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7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级硕士李佳怿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 21:4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21
联系毕业论文中“后人类”理论部分,阅读《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第90页至200

2.22
联系毕业论文中“后人类”理论部分,阅读《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第200页至310
阅读“聊天机器人”相关论文,从情感角度思考

2.23
联系毕业论文中“后人类”理论部分,阅读《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第310页至结束
阅读“聊天机器人”和“后人类”相关论文,从情感、社会交往等角度思考

2.24
阅读《技术与文明》第360-结束,整理读书笔记
阅读“内容审核”主题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部分
阅读“后人类”“聊天机器人”相关论文

2.25
整理《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的读书笔记
阅读“把关”“内容审核”主题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部分
阅读“聊天机器人”相关论文,思考:“亲近道德”实体交往的变化对新闻情感(传者的内容生产、受者的内容接收)带来的问题

2.26
联系毕业论文综述“后人类”理论部分,整理《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的读书笔记



李佳怿
2.27
阅读《未来简史》至第110页
阅读《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至第20页
阅读“后人类”主题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研究意义与“后人类”中文综述部分

2.28
阅读《未来简史》第110页-第160页
阅读《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第20页-第50页
阅读“后人类”主题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后人类”中文综述部分
阅读“聊天机器人”相关论文,从“数字交往”中传播主体(人与机器)角度思考新选题
思考摘抄:
人工智能虽然一直在尝试向“拟人化”方向发展,但所谓“人性化”的机器,却未必是人类能够与之和谐共处的,因为“人性”并不完善,追求人性化的交流未必是人际传播的正途。

3.1
阅读《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第50页-第132页
阅读“把关”主题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把关溯源”综述部分
阅读“数字交往”“情感认同”“生活世界”相关论文,思考新选题
思考摘抄:
与机器相处久了,我们不仅会把我们的情感“缩减到机器可以制造的范围内”,同时还会降低“对所有关系的期待”。——《群体性孤独》
我们对聊天机器人的期待和诉求应该是能够与人类协作,帮助人们完成具体任务的智能工具,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人类聊天替代者。

3.2
阅读《未来简史》第160页-第255页
阅读“把关”主题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社交媒体平台把关的研究现状”综述两部分
阅读“边界伦理”“数字交往”“人机关系”相关论文,思考新选题
思考摘抄:
“科学非但没有摧毁互为主体的现实,反而让它比以往更能完全控制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在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协助下,人类开始能够重塑现实以符合心中的幻想,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真实感与真实性是对等的吗?在虚拟人机情感交互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建立交互边界以避免虚拟对实体人际交往中情感认同的问题?

3.3
阅读《未来简史》第255页-第360页(完),整理读书笔记
阅读“边界伦理”“人性论”“人机交往”相关论文,思考新选题
思考摘抄:中世纪的欧洲,获得知识的主要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科学革命的知识公式则非常不同:知识=实证数据*数学。人文主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等到人类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之后,一个获取伦理知识的新公式出现了:知识=体验*敏感性。

3.4
整理读书笔记,开始阅读《群体性孤独》
阅读“人机关系”“人际情感”相关论文,思考新选题
思考摘抄:如果习惯用文字而非声音,用数据而非触摸来传递感情,当依赖技术超过依赖彼此时,持久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3.5
整理部分读书笔记(因在外参加志愿活动,阅读较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19:58 | 只看该作者
李佳怿学术日志
3.6
阅读《群体性孤独》至第100页,整理读书笔记
阅读相关论文,学习小标题写作方式,细化小论文提纲
组会记录:
(1)传媒教育网论文讲场搜索“学位论文摘要写作方法”,注意语法问题,不可以用口语、文学语言,用学术的词语,可以看看博士学位论文学习写法;目录问题,词汇概念太大、非学术语言;注意伦理学知识点的结合,平常读书整理笔记并运用到论文中;论文行文需要体现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是基本,理论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流变,要有一个段落介绍,并且近五年的文献都要包括。
(2)可以在淘宝购买Chatgpt账号注册。
思考摘抄:
50页,“首足倒立测试”,机器宠物被倒立呜咽、发出拟人化的哀吟时,尽管人们知道它“仅仅是个机器”,但还是会感到自己处于全新的道德境地中,在潜意识中唤起道德要求,因为内疚而将它正立过来。——《群体性孤独》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提出过“怪熟”现象:指的是有些东西你觉得非常熟悉,但同时又非常陌生,导致一种不舒服的、异样感觉的情形。如机器人表现出具有情绪的模样。

