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想象力,从而才有理想可言。理想是块自留地,通常是可望不可即。所有,这是“乌托邦”的性质决定了的。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把乌托邦当作现实世界的乐园,执意耕耘这块悬在半空的土地。最终闹出笑话,或者饱受争议,没事添乱,也就不难理解了。 南昌大学新学期全面推行的“学生自主保洁”引发争议。校长周创兵认为,该活动之所以引起争议,除了部分师生认识不到位,还与学校管理部门与学院班级衔接不到位有关。近日,该校要求各部门统一认识,“扎实推进学生自主保洁工作有序开展”。(《南方都市报》9月8日报道) 南昌大学这个“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听起来很美,因而得到不少网民的积极评价:“应该全国推行,现在的有的大学生真的是高智商、低能儿,什么都不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校培养的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别抱怨,人生本来就是小事的积累,别动不动就追求轰轰烈烈的,你玩不起。”与网民指责学生相反,当事的学生不仅不买账,还透露了其它信息:“我们反对的不仅是自主保洁,更是抗拒是校长在未经过民意调查的情况下胡乱改革,并且编造官方数据。” 虽然听起来很美,但“学生自主保洁”还是饱受争议。在多数人看来,要么是校方的决定和网友的愿望太超前,要么是学生的觉悟还不够高、惰性多。在我看来,不排除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存在问题,对于公共卫生重视不够的原因,但南昌大学的这个规定问题更大。 学生的自主清洁,应该有个明确的边界。边界的模糊,必然导致责任的模糊。责任模糊,容易造成履行责任秩序的紊乱,要么未履行责任你争我抢,要么大家都当甩手掌柜。就学生的自主清洁责任来说,宿舍内的清洁毫无疑义属于学生的职责。宿舍内首先是个人铺位和书桌的清洁责任,其次是室内的公共领域,过道、阳台、卫生间的清洁问题,需要共同完成。这个职责,通常是女生宿舍好于男生宿舍。这种状况与家庭教育中对女生要求多于男生所致。现在,孩子的生活自主能力与过去相比,呈下降趋势。如果他们还没能打扫过宿舍内巴掌大的地方,学校突然来个揠苗助长,苛求学生再承担更大公共领域的环境卫生工作,不遭到学生的反对反而不大正常了。 现在的问题是,学生该对宿舍外的全楼清洁工作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关系到“学生自主清洁”活动的最终结局。社会有分工,理想的秩序只存在想象之中。社会成员需要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只是精神追求的高度不能被拔高。清洁卫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南昌大学硬性取消学生宿舍楼的专职清洁工岗位,把这个岗位交给全楼的学生。这个做法,显然是模仿公交车的自动投币做法。不同的是,这个“币”是学生的道德自觉。问题在于,乘客在公交车投币,投的只是个人的座位钱。这个责任明确,履行也容易。宿舍楼人员众多,面积也不小。如果学校无法理清每个学生的清洁责任,同时给学生一个合理的理由——比如,我为什么要自主清洁,我为什么不能花钱清洁——这些问题不能令人信服,单靠校方强行要求学生这么做,既违背了社会分工的规律,也侵犯了学生自主选择雇人清洁或自主清洁的权利,这样的规定能被长久执行下去,可能性有多大呢? 大学自治,需要更多的智慧。缺乏智慧的举措,除了制造新闻噱头,还能有多大意义呢?让自己的学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莫非就是最大的愿望?如果不是,又何必把想当然的东西付诸实践呢?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4-09-08/045730808394.s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