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101|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新闻理论课问题汇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6:1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10-1 16:57 编辑

大约8人一组,转专业的同学单独一组,每组推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提前搜集每章的问题,每个小组每章至少6个问题,组内问题不得重复。
我们挑选有价值的问题课堂解答。问题质量直接关系到期末成绩。
组长不履行职责的,重点处罚。

新闻1班

第一组
朱志君   杨丹丹  万家凝  夏萍  陈艳飞  周红  贺莉  刘霞  (8人)

组长:杨丹丹

第二组胡东胜  何其杰  胡勇  任祎寒  徐思浩  曹梓元 贾鹏 龚铖  (8人)

组长:徐思浩


第三组 胡杨  李鑫  李琴  李雪薇  蔡依璇  张淑秀  陈胜芳

组长:陈胜芳(7人)


第四组
胡闻文  张晓雨  郑钦云  熊沁莹  尹晨曦   郭乔璐  王雅欣(7人)

组长:张晓雨
第五组
陈柯  张亚平  刘粒宏  张熹  魏仁东  楚翔 肖兴亮
组长:陈柯(7人)

第六组
郑婷  赖香 赵香  黎文一  董仕玲  陈霞  李敏
组长:郑婷(7人)

第七组
徐珊  袁明月  王菲菲  杨静芝 吴洁  陈静  杨亚平
组长:徐珊(7人)

第八组
张欢  袁欢  吴悠  肖倩  王晓艳  路洁 赵明明
组长:张欢(7人)

第九组
吴穷  迪力夏提  高尔慧  朱钥钥  叶阳  谢鑫宇   陈选斌(七人)
组长:陈选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推荐
发表于 2016-1-4 14:07: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组徐珊  袁明月  王菲菲  杨静芝 吴洁  陈静  杨亚平
1.第九讲(杨静芝):为什么说在有人权的国家,公民享有的新闻自由权的分配是不均等的?
2.第九讲(袁明月): “法律要管的,道德管不了;道德谴责的,不一定违反法律”那么当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发生冲突时, 应如何选择并加以解决呢?
3.第十讲(徐珊)“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的要义是让人民群众、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自由表达意见。过度的自由会出现许多问题,太强调责任有时又会不自由,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呢?
4.第十讲(陈静)新闻必须真实、全面,而新闻报道也可侧重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那么这时该怎么做到全面呢?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9 18: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胜芳 于 2015-10-20 22:19 编辑

第三组问题收集


第二讲:


1.新闻介质的变化加速了新闻的传播,后新闻时代的推进视频图片的快速传播这是否意味着记者作用的减小?

2."反映选择事实的意义是否正确,不在于新闻有没有倾向性,而在于新闻事实能否引出倾向,反映事实的性质。"新闻的倾向与新闻事实引出的倾向有什么区别?引出怎样的倾向才算事实意义正确?

3.通过电视这种意媒转换媒介就一定能形成‘眼见为实’的历史观吗?

4.意媒诉说人类欲望是否会违背新闻事实?

5.“意媒和介质作为思维的中介,使原始新闻能够传播、能够被人们认识,媒介和新闻一开始就是同化的、无法分离的。”那么早期的媒介与新闻的同化、无法分离的表现有哪些?现在两者又是有区分、可分离的吗?

6.“报告新闻需要记忆信息和描述信息的思维能力”,记忆信息会有时间差,导致记忆信息不全或错乱,而描述信息更是很容易带上个人立场,产生私人情感,违背新闻的真实性。那么请问,在记忆信息和描述信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三讲:


1.新闻快速传播造成的虚假新闻泛滥怎样才能合理控制?


2.新闻观点的快速传播是否会造成跟风现象,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3.如何体现文章的新闻价值?


4.新闻是记者头脑反应的产物,我们如何找到最真实的新闻?


5.很多政治新闻已成为政治家为自己号召的工具,具有舆论导向性,新闻是否失去了对事实原本报道的意义?如何看待政治新闻?


6.新闻可以是一个连贯的事实报道也可以是一个片段,如何在众多事件中找到新闻独特视角?


7.如何生动真实的写出软新闻?如何把握软新闻的描绘程度?