3.7
阅读《群体性孤独》第100页-第180页
重新思考选题,牢记聊天机器人、传媒业与一个伦理知识点的结合
思考摘抄:
之所以说我们已经进入机器人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机器人陪伴,而是因为我们看待机器人的方式已经完全表明了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谁。(29页)——原初人与机器对话是主观上欺骗,一场装作能够情感对话的表演,而如今人似乎变成主动寻求并沉浸于这种“欺骗”。
“如果问题是太多技术已经使我们忙碌奔波和紧张不已,那么解决之道就是让另一种技术来安排、取悦和放松我们的生活,我们很容易就沉浸在技术里,而忽略了生命的真谛。”(摘自12页和112页)

3.8
阅读《群体性孤独》第180页-第240页,整理读书笔记
阅读“信任伦理”“虚假新闻”等相关主题论文,从内容安全、新闻真实性等角度思考新选题
思考摘抄:
“大数据时代,消费记录、信用记录都成为判别人‘善恶’的依据。”在技术脱域性时代,技术和专业知识终结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信任,风控机构依赖算法技术对人的“信任”,技术判断的数据依据如何厘定?是否存在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依据使用户遭遇不公平对待?

3.9
阅读《群体性孤独》第240页-第355页(完),整理读书笔记
阅读“算法信任”“信任关系”“虚假新闻”等相关主题论文,细化小论文提纲
思考摘抄:
面对已有框架的两难思维困境时,可以看看哲学家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观点,他认为道德理性并非通过回答两难问题来实现,而是通过质疑问题提出的方式,需要不断地提醒我们自己:是我们决定了如何对问题进行框架化。

3.10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20页
阅读《荷马史诗》
阅读“算法信任”“信任关系”等相关主题论文,细化小论文提纲,牢记结合具体的伦理学知识点,找到隐形的问题和角度。
思考摘抄:
“我们无法控制的事件不仅可能影响我们的幸福、成功或者满足,甚至也可能影响我们生活中核心的伦理要素。”——《善的脆弱性》
纳斯鲍姆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哲学阐释指出:人类的生活是脆弱的,一种良好的人类生活需要追求那些真正属于人的善,但这种追求和努力常常会因为受到人们所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失败。正因为美好生活具有这种敏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脆弱性,纳斯鲍姆认为“一个追求幸福的人会从这些苦难中学会与他人一道生活的重要性”,阐述了好的人类生活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依赖性的活动。

3.11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40页
阅读了学姐的论文,发觉自己理论基础不足,平时阅读书籍、积累理论和学术词汇太少;在论述时,如果有新的词汇、新的理论、描述一种状态或场景时,要将内容阐述清楚,明确词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这种理论、这种状态是什么?等,不能只是简单的将词汇、理论写上去。

3.12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80页
阅读“虚假信息”“信息失序”“信任关系”等相关主题论文,细化小论文提纲。

一周总结
阅读其他同学的日志发现,自己平时阅读中缺乏理论书籍,学习中思考不足、写作较少,导致在需要输出时的效率太低!之后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改善这一问题!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17:22:18 | 只看该作者
李佳怿
3.13
按照系统内容要求,阅读相关论文,完善开题报告缺少的部分(可行性分析、预期目标等)
前期阅读的书籍与“人机关系”主题相关论文相结合,完善开题报告中“人与机器的关系研究现状”“人机关系中的后人类主义研究”部分的综述

3.14
继续完善之前未完成的文献综述!!
阅读“算法责任”“信任关系”等相关主题论文,细化小论文提纲
思考摘抄:
起初,这些印刻者离我们很近,但一旦我们有了印刻者的“思维模型”,当印刻者不在场时,我们就可使用这些模型来“升华”目标。最终,这些模型就成了我们所谓的良心、理想或道德规范。《情感机器》——“印刻者”的概念类似日常生活工作中智能机器对人思维习惯、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响。

