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份长达96页的《纽约时报》创新报告(New York Times Innovation Report 2014)随着报社首位女性总编辑Jill Abramson被解职的消息一起进入媒体人视线。 这份3月底在内部公开的报告,由现任发行人Arthur Sulzberger的儿子A.G. Sulzberger领衔,集中了报社各部门人员,耗费半年时间,访谈公司内外300多人,对纽约时报在数字时代转型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目标做了全面和 细致的分析。对近几年风头盛旺的几家互联网媒体,赫芬顿邮报和BusinessInsider等,也作了详细的竞争对手分析。 上周,纽约时报内部报告被美国网络媒体Buzzfeed拿到手并上传至网上。虽然这份报告中的众多数据暴露出《纽约时报》在这场数字潮流中,的 确逐渐失去新闻霸主地位,但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转型策略也暗示了《纽约时报》的下一步路线。这些思考对国内的媒体从业者同样有借鉴意义。 报告显示,纽约时报这个已拥有445人技术团队,120人产品团队,30人数字媒体设计团队,30人消费者洞察分析团队以及8人研发团队的报社,依旧在数字媒体时代落后了。 美国的报业衰退已持续了十余年。去年全美报纸的广告收入已不足2003年的一半。如果说在衰退初期,报人感受到更多的是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办的迷茫,那么今时今日,传统媒体人面对的是"要不要做,敢不敢做"的窘境。 纽约时报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在继续将"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新闻"作为核心使命的前提上,必须加快"从一份生产丰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内容的报纸"到"一个同时出版丰富、有吸引力报纸的数字公司"的转变。 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翻译了《纽约时报》研究结果的核心建议版,这个建议共包含十条,对于国内纸媒转型同样有借鉴意义: 1.七年前,印刷版记者和数字记者还在不同的大楼里工作,如今双方在不断融合。 2.建立灵活的新闻采编部。无论是技术的变革、读者习惯的变化,都要求媒体不断评估自己的工作,并思考什么是可能的。 3.拓展受众是每位编辑和记者的重要任务。做印刷版传统媒体的人很难意识到你不会自动获得受众,因为他们习惯于认为稿件只要上了报纸就能有受 众。当传统媒体人意识到自己不得不找到自己的受众,这就是一种变革。文章上版不是一篇报道生命的终结,它其实意味文章生命刚刚开始。记者编辑都应学会如何 让自己的作品抵达更多读者。 4.打造网站主页已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必须考虑其他渠道抵达读者。学会以更有效的方式再现、组织和包装新闻产品。能够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向合适的读者展示我们的"作品"。 5.增设专门负责拓展受众的领导和团队。这个团队除了负责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等直接推广业务方面的策略,也需要教会采编团队如何让报道个性化、如何运用已有的档案资料。 6.建立新闻采编分析团队。一代又一代的主编不得不猜测读者想要什么。分析团队要有能力告诉他们猜测是否正确。数据在帮助团队发现趋势、分享成 功、制定战略方面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测量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与朋友分享报道的人数、读者滚动浏览一篇文章的长度,以及读者每周阅读同一特写栏目的百分 比。这些数据和分析会越来越普遍。 7.创建新闻采编战略团队。采编负责人的注意力不能仅仅放到报纸上,除了负责管理日复一日新闻报道之所需;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在不断变化的传媒 生态中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图。战略团队的重要性就在于为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包括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更好地服务于移动设备?在受众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什么 是最好的实践?别的媒体如何利用电子邮件到达受众? 8.新闻采编部门和业务部门合作。业务部门包括技术部、用户研究部、研究与发展部以及产品部。这些同事们主要着眼于确认读者对于数字阅读、观看 和互动体验的感受,他们的工作和记者本身一样重要。很多产品开发者、产品经理、设计者以及数据科学家都正在成为新闻采编部里的核心人员。邀请他们参与选题 会,大家互相合作,释放出更有创造力的工作成果。 9.招募优秀的数字人才。不仅仅雇佣有国际水准的记者,还需要有国际水准的支持系统以培训提升这些记者。媒体后台系统的现代化着力的领域包括文章推广、搜索优化、工具、模版以及内容管理系统的研发。让更多拥有技术能力的人员在报道中起到更中心、更重要的作用。 10.每个员工在用户体验方面花更多精力。每个记者、编辑继续探索最佳的叙事方式,并善于学习好的同行经验提升自身工作。员工们需要多进行手机阅读、使用社交网络,关注最新的竞争者动向。 原标题:《纽约时报》数字潮中逐渐失去新闻霸主地位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