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安徽采访高铁建筑材料造假问题,被人殴打、扣留,当然很让人气愤。
他们的工作是可敬的,正在调查的也是关乎很多人生命安全的大新闻。在今天,这样的“硬调查”已经不多了。
很多媒体在报道、声援他们时,都在强调他们是“新华社记者”。这不算错误,因为《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旗下的报纸。
但是这种强调仍然有点可悲。它的潜台词是,新华社记者你们都敢打?——搜一下,微博上这样发问的人很多。
人们似乎默认,要是普通记者你们打一下就算了,新华社可是……。
如果是新京报、澎湃新闻记者被打,会有一些人欢呼——你们南方系没有什么好心,跑去捣乱呀,活该啊。
如果是BBC的记者,欢呼的人会更多——在河南,外媒记者采访洪水也遭遇了围攻。
合肥高铁施工现场的人知道,“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其实是两回事。因为新华社记者不会跑到这里来调查,他们出现,大概率会有领导陪同。
所以,他们也就放心打了。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很准确,有媒体联系经济参考报,报社回应是“记者被打属实,已经把此事上报”。如果是新华社,会硬气很多。
有几年,新华社和央视也亲近市场,做一些调查新闻,它们下属的机构也在进行市场化改革。这都是很遥远的事,现在新华社就是新华社,央视就是央视,都已经回到它们应有的位子了。
现在,就连工地上的打手都知道,“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最前面的三个字,就像是失效的前缀,只有媒体还在家中自己有富贵亲戚。
这种称呼的含混,其实反映“新闻界”(如果还存在的话)的委屈和挣扎。他们知道,顶着“新华社”的帽子,就像有一个小小的保护伞一样,希望借此吓唬一下“对手”。
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称呼自己为“记者”。就作为记者的身份挨打吧,忘掉新华社。这样,即使被打,挨得也很踏实。让疼痛更真实一些,让它真正全部、降临在自己身上。
这样,真正的新闻也就诞生了。
来源: 成都客(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