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查看评论
引用 admin 2015-1-14 12:47
《沈阳日报》2015年1月14日A6版
跪拜与否有点跑题

            
  □刘海明

  昨天,贵报刊出一组关于上海某学校在“孝敬文化节”上,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的评论。我觉得有点跑题。

  围绕这个新闻,网上热议学生该不该给父母下跪。反对的声音居多,赞成的声音比较微弱。孝道是心境的产物,心境产生行为。每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行孝方式,至于跪拜与否,全看各自的选择。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跪拜上纲上线,觉得这是奴性的写照,甚至把跪拜推演出“习惯性心理过渡”。

  讨论问题,需要讲究特定的语言环境。脱离了语境的讨论,必然天马行空,思想的缰绳任意驰骋,这样的讨论看似过瘾,实则意义不大,因跑题的讨论,实在于事无补。就拿这个“孝敬节”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节日该不该有,如果有,可能变成全民性接受的节日活动吗?如果不可取,我们又该如何传播孝道。脱离了“孝敬节”核心,片面地把集体跪拜切割出来,在舆论的篝火上烧烤,如此“烧烤”散发的味道确实浓厚,怎奈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身。关于跪拜的是与非,笔者赞成一位网友的观点:“恭谦礼让敬乃为人之本,形式是内容的必然载体。让孩子在跪拜礼节中体会孝道,懂得感恩,并无不当,我们没必要对此冷嘲热讽。不懂得经纬的人就没资格对他人说三道四。”

  节日存在的前提是稀缺,并且这种稀缺客观因素无法填补。如果稀缺可以补救,补救到日常性的活动,那就不符合节日的内在精神。孝道和庆祝春节不同,它需要的是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孝道可能变得不够普遍,但若以此设“孝敬节”,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孝道讲究的是对父母心存感激之情,需要常规性有所回报。这表明,孝敬不能一年一次,因为它强调的是普遍性而非特殊性。把普遍的东西当作稀缺的东西偶然表达,实在是对孝道的亵渎。

  可见,我们应该批判的是上海这家学校不懂节日、胡乱制造节日,而不该简单地争论跪拜父母的对与错。这个事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反思若不能深刻,只能制造笑柄。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笑柄,在时下并不稀缺。
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5-01/14/content_1051336.htm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