板凳
发表于 2015-10-20 18:23:00 | 只看该作者
新闻1503班
组长:段茜
组员:张丽丽,罗华丽,杨桃,李雪梅,刘俊伶,李月婷
第二讲问题:
1.        新闻传播依靠媒介,而现在信息的发出者与接收者逐渐一体化,传播方式越来越去中心化,那我们媒体人,尤其是记者的职能是不是要淡化,甚至是失业?
2.        什么是二律背离现象?
3.        为什么传播技术的核心化作用会造成二律背离的现象状况?
4.        现在媒体的信息泛滥,处处搏着“眼球经济”,渐渐地我们会对这些博眼球的信息感到疲乏,这也算是一种恶性竞争吧,那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立足,何去何从?
5.        新闻学的种类和定义,与国家的政体形式有着必然的关系吗?
6.        媒介权威的建立需要什么?
第三讲问题:
1.        实现新闻事实的制度障碍有哪些?
2.        新闻意义的构建是否记者的主观思想占成分较大?
3.        新闻的价值的大小由什么衡量更为标准?
4.        互联网的功能是独特的,网络媒体近年发展也十分迅速,那么传统媒体不可被替代又体现在哪里?
5.        我们认为“名人出新闻”有歧义
6.        新闻的灵魂和新闻的价值有什么关系呢?
地板
发表于 2015-10-20 18:4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欢 于 2015-10-21 16:59 编辑

第八组
第二讲
1 原始媒介的新闻标准是什么?意媒就是指原始的新闻么?
2 原始社会信息的传播就是新闻么?,那原始社会的新闻和现在的新闻标准有什么不同之处?
3 怎样理解新闻思维?对社会外界的好奇可以算是新闻思维么?
4 如何正确运用历史观?
5 新闻传播的几个时代划分以什么为标准?是否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它们是逐渐替代的关系还是可以并列呢?

第三讲

1 中外学家对新闻的定义不同反映出了中外文化怎样的差异?
2 对于新闻引出倾向,反映新闻事实我们应做何努力?
3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人们的研究更多的局限为新闻的外在现象?
4 怎样把握事实的知悉意义,揭示内在联系?4 新闻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规定性,规定性具体是指什么,是怎样的?
5 新闻的价值高低能完全由大众的需求来决定吗?
6 新闻事实的展示方式和揭示主题的程式有哪些?
7 新闻真的能成为认识生活的思想原料,给人以有效引导吗?


5#
发表于 2015-10-20 19:5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10-26 16:30 编辑

第一组  第二讲问题

第一组   第二讲的问题
①新闻媒介产生的首要原因是什么?
②新闻媒介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必要因素与推动力量是什么?  
③新闻传播和事实发生的时差越短,传播效果就一定越好吗?为什么?      
④“人类在起源过程中,最初的意识如果适应外界环境,原有的意识结构就难以变化。”那现今社会就不存在意识结构难以变化的问题吗?
⑤“媒介使真正的社会声音远播万里,不断改变人们的看法,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声筒和最好的洗脑工具。”通过媒介向世界传播新闻,人们了解了社会进而思考社会,但说它是洗脑工具是否过于夸大?
⑥当代新闻媒介的科技构成的具体内涵(当代是指中国或者是世界;传统新闻媒介是否蕴含科技)
⑦新闻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发出报告”后一定会形成新闻思维吗?发出报告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⑧讲义中的第十页呼告在这里的意思是告知,传播消息的意思吗?难耐的冲动是指获取消息的冲动吗,为啥会增加呼告者的善良?
⑨“新闻(newes),是为了把偶然的信息传播行为与有意识地采集和加工最新消息的努力区分开来”是否就表示凡是有意识采集加工的最新消息就等于新闻,娱乐新闻也称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吗?
⑩什么促使了新闻媒介萌芽?








第三讲问题
①新闻的知悉意义是否等同于新闻价值?什么是新闻形态?
②如何正确把握事实的本质?新闻的实质是什么?
③在“新闻事实的形式组成”的第一条“再现新闻事实的自然因素”中提到,“相当数量的重大事实混乱不堪,经过记者的选择、整理,它的自然因素才能形成一定的条理性,精巧地构造新闻实体成为可能”。那是否有这种可能呢?记者在选择整理中可能出现差错,用自以为正确的逻辑报道一件事,但却忽略了其他导致这件事发生的因素,进而误导了读者?如果真的有这种可能,作为记者,应该怎样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呢?读者又应该怎样看待这类新闻呢?
④新事实讲究新闻时效,记者追求缩短新闻报道的时间差,然而时差越短新闻价值就一定越高吗?或如一些领导人物造访他国,或开设会议是有意延迟报道内容一段时间的情况,以达到更好的价值效果,这种条件下再报道出来的内容就不符合新闻时效性吗?
⑤仅仅阐述因果关系就能解释事实原因的必然性吗?
软新闻会不会过于主观?
⑥新闻意义的建构   事实角度的模态 新闻意义的选择若不当是否会对受众的思维起引导作用


