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化时代,娱乐的禁区越来越少,就连最严肃的科学领域,也埋下了娱乐的种子。纯粹的娱乐,逗的是乐子。它与科学联姻,产生的效果除了奇特,别无选择。凡是科学研究不可能得出的结论,一旦注入娱乐元素,风马牛就成了亲兄弟。娱乐把科学研究送到“演义”的舞台上,这个世界想不奇妙,恐怕都很难。 据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专家达成的共识,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该遗骨距今约6200年。(《新快报》6月10日报道) 女娲本是传说中的女神,古书形容她是“人首蛇身”,有登苍穹补天之本领。如此超自然的本领,即便科学技术绝对先进,怕也难以企及。当然,女娲也就不可能属于人类,她只是存在于人类想象的世界里。就是这样一个神话人物,考古专家团竟能鉴定出女娲的遗骨。不知道诺贝尔奖授予考古学家不。如果有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国家的考古学家敢宣称找到了耶稣、亚当、夏娃、释迦摩尼等神的遗骨。如此说来,女娲遗骨发现想不进入考古史册,岂不是太冤枉? 鉴定组专家预料到非议的声音,借用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认为他们发现的女娲遗骨“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进而得出“这个遗骨无疑是明朝人认为的‘娲皇’遗骨”的结论。把女娲群体化,以此规避舆论指责,看似聪明,其实还是无法掩饰其“科学演义”的荒唐。
看来,所谓的“女娲遗骨”,不过是“科学演义”下的一个怪蛋而已。若问这个怪蛋是如何被孵化出来的,答案并不难寻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几十年来,这几乎成为不少地方官员的座右铭。不把GDP弄上去,升迁就无望。不是沿海发达地区,不是科技硅谷,经济指标要上去,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是个捷径。争文化资源,就是争古人。有据可考的争完了,还要争无法考的。花果山在哪里,不就曾被争抢过吗?神魔小说中的地名都在争,有古庙、古寺的地方,更不会轻易失去自己的优势。吉县的“女娲遗骨”,凭着一块骨头,能把女娲留下来,别的地方的女娲庙就不正宗了。吉县靠着女娲的名气,开放旅游文化资源,就有了很硬的招牌。当然,女娲有没有骨头,吉县的这块骨头是不是女娲遗骨,必须通过专家的嘴说出来才能唬人。专家的话要可信,还有借助科学仪器。这样,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一堆专家,假借科学的名义,终于演绎出一块“女娲遗骨”。照这个路子,只要有好处,某些专家鉴定出盘古的骨头又有何难? 学人应该有风骨,不给利益当奴才。如果成了算命先生,谁给钱就给谁算命,让得出什么结论就能得出什么结论,未来的“中国科学”,岂不是世界笑话?果真如此,“以科学的名义行骗,以专家的名义蒙人,所以,科学和专家都等于狗屎了”(网易网友语录)。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