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每个行业都难与风险绝缘。与其他行业相比,传媒自身的风险指数更高,因为媒体产品拒绝重复,技术失误的可能性更大;新闻媒体受关注度颇高,稍有一点差错,很可能就会陷入舆论漩涡。所以,传媒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想完全杜绝媒体差错,无异于消灭偶然性,不大现实。与其祷告,不如把工作做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出现差错,不等舆论发力,自己先指正并道歉,不失为上策。 3月28日的《焦点访谈》,字幕出现乌龙,节目中出现“孪生姐妹”,连衣着和环境都一样,只是一个叫“姚春芳”,北京市民,单位和职业不详;另一个叫王维,长春某商场职工。3月30日,央视道歉系打错字幕。 无独有偶。3月29日晚,扬州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屏幕显示有“3月32日多云”,网友惊呼“愚人节”提前来临。30日,扬州电视台副台长陈里连称,这是工作人员笔误和口误。(中国新闻网3月30日) 焦点访谈“穿越”,天气预报“超报”,成了舆论热点,涉事才媒体承认差错并道歉。像这样慢数拍的回应舆论,暴露出我国新闻媒体的危机应急能力欠缺。央视《焦点访谈》和扬州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这两档节目都不该是直播节目。倘若这个推断正确,节目在播出前,应该有一二道审核程序。如此明显的错误,审查节目的人不该毫无觉察吧?《焦点访谈》的乌龙事件,若真的系打字造成的失误,不论是五笔输入法还是拼音输入法,北京和长春、姚春芳和王维,四者之间貌似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再粗心的键盘操作失误,能乱点鸳鸯谱成这个地步,令人称奇。我倒怀疑如果不是人为造假,就是“姚春芳”女士另有其人。把这个乌龙归咎于打字问题,不能服人,反而愈发引起公众的质疑。扬州电视台天气预报的“3月32日”气象信息,更不该是技术问题。气象台提供的气象信息,日期应该是电脑自动生成的,计算机程序里没有乌龙日期设置,不大可能自动弹出这个超标的日期。如果是打字错误,可能性也不大。网友怀疑,这是扬州电视台炒作“愚人节”,故意将4月1日写成“3月32日”。如果这个猜测属实,那更是不可原谅的差错。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这个道理,新闻媒体的勤杂工都该听说过。人物乌龙,日期乌龙,挑战了公众的智力。引起舆论的批评,并不奇怪。涉事媒体要赢取公众信任,除第一时间主动认错外,还应告诉公众乌龙和超报的真实原因。焦点访谈的记者到底在北京采访过一个叫姚春芳的市民,不然为什么会冒出这个名字;扬州电视台应告诉公众是不是一起策划事件。诚实面对差错,诚实面对公众,这才是化解危机的最佳解药。相反,继续愚弄公众,最终受伤害的可能不是公众而是涉事媒体自己。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3-03-30/215826690586.s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