3.15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90页
阅读“算法”“信任关系”“机器人”等相关外文文献,补充外文文献
根据“机器人、伦理风险、信任”等关键词阅读相关论文,细化小论文提纲
思考摘抄:
看到论文中用“笛卡尔空间”描述情感状态,不同象限具有不同情感含义,旨在将情绪与可处理的数值相关联。这种结合思路或许可以应用在后续写作中。
综合伦理学旨在通过综合方法研究伦理维度。达米亚诺和杜莫切尔认为:“综合伦理学的目标不是根据一组有限的预先存在的规则来判断什么是新的或变化的,而是根据发展需要发现制定新的规则。”

3.16
阅读“算法”“信任关系”“机器人”等相关外文文献,补充外文文献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120页,书中论述时有不少对哲学家观点的引用,这本看完就去看伦理学名著,在写作过程中也要牢记伦理知识点相结合!
思考摘抄:
【OpenAI在决定公开发布ChatGPT时试图回避其中的许多问题。它将其知识库限制在 2021 年,阻止它浏览互联网并安装过滤工具拒绝为敏感或有害提问生成内容。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工审核员标记有害内容。记者报告说,这些工人的工资很低,有些人遭受了创伤。社交媒体公司也对工人剥削提出了类似的担忧,这些公司雇用人员训练自动机器人来标记有害内容。】——聊天机器人中与内容审核员、数据标注员的相关内容,这些为训练机器人模型的行业值得深入了解。

3.17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160页
阅读“算法责任”“虚假信息治理”“信任”等主题相关论文
思考摘抄:
同理心对道德生活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发展广泛的道德能力,如同道德能力被各种伦理理论所定义的那样。同理心有可能丰富和加强对他人的道德审慎,行动和道德辩护。——《社交机器人“单向度情感”伦理风险问题刍议》,设计机器人来鼓励拟人化属性是否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欺骗形式?人机交互中不对称的情感关系是否属于一种道德超载?

3.18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200页
根据“机器人、伦理风险、信任伦理”等关键词阅读相关论文
阅读老师的书稿,学习责任伦理部分内容,完善提纲中的算法责任部分!
根据“trusted AI”关键词搜索,阅读相关外文文献
做志愿活动,发现外卖员送外卖时到达小北门的次数、速度、服装、表达、等待时长等送餐习惯都不同,推测可能与所属的不同平台、算法数据相关,他们也似乎发展出不同的送餐约定,以吆喝、拍照、电话、短信、平台私信等方式通知购买者。
思考摘抄:
“笛卡尔剧场”出自丹尼尔·丹尼特的著作《意识的解释》,他为大脑中的图像赋予这样的名称,描述人思考时思想得以展现的地方。
“数据空洞”(data void)由戈列别斯基提出,用来形容那些搜索引擎中没有结果或者结果很模糊的搜索要求。

3.19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250页
根据“trusted AI”关键词搜索,阅读相关外文文献
思考摘抄:
记录一个观察APP的研究方法,来自本·莱特等学者的《漫游方法:一种研究APP的路径》一书,主要用来研究作为社会文化物品的计算技术。具体而言:漫游方法让研究者直接进入到一个APP的界面中,去检验它的技术机制,以及嵌入其中的文化指征,并以此理解它是如何指导用户、形塑用户经验的。这一方法包含了对于一个APP界面、功能、行动流的观察与记录。它将一个普通的APP中包含的平凡的行为和交往放缓,以此来凸显它们的意义,从而进行批判性分析。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21:00:08 | 只看该作者
李佳怿
3.20
阅读《情感机器》至第300页
根据“trusted AI”关键词搜索,阅读相关外文文献,为小论文积累素材。
组会后任务,修改小论文框架,选择将“内容”聚焦细化到一个领域,初步定位“意见性内容”,并阅读老师的书稿,学习责任伦理部分内容,完善提纲中的算法责任部分!
思考摘抄:
272页,我们不需要不断“看见”所有事物,因为我们在大脑中建构了视觉的虚拟世界。
298页,任何符号或物体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而你对这些符号或物体的解释则取决于自己身处的精神环境。

