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信任与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一样,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一种稀缺资源。然而,网络信任也是非常脆弱的。
2014年,一位名为Zilla的荷兰女大学生为了证明“在网上歪曲事实其实是非常容易的”,而设计了一场虚拟的旅行。她在朋友圈里通过“脸谱网”等社交网站与网友分享自己在泰国、缅甸和老挝旅行的照片,而这些照片实际上都是她在阿姆斯特丹公寓里PS过的。但人们并未发现这其中的破绽,而是深信不疑。
网络失实信息不仅影响私人领域的信任,而且也影响公共生活中的信任。无论是马航MH370失联事件,还是乌克兰MH17航班坠毁事件,各种不实信息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广为传播,不仅普通网民屡屡误听误信,甚至连某些传统新闻媒体也成了失实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一环,进而大大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除了误传误信,更难以防范的是出于各种动机、利益的主动造假,其中尤为恶劣的是运用新闻操作手法的造假。比如围绕热点事件做热策划,2012年王石离婚事件后某网络炮制假“离婚协议书”;再比如诉诸低级趣味吸引眼球,今年10月,某视频交友APP炮制网帖《用身体换旅行:95后萌妹向全国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
这里介绍的两个新闻创业项目在核查对象、方法和目标上都有所不同,但核心业务都是网络新闻信息的事实核查。
(一)PolitiFact简介
2007年8月,《坦帕湾时报》创办了PolitiFact。创办后短短两年,PolitiFact就因为“核查了超过750条政治性声称(political claims)”,而开创了网络媒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先河。
1.核查哪些事实?
PolitiFact创立之初,主要核实美国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的公开言论。之后核实范围逐步扩展至国会议员、白宫官员、政治游说者、利益团体代言人等各方的事实性言论。到2013年10月,PolitiFact增设“PunditFact”栏目,将核实范围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整个公共领域,包括专家、博客作者、脱口秀主持人等各类媒体名人的事实性言论均在被核查之列。《坦帕湾时报》总编辑Neil Brown表示,“我们并不寻求改变大家对媒体名人的信任或忠诚,只想帮助公众区分观点与事实、激情与细节。”PolitiFact事实核查的整个舆论场内传播的事实性言论,传统媒体和网络都包括在内。面对媒体和网络上每天都产生着的大量信息,逐一核实显然不现实。
PolitiFact主要选择最有新闻价值或最轰动的事实性言论。入选核查程序的言论至少要满足五个条件:(1)该言论基于可验证的事实;(2)该言论会对公众产生误导性影响;(3)该言论应具有足够的重要性;(4)该言论看起来容易广为流传;(5)该言论会让普通人想知道其真假。 2.如何核实事实?
PolitiFact每天会从报纸、新闻网站、社交网站、海报等渠道寻找值得核查的信息。该网站在核查事实方面的创举之一,就是发明了“真实性测量仪”("Truth-O-Meter")的量表。该量表共有六个测量言论真实性程度的刻度,从高到低依次是:(1)“真实”(TRUE):该言论中的事实是准确的,且无任何明显的遗漏;(2)“基本真实”(MOSTLY TRUE):该言论中的事实是准确的,但需要进一步澄清或额外信息支撑;(3)“部分真实”(HALF TRUE):该言论中虽有部分事实是准确的,但遗漏了重要细节或者脱离了情境;(4)“基本失实”(MOSTLY FALSE):该言论包含了某些事实要素,但漠视了能够凸显不同印象的关键事实;(5)“失实”(FALSE):该言论未基于事实;(6)“荒谬”(PANTS ON FIRE):该言论不仅未基于事实,而且很荒谬。
每条进入核实程序的信息都会有一位写手(writer)进行研究,给出初步的真实性评级,并撰文提供详细论证过程;然后,由至少三位编辑组成小组来审核文章内容,并最终决定该信息的真实性等级。
3.如何保证核查结论的公信力?
在不同利益集团与思想主张的冲突中,事实往往有多个版本。为保证自己所提供的事实版本具有公信力,该网站进行了如下努力:首先,主动披露自身信息,包括资金来源、所有人以及合作伙伴。PolitiFact称其运营资金主要来自母报《坦帕湾时报》,同时也接受骑士基金会等三家基金会的捐款。PolitiFact及其母报所有者是非营利机构波因特学院,其总编辑由前任总编辑在退休前指定;合作伙伴除一家广播电台外,大部分是地方报纸。
其次,尽可能让核查事实的程序透明化,即核查事实的文章中都会尽可能地提供原始资料来源,如资料源自网络则在引文中加上超链接。例如,明星Wayne Roger在5月3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访谈节目中宣称“奥巴马在两百多个有据可查的事项上撒了谎。” PolitiFact发现这种说法源自Infowars.com网站上的一篇文章,然后对文中所列举的事项逐一核实,最后得出结论认为Wayne Roger的说法是“荒谬的”,同时在页面右侧提供了10个资料来源,包括媒体网站、个人博客、调查报告、邮件采访等。
最后,接受读者的意见与质疑,如发现错误及时更正。PolitiFact 在每篇核实事实的文章中,都提供了写手和编辑的姓名与邮箱供读者联系。如果发现事实性错误,该文章页面会加上“更正”的标签,并以编者按的形式说明详情;如果是补充或更新,则加上“更新”的标签并予以说明;如果出了非常大的错误以至于要改变真实性等级,PolitiFact将再次召集编辑小组,重新撰写文章,并在文章开头对这种变动予以说明。
到目前为止,PolitiFact已有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等10个地方版站点。地方版一般是与当地媒体合作,共享报道资源,并且按PolitiFact的模式来核实当地议员、官员与意见领袖的事实性言论。作为地方报纸下辖的PolitiFact项目,如今已成为全国性新闻网站。
(二)Storyful简介
Mark Little在参加一场朋友婚礼时,发现来宾都在用手机看迈克尔·杰克逊逝世的新闻,于是萌生从事新闻创业项目的想法。2010年4月,他创立了Storyful。这个网站旨在收集、分析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的突发新闻信息,并经人工编辑核实之后,分发给合作新闻媒体、品牌企业和视频制作者。其中,BBC、《纽约时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全球诸多新闻媒体都是其客户。
1.核查哪些事实?
网络技术使新闻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实时网络(real-time web)将成为新闻信息的首要来源与终级传播机制,人人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制造新闻,社会化记者(social journalists)则帮助我们从众声喧哗中发现值得关注的新闻,社会化新闻业(social journalism)应运而生。
基于这种理念,Storyful与PolitiFact在选择事实核查对象上至少有两点不同:首先,PolitiFact注重核查官员、政治家以及媒体名人发布的事实性言论,强调其显著性和影响;而Storyful则将所有用户的UGC(用户生成内容)纳入其核查之列,更强调所核实内容具有的新闻价值,尤其是突发事件报道。
其次,PolitiFact对于传播平台没有选择偏好,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均在核查范围之内,而Storyful则专注于具有信息分享功能的网络社交平台,其口号是“只要人们在分享内容,Storyful将找出其中值得传播的新闻”。
2.如何核查事实?
Storyful注重实时网络上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在工作方法上也与PolitiFact有较大区别。它通过实时监测工具Newswire实时监测并抓取Facebook,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视频、图片、文本等素材。然后,Storyful通过专门的新闻团队,运用一系列方法来对这些新闻素材进行核实。这套方法被称之为“人工算法”(“The Human Algorithm”)。
以视频UGC为例,其核实程序包括:
——检查视频上传者的历史记录和地理位置,看他/她过去是否分享过有用、可信的内容,或者他/她是否为剽窃其他人的内容;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