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想象是文学创作的必要保证,对于只能以事实为准绳的新闻报道来说,任何类似的主观想象都是新闻的大敌。没有事实依据和科学推断的想象,纵然加上再美妙的形容词,也无法改变其背离新闻真实准则的现实。这样的“合理想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只能是负面的。 12月22日下午,一架飞机坠毁在陕西渭南城北沙王大桥西侧的农田上。目击者称,现场有两人无生命迹象。“坠落前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好像是飞行员在刻意避开居民区”,目击者雷先生说,坠机地点附近有村庄、单位和高铁站,但飞机最终坠落在了农田上。(《京华时报》12月23日报道) 坠机是悲剧,献身的飞行员应该得到嘉奖。对于这样的悲剧事件,新闻报道应恪守真实性原则,如实描绘现场的情状是首要任务。附带采访,如果是观点性的采访,应尽量呈现多元的看法,以维护新闻的客观性法则。这则新闻原因现场目击者的推测不是不行,而是要多方采访,看看目击者的推测是否站得住脚。只出现一方的声音,难免给人造成就是飞行员确实力挽狂澜才降临在郊区的印象。这样的猜测无法核实,媒体就该避免采信单方的看法。否则,受损的是媒体自身。 尽管新闻学的教科书上没有给“合理想象”预留任何法定的空间,但在新闻实务中,某些媒体从业者对“合理想象”依然情有独钟。以坠机报道为例,像这样凭猜测写报道的事例并不是个别现象,出格的把已经牺牲、再无旁证的飞行员的心理活动写得栩栩如生者,也不是没有。对这类“合理想象”的报道,公众批评的声音居多,奇怪的是我们的某些媒体似乎长进不大。这才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新闻是历史的素材,这和文学作品是社会的镜子有着本质的区别。“合理想象”进入新闻报道,新闻就成了准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可读性强,问题是不会有人看了《红楼梦》就打听贾宝玉的qq号码、搜索林黛玉的微信账号,因为他们知道那是虚构的形象。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可以核对。正因为这个缘故,虽然新闻远不如小说耐读,但人们每天还是愿意去读,因为大家需要了解这个世界今天发生了什么真实的事情。“合理想象”锻炼了记者的想象力,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得不偿失。看看舆论对这个报道的批评吧:“不需要费脑子推猜了,抓紧时间分析故障原因吧。”“飞行员有意避开居民区是好事,但目击者怎么能知道飞机避开居民区是飞行员有意之举呢。一个好新闻就让这不符合逻辑的话给毁了。”“只要不直接掉民房里,就一定是飞行员舍身护民~这样的神话都编几十年了。” 以事实为本的新闻可以在社会上产生正能量,“合理想象”的新闻报道的对象也许是正能量的,但传播后产生的可能是负能量。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合理想象”就该成为媒体从业者的劲敌了。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4-12-23/021931315244.s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