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新媒体阅读:眼球的快速扫描

2013-5-22 11:58| 发布者: 肖淑娟| 查看: 229| 评论: 0|来自: 文汇报

摘要: 在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拾音日月、取睿星空”讲坛上,该校中文系教授严锋在主题演讲中剖析了新媒体对人们阅读生活带来的影响,他说,“新媒体阅读,与其说阅读,不如说是你的眼球在完成快速扫描。”

喜欢上微博、用微信的人,如今越来越多。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在知识接受方面,它究竟是创造了更多智慧,还是仅仅令每个人都深为知识的碎片所包裹?学者认为,无论利弊,关键在于个体对媒介使用的限度和边界的把握。换句话说,是让媒介控制你,还是你控制媒介?

    在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拾音日月、取睿星空”讲坛上,该校中文系教授严锋在主题演讲中剖析了新媒体对人们阅读生活带来的影响,他说,“新媒体阅读,与其说阅读,不如说是你的眼球在完成快速扫描。”

    新媒体创新阅读方式

    严锋教授本身也是一位微博资深用户,粉丝超过26万。他说,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给读者呈现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读者可以在极短的时 间内,从一个信息资源跳到另一个资源,可以只在一两段文字上停留片刻,甚至只关注一两个关键词。“人的大脑变成了快速分析网页、从中提取主要信息的专 家。”

    同样关注新媒体阅读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杨庆祥也持类似看法。他说,与传统阅读要求读者保持注意力正相反,网络新媒体的阅读,以“分 散人的注意力”为特征。在新媒体阅读过程中,人们完全被知识的小碎片所包裹,其本质是被大量信息淹没。“知识碎片,无法提高人的判断力、理解力,阅读者无 法进行有质量的思考。”

    读者成“知识狩猎者”

    知识碎片化,有其复杂性。严锋分析,一般而言,碎片化的知识,导致了对内容理解的肤浅化、表面化。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原本铁板一块的知识体系被打碎重组,通过新的连接渠道产生新的意义”。

    严锋注意到,眼下,一些新媒体还针对读者的阅读习惯,推出“个性化定制”以及“智能推送”等服务项目。一旦这种被动阅读成为习惯,读者习惯被“喂食”,若有一天系统消失、不再提供服务,那么个人的判断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就会下降。

    为了说明这一点,严锋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进行新媒体阅读时,读者更像是一个知识狩猎者、信息收集者,处于“丛林化阅读状态”。人类祖先在丛 林中拿着棍棒狩猎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全神贯注地注意周围纷至沓来的信息。而当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书房”为另一种知识接受方式开辟了道路。“今天,新媒 体令我们又回到了阅读的丛林。”

    别远离安静的书房

    知识碎片化不仅影响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会对人的大脑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严锋说,新媒体阅读与传统大脑之间存在“矛盾”。新媒体阅读对“传统大脑”提出了多任务的新要求,而人类大脑在本质上仍是单任务运行的。

    加里·斯摩尔研究团队曾借助FMRI(功能磁共振成 像技术),扫描传统纸质书阅读状态和网络阅读状态下的人的大脑。结果发现,在阅读纸质书籍时,所有受试者的语言区、阅读区、记忆区和视觉区会被激活;而在 上网时,负责作决定和复杂推理的大脑中枢活动急剧增加。显然,上网者不仅是在理解文字,还在不停地选择,判断是否要从一则信息跳跃到另一则信息。这是新媒 体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的一个本质性差异。

    “其实手机中的微信、微博本身都只是通信、社交工具,可以作为在某些阅读状态下的媒介。”严锋说,“但不能把它当作阅读本身。”他表示,对 有些读者而言,新媒体阅读会完全替代传统阅读,例如一个人原本想要去看一本完整的书,但可能在微博上先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简介或摘录后,觉得已经获得了关 于这本书的信息,就不再看书。但也有读者只使用微博的社交功能,把它当作一个推介平台,参考一些有公信力的意见,然后在微博之外再做深入阅读。因为他知 道,新媒体不是目的,只是途径。它是提供信息的渠道,而非知识本体。严锋指出,善用新媒体,就首先要认清它的优势和局限,才能谈论它的正面意义。

    能否找到新媒体的“边界”,关键在于有没有独立的思考意识。杨庆祥认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分流一部分读者,因此新媒体也不是洪水猛兽。但如果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传统阅读也会让人读成书呆子,更何况当下的阅读环境背后,多种因素纠葛,若在新媒体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失去的将比得到的更多。

    在未来,传统阅读与新媒体将会形成新的组合。“我们既要积极拥抱新时代,也不能停止思考传统的意义、限度的意义,甚至封闭的意义。”严锋说,“在实现新媒体辉煌的远景之前,还是不要远离安静的书房和图书馆,在那里,我们能够不受打扰地完成一个‘单任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