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有关深化改革的话题,自然是热门话题。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处,解放思想、转变官念的口号,就很是讨论了一阵子。改革,看似是给社会“动手术”,依赖于具体的措施。也就是说,改革在不少人看来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样的期盼没错,问题在于那是改革之果。改革之因在于既有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至于这些障碍是如何出现的,真正深究的人未必多。制度性造成的社会问题,多数是人的观念造成的产物。要改革,就必须改革自己的思想。改革自己的思想,有时不亚于革除自己的肉那么痛苦。因为思维的惯性在于,人们总习惯于认为自己既有的思维正确。这样的思维一经形成,惰性决定了我们的大脑变得懒惰起来,改革只能等指示,按照部署去行事。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等跑要”的现象。所谓“等跑要”,是指一些地方说到改革,就像孩子跟父母讨要零花钱那样:你让我干活,总得给点好处费,不然失去了改革的动力。当然,地方上的这种“等跑要”比孩子的伸手要好处漂亮多了,而是你让我改革,总得给我些必要的宽松政策吧,没有政策我们只能坐等政策的春雨普降那天,才能开工改革;性子急的地方,改革的积极性可嘉,但惰性思维依旧,只不过进京跑部委,为的是获取比其它地方多一些的经费和项目。胃口大点的,经费、项目显得小了点,改要政策了,因为政策可以给其带来更多的直接效益。 在深化改革成为社会主流声音后,同样出现了“等跑要”的新声音,只不过以攀比的形式出现罢了。自从上海尝试自贸区建设,尽管这样的尝试才刚刚开始,不少地方嗅出了自贸区的优惠条件,也纷纷跃跃欲试,准备跟国务院讨要建设本地自贸区的政策。譬如,全国政协委员李铀在全国“两会”前表示,“成都争取设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既是一种开放措施,也是一种改革动力。”(《成都日报》3月4日报道) 这样的话看似为成都的深化改革建言,也是在为成都未来的发展争取利益。问题在于,假如这样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成都还要不要自力更生来发展,如果发展又有什么好的措施呢?纯粹的“等跑要”,大抵是没有第二手准备的;有第二手准备的,也不会把“等跑要”挂在嘴边。所以,深化改革,需要解放思想,摈弃传统的“等跑要”思维,学会自主创新,而不是一项政策在全国遍地开花。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