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0-12-11 10:56 编辑
北川之行 2010年11月25日,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09级的全体同学在系主任刘海明老师,以及王欢妮老师、龙伟老师和尹兴老师的带领下对512地震后北川县桂溪乡灾后重建情况进行了采访。
采访前两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课时王欢妮老师向同学们简要说明了去北川采访实习的计划,并让同学们做好准备。同学们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25日的早上,同学们按老师的安排7点10分在东校区正校门集合,等待接送我们的车子到来。在浓浓的晨雾下依稀可见同学们脸上洋溢的兴奋的神情,仿佛想迫不及待的马上到达目的地。不一会儿,从七彩柱广场方向驶来了三辆汽车,那正是接送我们的车子,在老师的指挥下我们有秩序的上了车,并找到座位坐下。迎着丝丝凉爽的晨风,车子缓缓的向前行驶着,同学们哼着小曲,拿出摄影机一路上拍着大自然赐予的胜景。清澈的溪水、巍峨的大山、还有山谷里幽幽盛开的野花,美不胜收。我们在享受自然奇景、水天一色的同时,仍然可以目睹地震后的痕迹:山石滚落入山下的河里、滑坡、桥梁塌陷,还有仿佛即将塌陷的老房子。 车子在山间盘旋着,大约一个小时多左右,我们来到了新北川县城,在县城周围我们还可以看见灾前的一些模样,但是大都变了样。在十分钟左右的停留之后,我们便分组到各自的目的地采访,我所在的组是第三组,有海明老师和一个桂溪乡的村干部带领,目的地是桂溪乡杜家坝。车子停下的时候,我们在几座高山之下,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更惊叹于的是这山、这河、这村子、周围的 一切。震后的杜家坝还有震前的模样。不变的想必是那伟岸的大山,山下的河流和这里的村民,怕见陌生人的小孩,还有可爱调皮却有着和人一样善良温顺的小狗。变化了的也许是房屋,是模样和以前一样热闹温馨的家的温暖。 跨过村口的水泥桥,进入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扛着打捆玉米梗的五十多左右的老农,我们热心的同学随即上去帮助老农扛回家,老农的家就在离村口不远的地方,我们的同学也对其进行了采访。在村口的垃圾倾倒处我们发现垃圾里有村民们平时用过的婴儿奶粉桶装物,还有放过后的鞭炮余留痕迹。可以想象村民在灾后的生活情况。我们首先对村头的几户人家进行了采访,我们的同学了解到现在的杜家坝有五个队组成,灾前有些村民在村子后的大山上居住,震后才搬下来的。震前一些居民在大山上生活,有孩子,老人,有饮水的水池,有土地,而在5.12地震中,这里共遇难了83人。震后搬下来的居民大多没有土地,没有粮食蔬菜,都是靠在外打工的成员寄钱供一家人生活,而如今物价快速上涨更增加了灾后居民们的生活和家庭负担。灾后居民的房屋是由08年8 月份由绵阳学力公司帮助修建的,修建房屋的费用一部分由政府补贴,一部分有居民自己出钱修建,每平方按800元计算,可以贷款偿还,5年以内不收利息。居民在居住的同时还不得不考虑房屋债务的偿还,在外打工的费用除偿还房子修建费用以外还不得不考虑一家人的生活和孩子 的学习支出。村民的生活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孩子们上学也要走很长一段路程,原本在震前的山上有学校的,由于地震的影响孩子们不得不每天到村子对面的山后学校上学,加上道路曲折,对孩子们路上安全也有担心。”正在给自家房屋干零活的大婶说道:她家地震前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的,但是没有学费供他上学,于是辍学在外打工。随着结束采访时间的临近,我们想村子的最里面走去。那里传来了轰隆隆的机器的声音,我上前采访了正在施工外来的工人,他们正在修建围墙,据一位平武的工人介绍》:修建的城墙是为了防止上面的山体滑坡造成居民人身财产安全而砌的,此工程于今年三月份动工,此时围墙正准备竣工。同学的一个电话打来,我不得不结束采访回到集体中,准备回程。 12点左右同学们再一次集合,准备去往北川山寨九皇山景点旅游。下午3点40左右结束游玩,4点50到达出发地:七彩柱广场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