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已经处于固守阵地的状态。那么,近些年来新推出的节日,它们的生存状况又怎么样呢?有关教师节的后续新闻,从一个侧面给出了答案。 近日,哈尔滨一女班主任因教师节学生未送礼物,训斥学生一节课,随后学生凑钱贴班费为其买礼物。该县教育局已令涉事老师退回礼金礼物,撤销其班主任职务停止教学工作。(《南方都市报》9月14日报道) 班主任索贿,学生在集体挨骂后凑钱补偿老师的节日“精神损失费”。如果不是这个事件在网上广为传播,如果不是媒体跟进报道,也许,明年这个时候,“懂事”的学生们就不会再“倒逼”老师去索贿了。这个悲剧事件既然撕破了我们看,批评当事的班主任老师自然应该,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批评几句完事。事实上,比批评更重要的是跳出这个事件,来反思教师节自身的问题。 前几天,在我们单位的教师节座谈会上,我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教师节是个很失败的节日。也许,在场的同事无法理解这个话的意思。在我看来,真正的节日,应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应该有恒定的吸引力,召唤民众自觉来为某个特定的日子庆贺一番,而不是靠金钱物质的成绩。时下的问题是,不少类似的行业性节日,金钱物质变成了“节日充电器”,没有“电”节日就萎靡。显然,这是非民间自发节日的通病。 不少官方规定的节日,虽然推出某个节日的背景并不相同,其大致规律是:多为改善弱者社会地位而设立。教师节的横空出世,也不例外。问题在于,弱势者未必会感恩这样的节日,因为这类节日在问世之初就被以发节日慰问金、发节日礼品甚至放点假来慰藉教育行业的从业者。这样的金钱物质刺激犹如毒品,剂量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否则就会引发不满。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出台禁止给老师送礼、送花之类的廉洁规定。学生愿意相应号召,可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相应号召。哈尔滨这个女班主任课堂骂学生几十分钟,我们该“感谢”这个班主任才是,毕竟,是她把教师节的失败给推送到舆论的聚光灯下,促使我们反思深层次的问题。 教师这个职业,门槛不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这个门槛只剩下学历了。学不高者混进教师队伍的有没有,姑且不论;身不正混迹在校园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节能让学生由衷地敬重,能让社会为其助威,想必有点太难。这一切,愿意教师节并未扭转师德滑坡的趋势。如果连师德都还存在问题,连部分教师都认识不到这个职业的神圣,不能把自己的身心先给这个职业,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然也就变得奢侈起来。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取消教师节的金钱物质刺激,个别教师的物质刺激“毒瘾”发作,谩骂不给自己送礼的学生,是不是证明我们的教师节“三十而未立”呢?一个三十都难立的节日,能说它不失败吗? 教师是人类最好的艺术大师,因为他们从事的“人体形塑”工作。这个职业出现问题,未来的社会想不畸形都难。所以,哈尔滨班主任索贿事件,给教师节的失败做了注脚。未来的日子,我们该如何让教师们先形塑自己的形象,给学生一个合格的模仿样板才显得更为紧迫。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4/0914/05/A63273F900014SEH.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