3.21
阅读《情感机器》至385页
根据“trusted AI”关键词搜索,阅读相关外文文献,为小论文积累素材。
阅读相关论文,学习责任伦理部分内容,完善提纲中的算法责任部分!
持续性任务:查找社交媒体平台把关主体、范畴、机制与方式相关资料,为毕业论文积累资料,今天收集把关机制与方式部分内容。
思考摘抄:
304页,任何单一的表征对我们面临的难题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大部分人类智能来自拥有表征同一情况的多种方式,所以每个不同的方面都能规避另一种方式的缺点。

3.22
阅读《责任原理》至第40页,并阅读与责任伦理相关的论文学习责任伦理部分内容
阅读《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至第30页
根据“trusted AI”关键词搜索,阅读相关外文文献,为小论文积累素材
持续性任务:查找社交媒体平台把关主体、范畴、机制与方式相关资料,为毕业论文积累资料,继续收集机制与方式部分内容。
思考摘抄:
“技术道德调节理论”:维贝克认为技术调解了人与世界的道德关系,使用中的技术有助于建立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技术不是只是沉默的“中间人”,而是积极的“调解人”……通过组织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技术在道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不是最终作用。——《道德化技术:理解和设计事物的道德》第77-78页

3.23
阅读《责任原理》至第88页
阅读相关论文,学习与伦理准则相关的内容,完善提纲中的伦理风险部分!
继续收集机制与方式部分内容
思考摘抄:
【“恶”(有害)的天生萌芽恰恰是通过善(有益)的推动一起成长并成熟起来的。《责任原理》,第60页】——如同chatgpt出现的本意是机器便利工作生活等善(有益)的功能,但随之产生了虚假信息、论文代写等附加包含“恶”(有害)的功能。

3.24
阅读《责任原理》至第101页,整理读书笔记
阅读与算法信任、伦理风险相关论文,收集资料并开始撰写论文背景部分
思考摘抄:
【对象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或者价值漠视的,科学必须把认识对象看成是这样一种对象。在此,关于事物本身的本性的判断,甚至关于所有事物的本性的总判断,超出了为了客观性的缘故而消除评价的主观性这一劝告。】——比如对于机器人的认识,不应轻易认为它是真实可靠准确的,而应以“价值中立”“价值漠视”的态度看待。

3.25
听学院预答辩,根据记录来看,从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逻辑、标题是否清晰又全面概括到格式概念小细节等问题都不能放过,文中若有提到的概念一定要阐述说明清楚,研究对象一定要具有代表性,研究理论要和研究问题及要素需要产生密切联系,研究意义上,一定要重点关注并找到什么是当前媒介、传播生态中最值得挖掘的问题。这些建议几乎大家都存在,争取在自己写作时找到结合方式尽量克服。

3.26
整理读书笔记
本周末做助教,批改作业+阅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部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0:54:10 | 只看该作者
李佳怿
3.27
阅读《责任原理》至第127页
阅读与信任、新闻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相关论文,收集资料并开始撰写论文综述部分
小论文与人机关系、把关等内容相关,所以在阅读新论文的过程中可以收集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内容,为毕业论文积累资料。
思考摘抄:
科学的道德严格说来也还是“区域性”的,而且,科学的兄弟情谊仅仅是自己给自己义务。如此看来,科学为自己构造了一个道德岛屿。——《责任伦理》103页
因为关于人的行动往往对现实世界发生作用,因此可能触及他人的利益,这受道德判断和可能的合法性界限的制约。只要有权力及其应用,道德就起作用。——《责任伦理》105页

3.28
阅读群体无意识相关论文和《乌合之众》,收集资料并撰写对意见性内容信任的部分
阅读《责任原理》至第135页
思考摘抄:
技术发展之快令人感叹,写作前期收集资料记录ChatGPT数据库局限于2021年9月之前,且不具备网络访问能力,但于3月24日更新为可安装插件连网。——连网一方面开放了丰富的、最新的信息与知识数据使生成答案更贴合提问,另一方面也使学习数据的内容更不可控,是否将带来更严重的内容审核局面?是否将形成更具偏见、歧视的算法模式,留下刻板印象?