6#
发表于 2015-10-20 20:0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10-26 17:11 编辑

第六组
第二讲
1.为什么新闻要求人类思维水平脱离思考自然?
2.媒介的不同有不同的作用,对新闻学来说,什么媒介最重要?
3.怎样用历史观来看待新闻学和新闻媒介的未来发展方向?
4.古代新闻媒介和现代新闻媒介有什么不同?怎样看待其对新闻的作用?
5.在网络发达的现在,更应该提倡报纸或书籍等纸质阅读还是手机,电脑的网上阅读?
6.如何确定原始新闻是在人类有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后才出现的?
7.“信息污染”该如何处理?
8.21世纪的成年人大多有“脑子不留重要记忆”的感觉,从当代新闻传播媒介的角度并联系以前谈谈原因及影响。
9.不够严谨,世俗化且运用网络语言的对新近事实的报道的能叫新闻吗?
第三讲
1.什么是新闻的规定性?
2.事实与新闻本质有何区别和联系?
3.对新闻定义,中外差别很大的原因在哪?
4.新闻事实的自然要素如何体现?
5.记者截取一个较长事件的横断面进行报道是否具有片面性?
6.你觉得对于新闻事例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7.新闻事例在新闻中作用是什么?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7#
发表于 2015-10-20 21:3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思浩 于 2015-10-20 22:43 编辑

第二组问题:
第二讲:

1、电子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的区别?

2、第一次传播革命中手抄新闻的地位如何,为什么会导致其被普遍疏忽?

3、新闻和传播之间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导致新闻被与其混淆甚至导致无灵魂新闻的出现?

4、新闻传播的发展需要,是否对文字、印刷技术、无线电波(电视、广播)、网络媒介等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反作用?

5、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过程中,新老媒介是简单的叠加式混合发展,还是互相融合相互借鉴的共同式发展,或者是交替承接的竞争式发展,还是其他的什么发展模式?

6、问在整个过程中,现实条件对于新闻学发展趋势的影响究竟几何?

7、新闻传播的媒介为何会持续前进发展,之间没有断过吗?
8、讲义上讲“人类的新闻传播史,就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那么新闻传播与人类思维发展是同步的吗?当今人类思维与新闻传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9、新闻事业与新闻产业是否存在区别?就当今中国现状,新闻是一种产业还是事业?


第三讲问题:
1、对于新闻反常性事实的划分不明是否导致了现代社会恶俗媚俗事件打了新闻的擦边球来借此推广自己?

2、 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在当今制度下是否得到了违背,能称其为新闻么?

3、事实具有客观性,但由于事实倾向的模态使事实包含个人情感,这能算新闻吗?这不是将群众导向报道事实的人的观念方向吗?这不是很危险吗?

4、新闻事实知悉意义的大小被掌握在部分记者手中,其中有优秀的,也有不负责任的,这算
不算是一种先潜人为的操控?

5、硬新闻不会也不可能转化成软新闻,可是软新闻会不会在一些社会压力、政治因素等等的影响下转变成硬新闻?

6、既然对新闻的要求如此严格,为何媒体上仍然有大量不具备这些特征的“新闻”?这些算是新闻吗?如果算是那么讨论新闻的定义还有意义吗?

7、新闻的形态有那些?

8、什么叫新闻的展示方式?新闻事实的展示方式有哪些?

9、新闻的构建的基础是有机地安排要素,那么这些要素是要因时而定,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可寻?

10、为何新闻的本质定义复杂多样,有无全面的精准的概念?

11、讲义上讲”新闻是记者头脑的产物,不是事实本身“那么这一说法是否与刘建明对新闻定义中”事实的陈述“相矛盾?
12、讲义上讲”新闻如果放在真理的框架内,就可以成为认识生活的思想原料“说明新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认识生活,如果超出这个条件,新闻会有什么变化?其中的真理又具体指什么?



