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改了标题,记者称赞说,“标题绝绝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00: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标题:制题也可以讲点辩证法
乙巳年清明假期,恰逢我轮值晚班,这是今年晚班第2轮(4月1日至4月7日)。为此,我不得不提前利用上周末返回湘南洪久坳扫祖。
今春以来,DeepSeek等AI辅助工具很火爆,但是,它除了“一派胡言”,更多时候是“毁人不倦”。我坚信,一个人的新闻业务并不会因为技术的进化而自动提高,还得凭学习、靠领悟,尤其是日常工作中的慢慢积累——我喜欢称之为“三在”,即内心在意、保持在场、业务在行。
现择取16例(大致按照稿件见报的时间陈列),以前后对比的方式呈现——再次申明,标题从来都是主观的,不会有标准答案,更不可能有最佳选项,所以,我们后方修改的标题,完全是一己之见,请各位争鸣、赐教!
1.原题:技术创新,产业焕新◎改题:每1元芯片产值撬动150元GDP



分析:虚不如实,这道理早就无需强调。原题几乎是一虚到底,说实话,如果我自己是读者,我也懒得往下读。
此稿是新开设系列报道“科产融合闯新路”第一篇,主题《技术创新,产业焕新》属于通用式标题(即,放在哪个稿子都能用的题),有点虚,对于读者则是弱刺激;副题又太长,“长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产学研用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既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又推动‘从1到100’的产业落地”,简直就是论文题。有些面目可憎,无法忍受——改!改后题把“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落地生金”的效果,用事实本身说话,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原题:从乒乓冠军到“知心咨询师”,她以专业破局青年成长之惑
改题:“敢于拼搏,就能闯出自己的路”



分析:这是“校友回湘·杰出校友面对面”系列报道之一,被报道对象是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似乎分量与兴奋度都不太够。
怎么办?读完稿件,发现她从乒乓球特长生转型攻读新闻传播学,又跨界攻读教育管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真真一个励志姐,而稿件中恰恰有她一句原话,“只要敢于尽力拼搏,就能闯出一条自己的路。”这句直接引语多好,复制出来并稍微减法,用作标题,就是它了!
3.原题:鸿鹏G150交付,驱动低空经济强引擎
改题:个小劲大,G150航空发动机真行



分析:此稿报道的是本地企业推出的一款新的汽油活塞(航空)发动机之首台套交付仪式。特点是“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能覆盖100至180kW的不同功率需求。”配发的图片里也看得出,的确比较小巧。
于是,一个概念在脑中浮现,“个小劲大”,并顺着这个思路,给了一个带有主观评价的标题。其实,标题不应太多主观性,但是,网络标题的风格,近年来早已影响到报纸端标题的制作,不是么?
4.原题:“救援”,岳麓山间的昼夜鏖战
改题:援兵空降,30小时成功“救人”



分析:此题为“图(文)题”完美配合的典范。报道讲的是长沙消防岳麓山演练模拟全流程地质灾害救援,还用上了直升飞机。
责编处理完稿件时,标题变成了《空地协同鏖战30小时》。挺好,但此题还是概述,不够具体,细节没有凸显出来!我叮嘱值班主任,结合图片来制题(一名救援队员正从直升机上空降到森林中的救援现场),于是,有了这个堪称“神来之笔”的标题。
5.原题:从田径跑道到运动健康赛道
改题:始于百米跑道,兴于健康赛道



分析:原题其实很到位了,生动说明了一个人的进化与成功。但是,还不够具体,也可以更加巧妙一些。于是,我把“田径”改成“百米”,并用“始于+兴于”这种对比与递进,体现标题的动感,更突出了一个人的成长性。
6.原题:论克卖变论斤称,“网红水果”蓝莓价格跳水
改题:蓝莓不再“奢侈”,越来越亲民



分析:标题要尽量与读者(用户)建立连接,无论是利益链接,还是心理链接。
此稿的核心事实是,“记者走访长沙多家超市和水果店发现,蓝莓的价格随品种、大小不同,每500克价格在40元至90元区间波动,其中125克的盒装蓝莓售价多在10元到18元之间,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价格。”
换个表述为“不再‘奢侈’”,意思没变,链接、温度与口语化,都有了。
7.原题:茶颜悦色:一杯奶茶的破圈密码
改题:奶茶“圈粉” 城市“出圈”



分析:这是长沙新消费“五小虎”系列报道第一篇,无论是稿件、还是标题,当然追求先声夺人。责编环节把标题处理成《一杯奶茶破圈,一座城市“吸睛力”加倍》,有了增量与进步,但是,我嫌有点长(版面上不好铺陈),还稍显啰嗦,于是决定改。用了两个对应的动词“圈粉”“出圈”,至少比原题的“破圈密码”更直白、更具体,而境界与站位明显提高,显得有些回味的余地。
8.原题:岳麓山下的思政课
改题:“工匠精神就是把小事当大事干”



分析:原题比较虚,光是读标题,不知所云,基本上属于“讨人嫌”的标题类型。
责编环节制题时增添了信息,变成《岳麓山下,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从未停》,但我认为还有提升空间,于是,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攻其一点!选取稿件里提到众多讲故事的人之一、全国劳动模范邹彬的观点,拎出来做成标题……至于新闻事实本身,用副题去补充说明。
9.原题:点“废”成金,这家湘企让工业废气“逆天改命”
改题:点“废”成金,力宇给力