3.29
阅读相关论文与新闻,写对意见性内容信任脆弱性的部分
阅读《责任伦理》至第148页
思考摘抄:
昨日感慨技术发展更新速度之快,今日就看到有关暂停训练人工智能新闻,摘录一下。
《叫停GPT-4后续AI模型!马斯克、Bengio等人发出公开信,千人响应》,这封公开信指出,最近几个月,人工智能实验室陷入了一场失控的竞赛,他们没有办法理解、预测或可靠地控制自己创造的大模型。人类社会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公开信呼吁,所有 AI 实验室应立即暂停训练比 GPT-4 更强大的 AI 模型,为期至少 6 个月。

3.30
阅读与信息失序相关论文,写对信任脆弱性伦理风险的前半部分
思考摘抄:
【ChatGPT的训练样本其实也依靠大量的人工标注,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标注不成问题,但关键是,中文互联网的信息不仅远远少于英文互联网,而且还封闭在无数封闭的APP和几个互相封闭对立的大平台里,没有足够的开放信息资源。】——“围墙花园”,各平台间壁垒对聊天机器人发展的限制。

3.31
阅读与同理心相关论文,写对信任脆弱性伦理风险的后半部分
阅读《责任伦理》至第164页
思考摘抄:
道德活动包括道德意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意识活动是主体(个人或群体)通过观念协调、思想斗争、修养等进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活动,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无形活动”。道德实践活动则是按照个人修养所达到的信念、境界、理想来发展完善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活动”。

4.1
阅读《责任伦理》至第199页
整理之前未完成的读书笔记
思考摘抄:
【《情感机器》274页,我们很少会有新的想法,却通常会在已有的想法上修修补补,或把新想法和原有想法的一部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你还没有获得任何新想法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回想起了相似的物体或事件,因此,你就可以复制或更改你已经拥有的结构。】——“定势思维”的缘由,现在的从事行为与习惯以及做出的选择与提出的想法都受过往经历的影响。
反思:
开始写东西的时候,知识缺乏、基础薄弱的问题就暴露了!每次用词前都要查是否合适,也算是一边写一边弥补了……之后一定要多读书,多读书!

4.2
阅读《责任伦理》至第213页
整理之前未完成的读书笔记
搜索与算法责任治理、责任伦理相关的外文文献,积累ing
思考摘抄:
【《情感机器》253页,在任何情况下,某些记忆似乎都会伴随人的一生。然而,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在唤起童年的记忆时,你通常也会有“我以前记起过这件事”的感觉。这会使你很难分辨自己找回的记忆是来自原始记忆还是仅仅是原始记忆的一些副本。更糟糕的是,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当现在的记忆被刷新时,原始的记录可能会发生改变。】——联想到数字时代云端机器存储中人的记忆保留与删除。
6#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21:22:25 | 只看该作者
李佳怿
4.3
阅读与责任伦理相关论文,写算法责任的前半部分
组会记录:
论文质量重要,多积累、多准备、多沟通
论文标题:大标题需要用破折号,冒号是不规范的
研究理论:吃透,需要体现在大小标题里
研究方法: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可以阅读相关书籍。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怎么用的?要细化叙述。
研究对象:选取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忌用第一人称:摘要和正文中不要用“本文”“本研究”这种第一人称,可以用“论文中依据……理论”“研究发现……”等
参考文献:注意参考文献,是否看了?是否相关?
重点的关注问题:研究意义、问题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述逻辑

4.4
阅读与责任伦理相关论文,写算法责任的后半部分
对内容整体性完善,争取后天发给老师!
思考摘抄:
【212页,道格拉斯·勒奈:类比法之所以会奏效,是因为世间常见的因果关系,而常见的原因导致了系统、现象或者其他任何事物之间时间的交叉重叠。作为人类,我们仅能观察到以上交叉重叠及在当今世界的这个层次上发生的事的一小部分。】——因为仅能观察到交叉重叠的一小部分,是否导致每次类比都是相关的类比?机器能搜索到更多内容,但它也是定势思维,提前设定的逻辑,是否也是只能交叉重叠一小部分,甚至比人类更少呢?

