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甘肃陇西王先生:你寒的是媒体人的心,断的其实是求助者的路!
日前,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甘肃陇西一菜贩在菜市场与人发生冲突后,被出警的警察抓到派出所,殴打致“脊髓震荡”,住院两个月、花费十余万元的遭遇 。 最新消息显示,因为有了舆论监督,当地纪委监委和公安督察均已介入,承认派出所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确实存在违纪违法的情况,表态会继续调查。当事人反映的问题正在解决当中。但是与此同时,最早报道此事的红星新闻记者却遭到了当事人的“反水”投诉。
据红星新闻记者陈xx在一个媒体线索群里透露,她最早是在8月29日19时28分,看到有张xx律师在这个群里发布消息说:“甘肃陇西这边一个派出所6月27日把人打成了脊髓震荡,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目前还在医院治疗。有能帮忙曝光一下的吗?”于是才开始了解此事。该记者表示,“作为媒体,对公权力的监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且大家都在这群体里,尽管职业不一样,我依然相信我们有相似的信仰和追求,都渴望公平和正义。出于职业的要求,也出于对律师朋友请求的无偿帮忙,我介入采访报道。”但是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在她第一时间报道,并且有了众多媒体同行的跟进,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之后,却突然“画风大变”。原来一直反映是在派出所被打受伤,但是现在却反说自己受伤和“出警人员殴打致胸部脊髓震荡”没有充分的依据支撑和支持。并写“投诉信”指控记者报道内容不属实,侵犯他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侵犯他的名誉权。当事人从求助到“反水”让这位年轻记者十分受伤。她认为,这件事不仅仅伤害了她,还伤害了她的同事和领导。从当事人指控她的行文和措辞看,不像是自己所写,应是有律师帮忙写的。当然她是很不愿意、也不敢相信,会是最早在微信群里代当事人求助的张xx律师写的。但还是在群里@了张律师,希望张律师能利用自身和当事人可能比较熟悉的关系,帮忙打听一下,那投诉信究竟是出自何人?也顺便提醒张xx律师,以后再与这样的求助人打交道的时候,也要给自己留一个心眼。这名记者最后感叹,“像当事人这样伤害的不只是我个人,而且是伤害了所有为民请命的记者和包括但不限于绝大多数律师同行的义举,同时也恶化了我们以友善为基础,以正义追求为依归的社会秩序,这些行为破坏了原本共情和正义就稀薄的报道生态,令人心寒,让人唾弃,子子孙孙都羞于与之为伍。”年轻记者的这番“吐槽”得到了众多同情。一位资深媒体人表示深有体会!作为记者,经常遇到求媒体时,好话说尽。利益得到满足后,扭头跟记者翻脸。甚至为了让你删稿,会说:你们报道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帮我?现在目的实现了,为什么不能删稿,你们不删到时候对方不赔钱了,你们担责任吗?艹!媒体是你家的?想发就发,想删就删?为了达到目的甚至诬陷记者?大家纷纷感叹,谁没遇到过白眼狼呢,恐怕媒体人个个都遇到过。现实当中,确实有不少采访对象在向媒体求助时一个样,恨不得好话说尽。达到目的后又是一个样。出尔反尔,唯利是图,令人心寒。农夫与蛇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上演。完全是把媒体和媒体人当作夜壶来利用,憋急了拿出来,解决问题后却弃之一边。大家纷纷劝慰这位年轻同行,“这种见利忘义不要脸的小人太多”、“全当被狗咬了”!也有媒体人互相提醒要吸取教训,所有关键信息都要留痕确认。再做调查时一定让当事人在材料上签字,甚至全程录音。省得他将来不认,反咬一口。但舆论环境的愈加逼仄和这种来自当事人本身的潜在加害,使得更多媒体人痛定思痛,不得不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90%以上的求助者是不值得同情、更没必要担着各种风险去帮助的。甚至认为媒体人就应该改变爱管闲事的毛病,“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可是假若连“铁肩担道义”的媒体人都抱定这般“躺平”心态了,最终雪上加霜的不还是强权下的弱势群体?所以真要问问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的那名菜贩“王先生”了,不知你对记者反手一击时是否想过,如果你再遇难处,需要求助时,还会有人做那个多管闲事的“农夫”吗?你寒的是媒体人的心,断的其实是自己、乃至所有求助者的路啊!当然从四处求助到利益满足后“反水”,可以想象这中间肯定少不了当地有关方面的努力“工作”。其实长远来看,这种“工作”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很容易形成次生舆情,导致负面舆论进一步扩大传播!假如当地政府真的因此陷入更大舆论漩涡了,领导们会不会才反应过来,反咬记者、为难媒体,原来真踏马的是一招臭棋!?
来源:洪水之涛 涛叔评
补充:
编辑:洪韵 迁移:李梦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