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文坛有点热闹;先是茅盾文学奖被爆差点被砍掉,最终虽保留了但获奖作家无奖金;再是鲁迅文学奖有作家得0票。最热闹的当属一首被视作“古体诗词”的作品获奖。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川籍诗人周啸天诗词选《将进茶》获诗歌奖。有人认为周获奖实至名归,有人则认为其作品像“新闻诗”“打油诗”,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论战。(四川新闻网8月13日报道) 在传统诗脱离生活,因不地气越来越没有读者的今天,传统诗词被鲁迅文学奖认同,确实很不容易。按说,文学作品没有国界,获奖的作品起码该和读者有点共鸣之处吧。就网络舆论看,虽然有赞赏该作品的声音,无奈这样的声音过于微弱,更多是一片指责和嘲讽的言论。显然,这令鲁迅文学奖、参评的评委和获奖者本人,处于尴尬之中。这样的尴尬,究竟从何而来呢? 作为国内重要的文学奖项,鲁迅文学奖没有嫌弃古体诗词,不薄古厚今,值得肯定。惹来争议,源于获奖的“古体诗词”名不正言不顺,属于打油诗,而非讲究平仄和韵律的传统诗词。严肃的奖项,可以宁缺毋滥,不可滥竽充数。一旦发现鱼目混珠的烂桃胜出,除非公众没有见过正宗的古体诗词。一旦他们读过相关的诗词,发现获奖的作品是仿冒品,感到失望已经是最低的反应了。对于鲁迅文学奖评出的获奖古体诗词,有网友好不隐瞒自己的鄙视:“这简直就是在侮辱诗歌!如此拙劣的打油诗!”更有网友谐仿打油诗予以嘲讽:“鲁迅闻知泪双流,何人让我来蒙羞。以为来人才八斗,谁知竟是顺口溜。” 获奖的诗词遭议论,其“伯乐”——评审专家们,想必也有点尴尬。鲁迅文学奖接受古体诗词类作品参评,最终参评的作品能否获奖,关键还在评委们的意见。就像那个0票的作品,评委不认可的作品,想获奖基本没有可能性。也许,我们的评委闭塞太久,既不经常上网了解时事,更不关注传统诗词对新闻的关注。网络文学的繁荣,也体现在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恢复。在网易新闻跟帖里,每天活跃着一批才华横溢的诗词作者。他们不仅熟练地驾驭古体诗词的写作技巧,还针对时事进行艺术化的评论。如果鲁迅文学奖的评审专家能到网上检索一下,相信就不会面对一篇参评作品如获至宝,更不会给出至高无上的评语。比如,王蒙认为《将进茶》“亦属绝唱,已属绝伦”。其他评委也很是抬举这个作品。有网友感慨道:“如此打油连人的起码担当都没有还被王蒙盛赞为‘绝唱’,可见现在的人心多么灰暗!”“这种坑爹打油诗都能称之为古体诗词的话,真心不晓得那些专家些脑子里是被粪土塞满了呀。” 作为获奖作者,相信他最无辜,也最尴尬。热爱文学,喜欢吟诗赋词,本是个人的兴趣所在。申报参评,也是其自由和权利。只是极乐生悲,反倒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在网上遭到吐槽:“周老的诗有点意思,不过得奖还是有点过了。”“这个水平的诗都能获奖,那中国初中以上文凭的人都成诗圣了!” 如果一首名不副实的文学作品因为获奖,能让评奖组委会、评审专家和作者能开阔视野,知道诗在民间,诗在网上,进而能让对传统诗词感兴趣的人以时事为诗,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新闻链接:http://cd.qq.com/a/20140813/019729.htm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