4.5
整理之前的读书笔记
完善论文字句和逻辑
思考摘抄:
【129页-130页,也许我们人类自我反思的能力源于物体在空间中表现“想象”的发展方式,就像乔治·莱考夫分别在1980年和1992年提出的论点,在日常思考中,与空间相关的类比似乎非常有用,以至于渗透了我们的语言和思想。试想,如果没有“我们正在接近目标”这样的概念,思考会有多难,但是,为何我们发现这些空间隐喻如此容易?也许我们生来就具有这样的机制,我们知道,几类动物的大脑构造了它们熟悉的某些类似地图的环境表征。】——这种具有空间隐喻的思想机制机器具备吗?虽然机器也依赖设定-接近-完成目标的路径,但这种路径与人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区别?

4.6
整理之前的读书笔记
完善论文字句和逻辑
思考摘抄:
【43页,亚里士多德:羞愧是耻辱的心理表现,并从羞愧感自身而不是羞愧感引发的结果演变而来的,我们只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是因为我们在乎形成此看法的人。这么说的前提是,我们之所以会在某些人面前感到羞愧,是因为重视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这些人包括钦佩我们的人、我们钦佩的人、我们期待获得其钦佩的对象、竞争者和我们支持的人。】——价值观和目标的形成受到我们所依恋的人的影响和左右。

4.7
整理之前的读书笔记
找案例,修改完善论文内容
思考摘抄:
【《群体性孤独》307页,有时候人们试图在生活中模仿他人。他们试图提高现实生活的戏剧性,或者控制他们周围的人和事,但这些努力通常结果都不理想。失败了之后,很多人试着回到他们擅长的方式——也就是在屏幕中过他们想要的生活。这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维习惯,习惯于认为科技可以让我们像扮演谁就扮演谁。】——技术改变了自我呈现的方式,对自我形象、角色塑造起到了作用。

4.8
阅读《责任原理》至第283页
找案例,修改完善论文内容
【215页,我们用不断变化的关系填满我们的生活,拒绝独自思考和梦想,忙到精疲力竭,我们做了一场新的浮士德式的交易。即在彼此独处的情况下打交道,这是数字时代人们新的共处之道。】——当代生活中,浮士德式交易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一种看似最有价值的物质的盲目崇拜太大,以太大的带价去追求,从而使他失去了理解人生中其他有价值东西或精神的理由和机会。

4.9
本周末做助教,批改作业+阅读《哈姆雷特》(部分)
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20:59:19 | 只看该作者
4.10
阅读论文,修改论文

4.11
修改论文
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
阅读《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至45页
阅读摘抄:
25页,在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中,不仅人越来越多,而且塑形我们生存方式的技术物也越来越多。技术已经开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调节人类的实践和体验。

4.12
修改论文
阅读《乌合之众》至119页
阅读《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讲述了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导致了时间、空间、行为、自我和物的异化。
阅读摘抄:
19页,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4.13
修改论文,之前觉得写起来难,现在发现删减精炼内容的过程更难
阅读《乌合之众》至144页
阅读摘抄:
85页,词语唤起的形象独立于它们的含义。这些形象因时代而异,也因民族而异。

4.14
参加通识教育年会志愿者
修改论文,思考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传媒业实践内容?在写作时如何恰当的将二者结合?自己遇到最多的问题是“论文不像新闻传播学的论文”。
阅读《乌合之众》至151页

4.15
参加通识教育年会志愿者
阅读与聊天机器人相关的新闻,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会议记录:
通识教育如何有价值?获得软能力,而非硬知识,学习到学习方法和阅读习惯
注意思考问题需要运用平行化思维,在同一纬度考虑问题

