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伦敦先后走访了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和BBC。下面简要汇报一下考察情况。 一、 金融时报:全媒体转型,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金融时报,2000年左右开始数字化转型。在前些年的数字化改革中,率先成功建立了全球性的付费在线阅读模式;2013年10月,他们更是语出惊人,宣布数字化改革更进一步,“取消深夜作业模式”,2014年上半年发布全球印刷的单行版。 在FT我们听到的是:报纸没有消亡,内容依然很重要;全媒体转型,不仅是工作流程的转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我们了解到,金融时报目前总发行量约为66.5万,其中数字版43万,纸质版22.4万。他们压缩了设置各地的编辑发行中心(从25个减至17个)。 他们认为,数字化时代,报纸的发行不再以印数为核心,以纸质版为优先,而是以影响力为核心,以用户的需求为优先。 所谓取消深夜作业模式,取消地方印刷版,实际上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取消和收缩,而是对内容结构和品牌战略的调整,将纸质报纸出版作为全媒体发布其中的一环。FT将前4版(FRONT PAGE)内容定位为,评论及深度报道,很多选题可以提前确定。这样一来,地方版相对不需要做更多调整,而以往由于时差关系,有些版50%的内容需要调整。在他们看来,将整体时间节点前移,是为了更好地合理规划内容和管理团队。 在FT,我们听到他们这样说—— 1、“我们不再告诉读者刚刚发生了什么,而是告诉大家发生的事意味着什么。” 快速和即时新闻他们也在做,在各种终端上发布重要的即时新闻,但他们认为,印刷版上的新闻比更新最慢的网站都要晚12个小时,所以FT“必须以评论和意见见长”。 2、“过去FT 5年改一次版,现在我们提倡‘开放式新闻’,每时每刻都在尝试改变。” 过去有一个选题,他们会事先确定写成一个什么样的报道,是800字的评论,还是其他什么。现在还是会坚持一贯的故事叙述的方式,但同时,他们会用一种开放式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报道,而不是完全自主决定写什么怎么写。比如会根据需要同时上6张图片,或者配上数据新闻,或者上一段视频,另外会根据即时的反馈,根据读者的问题即时给出回答。 现在的情况下,版面结构的调整已不再那么重要,他们思考的原点是,如何把每一个故事更好地呈现给读者。互动设计、编程等等,都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 3、“数据新闻将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FT的视觉设计团队,与内容生产团队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的,他们是为报社所有终端服务的。负责数据新闻的团队正在不断扩招,因为这是非常受欢迎的内容。设计团队需要不断向记者索要可制图、可形成动态图的数据,记者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会主动提供各种数据。 4、“转型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内容产品,而如何吸引读者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他们说,现在FT网站的流量很多不一定来自首页,而是来自搜索引擎,来自其他弹窗的。所以需要研究吸引和留住读者的新的方法。 5、“转型不是我们自己想要改变什么。” 他们告诉我们,“改变,不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想怎么转,而是要适应读者新的习惯和新的需求。” 这方面没有什么终极的答案或者必然的“规律”。有人说,报纸都没人看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做电子报。但实际上,确实有些读者就是为了看我们的EPAPER,而选择订阅了我们最贵的一种组合。 我们了解到,金融时报APP版的内容,就是通过对用户阅读习惯的数据分析,做出了相应调整。比如早上发布的内容基本固定,更偏报纸化;晚上发布的更新,则更像新媒体。 6、“订阅组合种类超过‘半打’”。 FT的所有内容都是收费的。订阅用户的选择有六七种,不同组合有不同价格、不同增值服务。比如,有的可收到针对性的推送邮件,有的则是专门的评论等。 7、“FT没有新媒体部门!” 金融时报要求,原有的记者编辑都必须向全媒体方向转型,他们的部门设置大部分维持原样,还是以做新闻、讲故事为主。大家可以不用太多关注发布终端,但始终要关注的是一条新闻如何呈现得更好,传播得更好。视觉设计人员、编程技术人员、数据新闻记者等,打入各个原有团队,促进整体转型。 全媒体转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改革总会有影响,有不适应、不习惯。所以需要培训。FT针对数字采编、媒体融合等,孩子不断对员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 二、每日电讯报:内容更重读者需求 我们参观了每日电讯报著名的“大蜘蛛网”状办公格局。亲眼目睹那种熙攘忙碌的大平台办公场景,还是相当震撼的。在那里,我们看到: “每日电讯报的布局是一个中心式的,一张椭圆形的桌子为它的编辑和11个部门的主编而准备。