8#
发表于 2015-10-20 22:3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凡雅 于 2015-10-26 08:48 编辑

新闻1503班
组长:孙凡雅  组员:杨茜丹,刘林,董秀玲,赵梦玲,肖艺涵,王春

第二讲:
1 网络瞬时性为什么是优点?
2后新闻传播时代,传播者,收受者角色体现双重化过程的表现?
3如何从原始新闻的内容看出人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化以及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化?表现在何处?
4面对信息污染,我们如何处理新闻信息?
5人类的新闻传播史就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是否过于夸大?
6传统媒体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
7为什么只有当人的思维能力用语言去判断,分析和归纳身外之物时,原始新闻才能产生?

第三讲:
1怎样让新闻对公众有认识含义?
2怎样简单区分有无知悉意义的事实?
3应该通过哪些实践方法去探索新闻的本质?
4新闻本质是有深度的,更多时候充满深度的内容往往是枯燥的,那么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如何做到既有深度又充满趣味?
5对于新闻媒体,什么样的导向和态度是正确的?
6对于媒体上存在的大量不具备所谓新闻特征的“新闻”,我们该如何看待?

9#
发表于 2015-10-20 22:4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选斌 于 2015-10-26 18:16 编辑

第九组问题收集

第二讲:
1.在媒介信息泛滥的今天,新闻媒体如何做出有特色,够独家的新闻来吸引读者?
2.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如何从众多新闻中找到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3.媒介有思想操控的作用,各国政府是否通过操控媒介来达到控制民众思想的目的?
4.新闻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否是有选择的,而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
5.关于新闻媒介,是社会的发展影响媒体传播还是媒体的传播影响社会的发展?哪个对哪个的影响力比较大?
6.新闻的本质是真实,怎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准则?





第三讲:
1.各国对于新闻的定义不同,最后是否会导致各国新闻界对同一新闻事件作出不同的新闻报道?
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何目前很多失实新闻却大行其道,社会监管的漏洞在哪里?
3.我们学生在写新闻报道时,该如何保证客观性,避免加入主观感情
4.一个合格的新闻是否必须同时满足“5w+1h”的组合?可否只对其中一部分进行描述?
5.是否可以说,在描述完一条新闻后,尾部所加的往昔事例可以控制新闻所要表达的倾向?
6.新闻事实只有一个,新闻角度却多个呈现,过多的角度是否会造成事实错乱?
10#
发表于 2015-10-20 23:0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玥莹 于 2015-10-27 09:53 编辑

1.        新闻媒介出现的大概时间以及明确其概念名称的时间。
2.        原始新闻产生中,当原始人的生理条件达到何种程度时,人的思维能力达到运用语言判断、分析和归纳身外之物。
3. 手势语言的不同导致传播消息的差异,那原始部落是否有规范一套统一的手势媒介?若有,如何考证?
4.若出现甲骨文以前的图示媒介,其是否能够成为最早的文字?对文字的定义又是什么?
5.在面对媒介权威,提出质疑,我们应如何查证质疑点?我们可以相信谁?
6.新闻,新闻,在定义时大多侧重于新,然而有许多新闻打破了观念,比如报道几年前的地震后统计出的伤亡人数,这是有意义的,那么,可以把新闻定义为,新闻就是报道有意义的近期或长期发生的事吗?
7. 记者对事实的陈述框架,都包括新闻事实的展示方式和揭示主题的程式,形成新闻形态。
那么,我们在对事实陈述时,应当如何避免主观意识的干扰以及如何判断事情与“高压线”的距离呢?
8.新闻软事件是客观事实,但是加入了人的情感必定会使新闻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指引读者走到作者思维的一方。而硬事实是事件的固态化,没有混沌模糊的形式。完全由硬事实构成的新闻,给人一种验证、肃穆、和清晰可测的规整性,称作硬新闻(Hard News)它在结构上过于呆板、单调,又称严肃性新闻。硬新闻在准确和理性上超越了软新闻,而软新闻的日益传播,甚至超越了硬新闻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9.在面对众多新闻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应如何排除虚假扭曲的新闻呢?我们在这混沌的新闻界,能够相信谁?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思维判断是否是符合事实的呢?
10.新闻传播过程中,实物媒介的传播、声光媒介的传播、图示媒介的传播三者有什么联系。
11.新闻的属性有哪些,分别有哪些特点。
12.人类传播各个阶段发展对新闻的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