4.16
参加通识教育年会志愿者
会议记录:
参加志愿活动,发现每个学校不同学院都有在探索自己不同的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听到了许多新的观点与成果,从没想过课堂、作业、讨论班还能够以这么多元的形式开展,也意外和一些老师交流,这两天无论是大会前期筹备、过场组织等能力的层面,还是新的知识、思维模式等更多元视野的层面,都收获很多。
8#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4:40:01 | 只看该作者
4.17
阅读论文,寻找相关新闻和案例,修改论文!
组会记录:
道德哲学——理论伦理学,体系的建构
“人是目的,不仅仅是手段”,而非“人不是手段”
康德——行动理论(契合职业伦理/应用伦理)——行动就有准则——遵守道德法则,即义务

4.18
阅读论文,寻找相关新闻和案例,修改论文!
思考摘抄:
《ChatGPT:五大优先研究问题》提出,需要坚持人类审查、指定问责机制、投资开源开放的LLMs、拥抱AI好的一面(形成智能伙伴关系)、各行各业展开试用与讨论。

4.19
阅读相关论文、新闻,修改论文
阅读《灵魂机器: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32页
思考摘抄:
【2页,熵递增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面,无序的程序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事情的复杂性在于,封闭系统之外的大环境也是高度无序的,有序的智能行为只能是混乱的大环境中的设计。这便产生了悖论:混乱和秩序、大环境和小环境,究竟如何互相生成又互相吞食?】——为什么聊天机器人在提前设定固定程序的情形下仍会产生虚假信息?

4.20
阅读相关论文、新闻,修改论文
阅读《灵魂机器: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53页
摘抄:
【26页,时间与混沌定律:在一个特定的进化过程中,发生重大事件(指那种会改变进化过程的性质,或对进化结果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27页)所间隔的时间随着混沌的高低而增减。27页,混沌递增定律:倘若混沌以指数方式递增,那么进化的速度就以指数方式下降(也就是发生重大事件的时间间隔将会变得更长)。28页,收益递增率:当秩序以指数方式上升时,时间也以指数方式加速(即发生重大事件的时间间隔缩短)。】——在事物发展进步过程中,无序减少,有序增加,而混沌酱烧,发展进步的步伐会加快。

4.21
阅读《灵魂机器: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93页
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22页
思考摘抄:
【3页,《论人》和《论胎儿的形成》都是关于生理学的书。在这两本书里,他把人体完全看成是机器,人的五脏六腑就同钟表里的齿轮和发条一样,拨上弦它就能动,而血液循环就是发动力,外界所引起的感觉由神经传到大脑,在松果体里告知“动物精气”(也称“动物灵魂”),由动物精气发布对付的命令。】——“人与机器关系”部分文献综述可以参考的内容

4.22
阅读相关论文,按照之前老师讲的【细化综述,需要五年的文献】完善综述部分
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46页
思考摘抄:
33页,我们只是通过在我们心里的理智功能,而不是通过想象,也不是通过感官来领会物体,而且我们不是由于看见了它,或者我们摸到了它才认识它,而只是由于我们用思维领会它,那么显然我认识了没有什么对我来说比我的精神更容易认识的东西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2:38:08 | 只看该作者
5.4
阅读《交往行为理论》至71页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73页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思考摘抄:
【道德健康则是指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来约束和支配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能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发展》

5.5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85页
思考摘抄:
【“当变化很容易时,无法预见对它的需求;当变化的需求很明显时,变化已经变得昂贵、困难和耗时了。”】——科林格里奇困境:创新技术的发展,到底是真正的进步还是为人类播下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呢?

5.6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106页
词语积累:
【情感智力】分为监视系统和性格系统,“监视系统”处于非活动状态,并产生一种平静或满足感,直到发生意外事件,然后激发焦虑并增加对意外刺激的关注;“性格系统”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解,一张情绪报告卡,是已经在习惯和学习行为中的行为,侧重于“热情”。
【黑羊效应】个人会排斥和忽视违反规范的群体内成员。
【描述性规范/禁令性规范】你对其他人行为方式的感知;其他人希望你如何行动或其他人认为你应该做什么。

5.7
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部分)

5.9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120页
思考摘抄:
【经验知识在特定的时空也可以是有明确的规则的,谬误与真理都可以遵循某个知识译码的种种法则,非形式化的知识的历史本身也拥有一个系统。】——《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福柯,第5页