所有人都坐在一起,有问题及时沟通。所有人开会都是站着开,所有的改变都在眼前。他们把网站的编辑全部调过来,与报纸的编辑们在一起工作,每一个部门都围着那个中心……” 一些忙碌写稿的记者身边还放着旅行箱(包),随时准备出发,抑或是刚刚从新闻现场归来。 在2006年以前,情况可不是这样。“之前报社面积不大,5层楼,编前会单独开,部门与部门之间记者编辑相互沟通不多”。现在打通了空间障碍,好处在于:可视化,更透明,沟通方便。 大厅上方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网站上所有文章的受欢迎程度,基于实时的数据排行,直观醒目,成为记者们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 “这样的办公格局,刚开始大家都不喜欢,但现在已习惯。这种方式对编辑记者有促动和激励作用。吵归吵,习惯了就好。” 每日电讯报现在实现了全天候的运转。上午印刷版投递至用户,目前发行量约91万份,在英国报纸发行量中排第一;下午,网站上发行主要针对青少年的在线下午报,用户可以自己打印,也可以在线阅读。 每日电讯报的网站也即时更新。早晨版是时政等严肃新闻为主,中午版就是以体育和文化为主的轻松内容,晚上则会强化娱乐新闻的播放,实现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整合与形态转换的有益实践。 目前每日电讯报65%的收入来自广告,35%的收入来自发行(订户)。其中,广告收入部分75-85%来自报纸,15-25%来自新媒体。 每日电讯报的商业部门与编辑团队彻底分开。去年新创立了一个活动公关公司,独立核算,效益不错。65%的广告中也包括赞助、联络,以及交换性品牌合作。 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网站(广告)、平板电脑,每天有20个广告。前两年新媒体广告这块几乎无收入。手机广告增长尤其快:手机端广告条的价格与报纸整版广告价格差不多。 与美国不同,美国线上广告很便宜。英国这方面管理比较好。此外,每日电讯报的优质内容和品牌效应,也是其能够吸引到优质用户和优质品牌广告商的不二法宝。 据介绍,每日电讯报线上广告费按千人次到达算,每千人次/1英镑。好的品牌一般会将广告投放到品牌好的媒体上。 我们还参观了他们的新媒体体验中心。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每日电讯报的同心圆,在不同电子终端上呈现的不同产品,还有花巨资从微软定制的未来报纸的展示桌。 三、BBC:空间布局很重要 跟每日电讯报一样,BBC的全媒体转型也得益于它全新的平台布局。2年前,在老楼办公时,他们也面临部门隔阂、沟通不畅等问题。搬到新址后,最大的变化是可视化、透明化、平台化。 BBC中文频道总监李文的介绍中,有两个关键词:交错、融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座位交错,工作融合。 虽然刚开始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大家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法写稿子。但现在大多数人都适应了,觉得这样的变革有助于新闻采编流程的革新。找人容易多了,想到做什么选题,站起来就能看到人,走过去沟通一下,马上就可以开始实施。 至于谁坐在中央厨房的中心,BBC让大家推选,最后的民主选举结果是,资深编辑们坐在中间,他们是BBC的运行枢纽,有权协调各个部门和世界各地记者,工作三班倒,终年忙碌。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坐在中央厨房里,像非洲部和中文部等就是在另一个楼层。李文说他以前当总监有一个小办公室,现在和大家一样,就是一张办公桌。唯一的特权是,可以在本部门中第一个挑,他就挑了一个靠窗的座。 大多数记者编辑的办公桌不固定,哪个座位空着就坐在哪里,每个人有个小柜子,存放私人物品。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办公区域缩减了,但每个楼层的公共交流区域扩大了,大家可以边喝咖啡边聊天,很多选题就这样出来了。人与人沟通多了,叫人做节目也更容易了。 四、 对我们的启发与借鉴 综合考察下来,我们感到,这三家媒体尽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路径各有千秋,但是很多理念和做法是有相通之处。 改变,从空间布局开始。大平台办公虽然一开始会让人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但是在不断加强的沟通与合作中,会孕育出全新的活力。 内容为王,传播第一。任何情况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不能丢,还是要做优内容。同时注重呈现与传播,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技术创新倒逼流程再造。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技术和内容相结合的威力才更大。 融合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培训学习。全媒体改革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一定要有顶层设计,同时不间断地提供员工内部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