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龙新周刊 查看内容

《龙新周刊》第10期

2012-10-9 23:45| 发布者: 宋祖礼| 查看: 958| 评论: 6

摘要: Open publication - Free publishing - More magazine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dmin 2012-10-11 17:12
方伟阳(新安晚)  17:11:57
好比,  千里送牛肉的 最后一段 , 是点睛之笔 ,  也不是记者说出来的.   当然, 有可能是记者想说的话,却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借专家的口 说出来.
引用 admin 2012-10-11 17:11
方伟阳(新安晚)  17:08:19
从编辑的角度看 这个 电子杂志,做的挺好的
  但是   采访写作的角度,不是很规范
左手斋  17:08:39
才做了半年多,都是他们自己做
我们需要不断接受批评,寻找改进之处
方伟阳(新安晚)  17:09:01
我刚当记者时,  也喜欢这样,  被老编辑批评为:夹叙夹议
  这个是新闻写作的大忌
左手斋  17:09:20
可能是受我的评论影响
方伟阳(新安晚)  17:10:22
新闻写作,  应该每一段  每一句都经得起"推敲"
  要不, 记者 看到的  ; 要不, 记者听到的,  采访对象说的;  要不 ,权威部门提供的素材/文件
  记者直接表明观点的情况, 可以 偶尔出现,但是不能太多
左手斋  17:11:22
我转告他们
引用 admin 2012-10-11 16:52
方伟阳(新安晚)  16:39:25
我觉得存在两个问题
主要是采访方面的,而不是编辑/排版方面
  我觉得存在两个问题
主要是采访/写作方面的,而不是编辑/排版方面
方伟阳(新安晚)  16:40:43
  1 \  写的新闻有些像评论, 不是标准的新闻手法
         按理说, 新闻中不允许 记者直接发问
    那样的话,就是记者观察/评论/专栏
方伟阳(新安晚)  16:41:47
  2\  有些稿子,譬如是科技新闻
    估计援引了不少材料,没有注明出处, 而且署名最好是 本刊记者 谁谁谁整理  
  这个 主要是版权问题
引用 宋祖礼 2012-10-10 12:16
封二下面就是封底用的图片,因为印刷的时候封一到封四都要单独做出来,所以放到前面,方便以后使用。
引用 马振国 2012-10-10 09:19
怎么没做封底??
引用 admin 2012-10-9 23:57
粗略浏览一遍,质量较上期有长进。选题要多样,突出传媒热点的解读。

查看全部评论(6)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