5.10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133页
收集与内容审核职业相关的材料(评论、笔记等分享内容)
摘抄:
【技术是对自然所给定的秩序和结构的否定,它可以按照人类的欲求而‘万能地’改变自然之所是,把自然变成它所不是的那样。】

5.11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168页
收集与内容审核职业相关的材料(评论、笔记等分享内容)
修改论文
思考摘抄:
【141页,生产性亲密关系(productive intimacy):生产性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在为资本生产时采取的形式;当用作公司生物力量的一种形式时,生产性亲密关系允许资本从他们的关系中管理工人,将他们的情感依恋用于创造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

5.12
修改论文(好难
阅读《behind the screen》至198页
思考摘抄:
【内容对平台来说太有价值了;它是引诱用户的诱饵,并让他们回来进行更新以进行滚动,查看新图品或 视频,新帖子以供阅读,并投放新广告。】——无法通过控制内容数量,降低把关难度的原因。

5.13
阅读“后人类”“内容审核”相关的论文,收集材料
阅读论文、修改论文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15:12:17 | 只看该作者
5.15
收集与内容审核职业相关的材料(评论、笔记等分享内容)
组会记录:
智能机器不仅仅是工具,人和机器(逻辑和程序)互为目的
自然状态(霍布斯)——野蛮状态/非伦理状态(弱肉强食),如ChatGPT初期使用,没有规范
人们往往喜欢新媒体,而不自觉地讨厌旧媒体,是由于缺乏平静的状态——漂浮的新闻业
“道德上的不动心”
抖音用美颜(善意/欺骗)——可以从道德心理角度思考,职业之爱、受众之爱(这个角度好有趣!)
有自由就会延伸出权利
职业病——(内容审核岗位长时间在电脑前是否也可以借用这部分理论?)

5.16
收集与内容审核职业相关的材料(评论、笔记等分享内容)
整理把关机制和方式部分,看了很多偏向业界的内容审核介绍,突然发觉之前对内容审核的了解可能仅存于学界介绍的理论,可能仅仅是浮于表面,内部还有非常多可以继续延伸的细分机制和详细分类。

5.17
阅读《交往行为理论》至第81页
整理把关方式部分,做一个流程图介绍,继续收集与内容审核职业相关的材料
实习写一篇稿件,之前实习做得更多的是视频剪辑、海报制作,还没有过真正动笔写稿件的经历,会有抵触心理,果然如很久不写论文一样,思考许久也下不了笔。

5.18
整理人机关系转向部分
实习写两篇稿子!(希望在多看多写的过程中,能慢慢熟练起来,不抵触!)

5.19
阅读《论道德的谱系》至第27页
阅读论文,整理人机关系转向部分
记录:
【9页,“读懂”我的书就需要时间,读者为此无论如何不能像“现代人”,而应该像牛那样——必须学会咀嚼。】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也写过类似的话,【9页,除了愿意和我一起严肃认真的沉思并能够脱离感官的干扰,完全从各种成见中摆脱出来的人(这样的人不多)以外,我绝不劝人读我的书。】

5.20
阅读论文,整理人机关系转向部分
阅读《论道德的谱系》至第45页
今天的实习任务是图片新闻,看了许多图片新闻,学习到了!
摘抄记录:
【23页,23页,人们设想一下,怀有怨恨的人臆想出来的“敌人”是什么样的,并且把他与高尚者的敌人加以比较。怀有怨恨的人正是在这里有了自己的行动和创造:他臆想了“凶恶的敌人”和“恶人”,并把他当作基本概念。而后在此出发点上,他继续设想了作为背后图景和对立面的“善人”——这就是他自己!】——这个观点是否能借用在制造舆论或人机关系?如,机器的算法学习无法判断所学事物的真与假,在机器看来,所生产的信息也无关真假,只是以肯定、有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将更加信以为真。
【25页,人总是不断地见到光明,不断地经历胜利的黄金时光——然后就停留在那儿,好像天生的坚不可摧,就像一张弓,任何情况都只会让它绷得更紧,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更困难、更遥远的战斗。】——这段话写得好好,在学习生活中的状态就是如此,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越绷越紧,害怕面对失败,很难做到后半句的“随时迎接战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