高超的职业素养hold住全场。
可此时,耳麦里却突然传来导演的误判:“不是两分半,只有一分半了!”
董卿立刻调整语序,开始准备结束语。
没想到导演又紧急更正道:“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
董卿处变不惊走到舞台两头,给观众深深鞠了两躬,然后用连续4个排比句,即兴完成了一段教科书式的感谢词:
适当的肢体停顿与流畅的语言表达,让她在这场直播事故中的表现得游刃有余,也铸就了主持学上被誉为经典的完美案例——“金色3分钟”。
  
很多人赞叹董卿的高情商、高职业素养,可又有多少人发现这背后是她惊人的即兴表达能力
好的主持人需要灵敏的反应能力,能够面对突发事件准确判断、快速救场。可这样的能力并非只是主持人才需要拥有的。普普通通的你我,也需要在工作、生活、甚至家庭中“即兴发挥,张口就说”。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面对家长、亲人的突然关心,你只能赔笑,说不出应和的话;
家长会上,老师临时邀请你上台讲话,你却支支吾吾给孩子丢了脸;
领导突然要你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你毫无准备,浪费了难得表现自己的机会;
聚会吃饭,大家各抒己见的讨论着当下的流行热点,你明明都了解却只能说个表面,眼巴巴看着别人滔滔不绝……
想法很多,可怎么表达才能不出错又出彩呢?
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散点联想法
将几个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词语,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巧妙地组合成一段话并且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举一个例子,关于“苹果”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如果你只想到了苹果是一种水果,那么你就只能说到苹果的营养价值,吃苹果的好处。
但是如果你因为苹果而想到了苹果公司,想到了科技和创新,就可以把苹果和创新联系起来。
而如果你通过苹果联想到了牛顿,联想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样苹果又和万有引力和机会联系了起来。
如此一来,一个表面意义上的苹果就被你理解的非常有深度,当你向大家表达的时候,自然也会显得很有深度。
李开复曾说:有思想而不会表达的人,等于没有思想。
你说的话,是别人记住你的最快途径。那些即兴表达能力强的人,一开口就赢得了更多机会。
张口就来的处变不惊,其实都是百炼成钢,掌握技巧的你也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光芒!
编辑:王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