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华盛顿邮报》“牵手”贝索斯

2013-8-21 17:41|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136| 评论: 0|原作者: 赵新乐|来自: 中国新闻出版报

摘要: 编者按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华盛顿邮报》被贝索斯以个人身份收购却在业界引起巨大讨论。一方面是由于《华盛顿邮报》在传媒界不可撼动的榜样地位,另一方面是源于贝索斯 在互联网界的绝对 ...
  《华盛顿邮报》换东家了,收购人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自这个消息传出,关于它的讨论在业界瞬间掀起了一股风潮。这是一磅重型炸弹,炸在传统媒体已经不可否认的江河日下的今天。

    纵观关于此事的各种讨论和报道,无论是对贝索斯此番出手的理由分析,还是对《华盛顿邮报》未来前途的揣测,抑或是扩展到整个传媒业的走向,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华盛顿邮报》与贝索斯的“牵手”,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无疑又多了一种可能。

    其中,几个许久以来模棱两可的问题或许也在这场讨论中被逐渐厘清。

    传统媒体没落了?承认吧

    对于很多有传统新闻情结和文化情怀的人来说,“传统媒体没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话题。尽管深陷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依旧不愿服输。

    但层出不穷的“坏消息”让这种坚持显得有气无力——2012年4月,《费城问询报》和《纽约每日新闻》以5500万美元被一地方投资集团收购;2012年10月,《坦帕论坛报》以950万美元出售;数字媒体公司美国数码新闻也表示计划收购《新闻周刊》;在全球投资界名声如雷贯耳的巴菲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连续收购了至少30家媒体;就在不久前的8月3日,纽约时报公司宣布将旗下的《波士顿环球报》出售……

    作为美国顶尖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曾因报道“五角大楼事件”和“水门事件”而被当做英雄般敬仰。此番它的被出售,再次助燃传统媒体已陷入困局的气焰。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盛顿邮报》的被出售再一次例证了纸媒衰退趋势不可阻挡,转型势在必行。而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则认为,这一信号对传统媒体来说,意味着被互联网巨头整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媒体要么被整合,要么破产,似乎看不到第三条路”。

    纸媒非变不可吗?接受吧

    最近听到《华盛顿邮报》的消息,是因为沸沸扬扬的“棱镜门”。它与英国《卫报》一起揭开该事件的面纱,使人们再一次看到权威大报的风范。可即便如此,这份大报依旧没能改变其被出售的命运。

    原因很简单,打败《华盛顿邮报》的是新传播环境下纸媒单一的赢利模式而非传统新闻生产。对此,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认为,《华盛顿邮报》被收购主要是新媒体的颠覆性影响和城市报纸在数字化创收方面的探索与成功相去甚远的结果。

    有数据显示,《华盛顿邮报》的营收在过去6年里减少了44%。“虽然近年来它在利用社交媒体和开发移动终端产品等方面作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且在两个月前启动了付费墙,但这些努力还远远不能抵消发行量减少和整体广告营收下滑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孙志刚这样说道。

    关于纸媒蜕变,德国《明镜周刊》指出,数字化是纸媒的未来,纸媒只能通过网络、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终端来获得新的读者和收益。纸媒走向数字化,并向数字媒体的风格和形式学习,是纸媒应对危机的关键。

    《华盛顿邮报》与贝索斯的“牵手”或许更加印证了这种观点——纸媒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刻,连拥有盛誉的“大腕”也难以幸免。

    传统还是优势吗?也许吧

    对于《华盛顿邮报》的易主,坊间有几个疑问:第一,如果说传统纸媒的江河日下不可逆转,那贝索斯的出手看中了什么?第二,与互联网巨头的“牵手”,是否会影响《华盛顿邮报》的新闻品质?

    对此,唐润华表示,基于贝索斯本人曾经说过报纸将在20年内消亡,因此可以推断他此举并非看中了报纸的未来,而是看中了《华盛顿邮报》的品牌影响力和内容资源——这是当今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服务业最有价值的两样东西。

    看来,在人人仰望移动互联网、兴叹大数据的今天,纸媒的传统优势依旧是最有力的武器。在孙志刚看来,在新媒体时代里,媒体应更加注重自身建设,强调新闻的专业化。他表示:“深度报道包括调查性新闻,一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现有的美国媒体科研表明,用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终端产品阅读‘长报道’的公众大有人在。在新媒体时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候,媒体更应该做新闻业界里的楷模。”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比如,对于“这不是一个能够允许严肃媒体再花费巨大成本进行创造的时代”的说法,郭全中就认为,因为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颠覆,在收入大幅度下滑的时候,的确不可能支付巨大的成本去制造深度的内容。

    贝索斯在致《华盛顿邮报》员工的信中作出承诺:《华盛顿邮报》的价值无须改变,这份报纸仍然要对它的读者负责,而不是对所有者的私人利益负责。对此,与《华盛顿邮报》有着特殊渊源的《时代周报》评论员刘颂杰也发表文章称:《华盛顿邮报》的专业主义不会改变。无论如何,公众始终是需要专业的、负责的、有公信力的媒体机构。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乐见贝索斯能够信守诺言,让《华盛顿邮报》继续独立运作,保持原来的品质。

    未来会有起色吗?期待吧

    在以往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联姻”中,不多的成功案例让今天的这种结合充满未知,贝索斯会带领《华盛顿邮报》走向何方,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郭全中看来,贝索斯的收购无疑是要和亚马逊的整个战略相结合。“因为,从亚马逊的发展思路来看,无疑是要打造巨型的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有海量的用户、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而稍微薄弱的是云信息平台。贝索斯通过收购传统媒体无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补齐这块短板。”他认为,在未来的智能信息时代,借助于亚马逊的信息服务平台,《华盛顿邮报》的优质内容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更多的用户手中,并换取更多的价值,《华盛顿邮报》的品质不仅能够保证,而且能获得提升。

    作为一个能够将亚马逊推向世界的商人,尽管没有人知道贝索斯的真实意图究竟为何,但是舆论对他给予纸媒的“拥抱”还是区别于对其他商人的看法。用孙志刚的话来说,贝索斯与巴菲特或其他人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贝索斯具有欣赏、拥抱和欢迎新技术的态度和信仰。也就是说,他会更注意新技术在解放生产力和提高效率方面的正面影响。收购《华盛顿邮报》,贝索斯的目的或许是为了继续探索数字化环境下新闻业的经营模式。他管理亚马逊的成功经历使他更加坚信创新、试验和探索的重要性。”

    而郭全中则坦言,之前虽然鲜有成功的案例,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新形势下传媒业商业模式的深刻认识,缺乏基于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而这些贝索斯无疑都具有。“我个人相信,贝索斯是真正能够为传媒业转型找到出路的少数人之一,如果连他都不能找到,传统媒体的人更不可能找到。”

    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正如唐润华所言:贝索斯能否运用自己的智慧带领《华盛顿邮报》成功转型,真的有很多不可意料的因素,但至少为其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或许真的要重新考虑,如何围绕新媒体和新技术改变自己多年来遵循的结构和企业文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