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首先考虑的事情。国家安全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国家安全,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暂时的,也有长期的。那些既隐性又属长期的安全问题,当不可掉以轻心。文化安全,就颇具代表性。 改革开放以来,洋节东渐,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和圣诞节,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文化时尚。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个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文化全球化不等于文化趋同,而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取长补短,丰富并完善各自的文化。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他民族,也很正常。一个民族推崇并接纳过多的外来传统节日,应该警惕并反思这种现象。同时,捍卫本土传统文化节日,增加本土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显然非常必要。文化间的国际竞争,和外交对等原则不同,不是别人有什么我们也必须有什么,而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不能被别人模仿的文化内容,这才是竞争的资本。忽略了这一点,仅仅满足于亦步亦趋,模仿有余,创新不足,邯郸学步来的东西,能有几多生命力,我颇为怀疑。遗憾的是,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每逢遇到洋节来临前后,中国的舆论界在感慨自身不足的同时,还喜欢山寨或克隆一个类似的节日,好像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不算落后似的。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已将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为我国的“母亲节”,此为无中生有。专家学者对这种无中生有的母亲节报道深表忧虑和关切,呼吁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新华网5月13日报道) 5月12日,西方的“母亲节”,不少人对这个节日感兴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尊老的传统,我们自古就有。一个人,只要心中常怀长辈的养育之恩,能够善待自己的长辈,已经足够。中国有无必要设置自己的母亲节,有不小的商榷空间。传统节日,不是工业化的文化产业,“生产”可以引领“消费”。从古至今,任何传统节日都不是官方钦定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建成了。一个创意性的活动,往往是在小范围出现,随着口碑传播而发展壮大,逐渐被社会接受。一个节日的诞生,需要特定的社会土壤,需要具体的社会事件。并且,传统节日无一例外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专家的闭门造车,行政力量的主导,很难缔造一个流传千古的传统节日。 既然传统节日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也无法通过行政命令来推行,任何“运筹帷幄”炮制节日的做法,都不为明智。时下,一些人对西方节日羡慕有加,文化的自卑心理,促使这些人用文化对待的思维来弥补心理的失衡。于是,别人有的,我们也必须有。西方有个情人节,中国有个乞巧节。两个原本不搭边的传统节日,愣是被人们给文化等同起来,倡导用中国的七夕节取代西方的情人节。这种做法,跟关公战秦琼,没有什么区别。同样,西方有个母亲节,也很让一个人不舒服,因而琢磨着中国在这方面也不该落伍,于是,孟子的母亲便成为中国母亲节的“候选人”。照此说来,任何一个国外的传统节日,必然能在中国找到类似的版本。只是这般“刻舟求剑”缔造传统节日的做法,做出来的“节日”,能否为国人所接受,真的不敢乐观。 传统文化节日需要全民接受,这种节日的问世,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是山寨别人的节日,而是巩固自己的传统节日,至于孕育新的传统任务,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少做越俎代庖的事情。否则,杞人忧天的笑话,真的没个尽头。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