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林 | 为什么要拉黑劝你别报新闻系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9:17: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2016-06-29 曹林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考生正填报志愿,不少孩子问我学新闻怎么样?因为好像有一些媒体人劝学生最好别报新闻系。到底能不能报呢?我一般都会跟他们分享一个学者对新闻系的评价:很少有哪个专业比新闻更加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深刻的思维训练,很少有哪个职业比干好新闻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想当记者,对做新闻感兴趣,那就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拉黑劝你别报新闻系的人,不要被他们的唱衰声干扰。回答想报新闻系的孩子一些疑问。
一 为什么唱衰新闻系的人那么多?
孕妇效应吧,想报考新闻系,关心新闻系,就会格外关注,对那些有关新闻系的负面消息就会特别敏感。问问想报其他专业的,哪个不是被这些“千万别报”的声音所围绕。前年流行的“千万别报体”,今年流行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成了各行各业吐槽自身压力的出口,人们不过借此方式表达对行业现实的不满,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艰辛。
唱衰新闻系的声音会格外地多,因为记者掌握着话语权,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很活跃,应该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一个职业群体――内行黑内行,黑得最内行,掌握着话语权的记者们,会把自身行业的艰辛夸张地放大,五分的累,会被放大到十分,十分的问题,会被放大到十二分,于是你听到的就非常可怕。
黑媒体和记者的段子,多数都是媒体人们自编自黑的,要读懂这些幽默的自嘲,别把这些自黑当成行业的衰落――看看那些唱衰和自黑的人,有几个离开了媒体业?
二 学新闻的工作越来越来找了?
工作不好找是个事实,不单是新闻系,看看就业数据,就业难是基本面。曾有一组数据形容新闻系之多和就业之难,2010年的数据: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学校开设新闻系,招生人数达75000人。有人就追问,中国的新闻媒体岗位有多少?2000年,新闻记者14万人,播音主持7万人,两者总计21万人;2010年记者19万人,播音主持减少到5.6万人,两者总计24.6万人。现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在校生,如果都进入媒体,要让所有在岗的新闻记者全部下岗。
这还是2010年的数据,6年过去了,新闻系在增加,招生人数在增多,而传统媒体因为受到冲击在减少招聘――就业这么难,你还敢报考新闻系吗?
其实这样的算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其一,读新闻系不一定就当记者,新闻系的就业面是很广的,甚至没有哪个行业像新闻系如此广的就业渠道。媒体内容生产岗位之外,还有广告、公关、传播、高校、企业宣传、政府宣传等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系的就业面越来越宽了,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在做自己的新媒体,扩大自己的新闻宣传队伍,很多都是招新闻系的学生,像这样的“泛媒体岗位”会越来越多。其二,虽然传统媒体的岗位在萎缩,但传统媒体都在开拓新媒体业务,新媒体的发展也创造了很多岗位。

三 新闻无学,读新闻学不到什么东西?
别太信“新闻无学”,新闻并非天然无学,你不学无术,新闻就无学,你去钻研,新闻就有学。专业自信不是专业给你的,而需要你自己的努力去填充。新闻是有学的,在专业学习中提升自己对新闻的敏感,对新闻事件的判断
确实,如果对新闻感兴趣,学其他专业,比如法律、经济、政治、社会学等等,有这样的专业背景,就业时好像比单纯的新闻毕业生更有优势。但丰富的新闻实践和学习,可以让自己更快地上手。几年新闻学习所积累的媒介素养,多学科的融合,专业交叉的优势,也不是其他学科背景的能轻易复制的。
伯林把思维家分为“刺猬”与“狐狸”两种: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狐狸多投巧,刺猬仅一招。借用伯林的比喻,我觉得记者应该像狐狸一样多元而投巧,而不是像刺猬那样仅一招。记者没必要当专家(再专也没法跟研究了很多年的专家比),广泛涉猎,用多元视角去观察社会,也许才更接近客观。单一的学科反而是一种局限。所以我觉得优秀的记者,还是需要新闻学院那种自由多元氛围的熏陶,需要新闻教育的孵化,那种对微妙变化的敏锐嗅觉和新闻情怀,不是到媒体实习一两个月就能习得的。

四 做媒体没有一份体面的工资,养不活自己?

别信这个,别听有些人哭穷――媒体行业的收入在这个社会还是处于中间偏上的,起码中间位置。如果没有一份体面的工资,靠媒体收入养不活自己,不是学新闻不行,不是媒体收入不行,是你自己不行。
当然,想靠做记者写稿迅速赚一套房,那别想了。――可是,又有哪个行业能够让你能迅速在北京赚一套房呢?没有哪个行业天然地让你有一份体面的工资,你必须足够地努力和牛逼,积攒足够的底气,才能获得一份理想的收入,过上你梦想的自由安逸的生活,活成你自己喜欢的样子。

五 学什么新闻啊,在中国没法儿做新闻?
常常有人说,学什么新闻,中国有新闻吗?呵呵,别被这种愤青式判断所误导。分享中国最著名的记者胡舒立女士一句话:在中国做记者是幸运的,因为新闻素材取之不尽。胡舒立这种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值得同行学习。
是啊,新闻素材取之不尽,就看你有没有这种挖掘的能力和坚持的韧性了,那些伟大的新闻作品,那些成为历史底稿的独家新闻,不都是中国记者采写的?我欣赏这个行业的那种不死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他们在认清这个行业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并坚守在这个行业。

六 做新闻很辛苦?
是啊,确实很辛苦,记者编了很多自嘲的段子。比如,有人问一位大爷说:大爷,您腿脚这么灵活,精神这么旺盛,保持年轻的秘诀是什么? 大爷说:风吹日晒,起早贪黑,加班熬夜,一天两包烟一日三餐不定时。啊?大爷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大爷:当记者的。那大爷您今年高寿?大爷:25了。
自黑而已,哪个行业不辛苦呢?你去问问教师、医生、警察、房产中介、官员,哪个都不会比记者更轻松。一句话说得好: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抢地,有人在默默努力。
其实,这个职业并非天然地需要加班熬夜,除了夜班编辑和一些特殊岗位在有些时候需要加班熬夜外,多数岗位并不需要――没有那么多突发,没有那么多急稿需要写,没有太多的工作非得深夜去完成。你看到记者常常熬夜的形象,多数是自己没有管理好时间,放纵自己的懒和拖延,没有养成好的职业习惯,白天做太少,晚上想太多,非得熬到截稿时间。实际上,相比需要坐班的公务员,媒体人的工作倒是自由不少,不需要打卡,不需要整天坐办公室里,不需要赶早晚高峰。社交圈广,更容易积累人脉资源,有一定的话语权,等等。



如果你对真相有一种执着的好奇心
如果你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无法甩脱的痴迷
如果你想找到一种推到这个社会进步的看得见的方式
如果你对介入时事充满热情
如果你想清楚了
那么不要再犹豫了,报考新闻系吧。

报考之前,可以看一眼曹老的妄评
曹林| 报考季再妄评各高校新闻系的气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