分析:原题其实蛮好,就是在版面上用,有点偏长了。而我改的题,是把这家企业具象化,企业叫做“力天”?那很给力啊!——这也是改题过程中突然冒出的点子。
见报当天记者转发稿件时说,“标题绝绝子,已经念了很多遍了。”于是,我还跟记者有些交流,无非是鼓励他们多打磨、耐心点,关键靠学习、领悟,尤其是对照修改记录,领悟后方编辑改题的方向。
10.原题:从“电视湘军”到新媒体研究的跨界探索者
改题:“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不轻言放弃”



分析:责编把标题处理成《从“电视湘军”到学术先锋》,我觉得此题有些意思,但都是优秀者自己的事,与读者自身无法形成情绪链接。于是,我把这位被报道对象、复旦大学周教授那种奋力向上的拼搏精神(也是稿件里有的原话)提炼出来,变成标题的兴奋点。
11.原题: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五大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改题:科创“未来之城”崛起湘江西岸



分析:原题本身一点问题都没有,信息完整、直接,但过于实诚,主要是太长,在版面上无法自如铺陈;其二,“五大建”有些模糊,需要猜,属于无效传播;再者,“首开区”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虚指。于是,干脆跳出稿件本身,站在云端来审视,并且主动给这片热土及建筑一个概念,行不行?“科创+未来之城+崛起+湘江西岸”,就这么一组合,标题自然出来了。
也许,当编辑,就是要敢于(善于)根据新闻本身的价值,在读懂新闻的基础上提炼概念,这样才更利于分享与传播。
12.原题:餐饮新“食”尚激活消费新动能
改题:主打跨界,追求情怀



分析:此稿是长沙新消费“五小虎”系列报道第二篇,报道的是文和友。原题当然没错,但是,有点虚指,概念化太强了,像理论文章标题,不好。
我发现,记者稿件提到,文和友成功经验之一在于“打造‘商业+文化+艺术’共生模式”,就是跨界么;稿件里提到的另一处,“复刻出上世纪80年代长沙街巷的场景,构建了一个怀旧、恋物、破旧却又富有个性的城市记忆容器。”这不就是打情怀牌?组合在一起,有了见报的这个标题。
13.原题:“长沙机甲”,驶向世界舞台中央
改题:“长沙机甲”组团出海秀实力



分析:这是4月6日的头版头条,记者稿件无论是主题及框架,都不错。我改后此题好在有了“组团”概念,因为,目前“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的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均会参加本届宝马展。“出海”也是体现开放与自信的语词。“秀”字,则一语双关。
14.原题:小剧场演艺为城市文旅引流
改题:长沙一直“有戏”,欢迎来“追剧”



分析:责编环节处理成《小剧场为城市文旅引流,邀你来长沙看好戏》。这就是标题要跳出来,站得比稿件更高、从全局视野来审视,也有了互动性。我在此基础上,做了减法,并且用上了“长沙‘有戏’”这个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至于后半句的“欢迎‘追剧’”,无法是主打一个互动与代入感。
15.原题:“电博士”的“碳”索之路
改题:创制电力领域多个国际标准



分析:应该说,作为人物通讯标题,此题巧妙,体现了“谐音梗”的匠心,但不够直白,读者还是要猜,不讨人喜欢。稿子浏览完,我在“人物名片”里找到了“创制电力领域多个国际标准”,这个好,有兴奋点,体现了“电博士”之牛以及牛在何处,便直接拎出来,作为标题。
16.原题:爱娃也可用AI带娃
改题:“AI带娃”?湖大大三学生牵头开发神器帮你实现!



分析:此为移动端推送时我改的标题。多了“湖大”“大三学生”“神器”等具体的信息,应该更加吸引人。悬念+回答式,也是制题的一贯主张与方向。
稿件安排在6日头版倒头条见报,责编处理为《AI带娃,为初为父母者解忧》,已经进了一步。但我换了个表述,在见网题基础上做减法,成了《湖大学生开发神器可“AI带娃”》,配以副题:21岁的大三学生王蔚及其团队跨界“婴幼儿”赛道,产品可系统识别婴幼儿9大类需求。懂行者一看就明白,这是尽量在提供信息增量。
最后,循惯例对以上16个案例略微梳理,并提炼出一些经验性的共识,我称之为“制题也可以讲点辩证法”——
虚与实。虚不如实。标题里尽量增加对读者有用的或具有吸引力的细节、场景及信息。譬如,题1、题4、题7、题15、题12。
软与硬。标题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他(她)往下读,因此,标题给人的第一印象(感觉)就比较重要。那么,尽量通过直接引语、口语化表达或者借用网络流行语、让标题与读者建立链接等方式软化,避免过于生硬甚至感觉僵硬而不适,导致报道基本上变成无效传播。譬如,题3、题6、题8、题10、题14、题16。
动与静。即多用动词,追求动感。这是新闻之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应秉持的基本原则,或者说制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譬如,题4(空降、救人)、题5(始于、兴于)、题6(奢侈、亲民)、题7(圈粉、出圈)、题9(点废、成金、给力)、题12(主打、追求)、题13(组团、出海、秀)、题14(有戏、追剧)、题16(带娃、牵头、开发、实现)。
出与入。做标题,很多时候需要跳出稿件本身,“站在半空中”来审视,或许,就有了新的角度、更高的意趣。
譬如,题1、题5、题7、题11、题12、题13。



来源:编采圈(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