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做了一项调查,在当今最为外表光鲜、实则艰难的职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记者、医生和律师。其中,记者曾经被称为是“无冕之王”,他们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职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他们做好面对新环境的准备了么?
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当前新闻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一个真正的好记者又是怎样炼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光明网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的新闻史研究专家,从事新闻学教育和研究60余年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以下为文字实录。
当前新闻教育改革需要解决“摊子过大”的问题
当前,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行业压力大、收入少、缺乏尊重,这些困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新闻工作是一个既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的行业,需要方方 面面的基础知识、足够的新闻敏感性、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政策和大局的了解,还需要优秀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行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社会要求。
现在,新闻事业正面临着一个三千年来亘古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平面媒体的出现在中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19世纪70 年代之后,民营现代化报纸大量涌现,突破了旧有的报房体系。到上个世纪初期,基本上就是平面媒体的天下。上世纪20年代,出现广播,50年代出现电 视,80年代进入网络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从单一平面媒体的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媒体并存的时代,只用了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之后,我国新闻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十年文革期间是新闻事业的低谷,全国只有42家报纸,文革后的新闻事业大发展对 新闻人才需求量增加,相应的新闻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建国初期,从北到南,我国只有4、5个新闻专业的教学点,直到今天,全国新闻专业的教学点已经接 近1000个。
在新闻事业大发展的时代,年轻人向往这个专业和工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任何行业都需要新陈代谢,补充后续力量。然而,现在的新闻事业又在发展在 变化,新闻教育的发展规划也需要做出调整,现在新闻专业教学点多了,新闻毕业生多了,人才培养的供求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新闻行业已经成为用人关系的 买方市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状况。
现在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已经不像80年代那样是“求大余供”,当时很多院校办新闻专业就是因为社会需要。经过30年的大发展,现在新闻教育的摊子铺 得过大了,因此,从主管教育的部门和新闻教育的办学部门来说,需要从整体上做出调整,新闻学教育的规模应该适度而不是过度,应该根据全国各种媒体的人才供 给需求关系来配置教育资源,适当地把过多、过长的战线收紧,否则的话就会造成就业的困难,事实上这种倾向已经存在,需要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夯实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是几代新闻教育家的共识
在一段时期,新闻行业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天下,随着媒体的细化,行业的细分,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各个专业的人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愿意投身新闻工 作。从新闻传播多元的角度来看,各方面的人才都是需要的,新闻工作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需要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汇聚的一个行业,因此各方面的人 才都能从中找到他的着力点和需求,新闻工作者的组成开始多元化。
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媒体出现拒绝新闻专业学生的情况,比如说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媒体专门开始寻求相关专业方面的对应人才,还有的一些媒体即使 是面向普遍大众的,也宁愿招收其他专业的人才或者是高中毕业学历较低的新闻学徒。很多人认为,大学毕业的新闻系学生有时还不如这些高中生学徒实用,但是经 过一段时间之后,记者本身的知识基础宽、窄、高、低水平,就会影响后续的发展。
建国之后以及新闻教育大发展的时期,不管在新闻专业院校,或者在设有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从其教学安排上来看,绝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的都是人文社科 知识方面的教学。比如一些老牌的新闻院校或大学新闻系,教学安排上75%的时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外语基础的培养,只有25%的时间安排的是 新闻专业课程,比如新闻理论、新闻伦理、新闻史、新闻的采写编评课程等。事实已经证明,一个新闻系的学生能不能胜任自己的记者工作,能不能有更好地发展前 景,能不能在行业内做出成绩,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取决于那75%的基础夯得实不实,还有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在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设有新闻专业的院校为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始调整其教学方向。比如说有些专业院校根据自身的师资特长,发挥它的学科优势,法律 院校培养熟悉法律知识的记者,财经院校培养熟悉财经知识的记者。这种做法见仁见智,从某个角度讲,学校发挥它的专长,无可厚非,学生培养方向也不妨多元 化,但是学生的文史哲经的基础知识培养时间不能被削弱,应当做出这样一个明智的选择。
现实中,还有一些院校的新闻专业把教学安排过多的放在新闻实务上,实际上很多新闻实务的内容,学生到工作岗位后都能够很快上手。相比一些高中毕业的 学徒来说,一些新闻系学生刚开始可能不如这些人,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一个记者的发展后劲就能看出来,这个后劲不是一天半天能够有的,那些带有实务性质的课 程却是容易捡回来的。
只有保证新闻系学生75%的文史哲经等基础知识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即使他们不从事新闻工作,也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成为各个 领域的佼佼者。比如说北京大学上世纪50年代的新闻系学生,就培养出像郭超人这样的学生,他能成为优秀的记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75的%的文史根底打得 非常扎实,他的语言学老师是语言学家王力,文学史老师是文学史家游国恩,经济学老师是经济学家陈岱孙,所有的文、史、哲、经课程,都是大师级的师资力量在 为学生打基础。那一批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很多都能成为地方或者国家重点大学的文学史教授,或者文学理论和语言系的教授,但是他们都是新闻系毕业的学生。
又比如,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江平,后来成为了著名法学家;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的杨义能够成为社科院文学所的所长;包括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的胡福明是哲学教授,但实际上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可见,新闻系那75%的基础知识能够支撑他们后来事业的发展,这些案例都说明当时就确 定的这个新闻学专业教学设计是有一定道理的,才可能有这样的人才涌现出来,当然这也与人才个人的努力,以及时代为他们提供的机遇有关。
任何一个好记者、名记者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打出来的,都需要终身学习,新闻系只是为他们打下一个通才的基础,进入社会,进入媒体,那就修行靠个人,海 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因为新闻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工作,每进行一个采访,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可能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新闻工作者总是完成一个战 役,又进入另外一个战役,又去学习新的信息和知识,新闻工作就是这样经过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地积累,知识和能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老记者就是 这样滚出来的,这就是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新闻史和伦理教育让新闻人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
过去,新闻工作者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职业。然而,现实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些记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忘记了或者背弃了当初的理想,甚至迷失,做出违反社会道德或者法律的事情。
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权利寻租的机会也就多了,政府官员有他们进行寻租的本钱,记者也有,对一个新闻事件报道还是不 报道,如何报道,都可以成为记者进行权利寻租的机会,这也就让一些记者做出了见利忘义的事情。但是,这也不能全部归咎于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有 很多年了,他们的记者也是既讲自律,也讲他律,他律是由新闻界共同的组织来约束记者的新闻,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还应该有自律的约束。
出现新闻道德缺失的问题,从其他层面来看,实际上证明了我们的新闻学教育也出现了问题。日本的新闻教育家小野秀雄就认为新闻系有两门课是必不能少的,一个是新闻史,另一个是新闻伦理,他并不是说别的课程不重要,而是说这两门很重要。
在学习新闻史的时候,实际上都会涉及到新闻道德的内容,但是可能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言之谆谆,听之渺渺。新闻史就是教会大家要以史为鉴,可以学会继承 好的传统,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少走弯路,别做愚蠢的事情,比如说新闻界“大放卫星”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比如说哪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 德底线,在新闻史上也是出现过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指导实践。
除了新闻史之外,新闻伦理课程涉及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尊严和他的本分,如果缺乏新闻职业道德的话,就会失去了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基础,是不足取的。 市场经济时代,诱惑很多,新闻工作者更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个职业是一个受尊重的职业,也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职业,你在工作中需要去观察别人,去判断 别人,自己如果都失去了这个底线,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