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大批媒体记者冒雨出席洛杉矶警察局就枪击事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这张照片显示一名被美军汽油弹击中后裸体哭喊着奔跑的越南小女孩,被认为是越战照片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报讯 当地时间4月14日晚,南加州大学两名被枪杀中国留学生的家属抵达洛杉矶,料理善后事宜。
走特殊通道避媒体 值得关注的是,考虑到这些家属的悲痛和兼顾公众知情权等因素,到场的美国媒体商定承诺不提问,保持距离拍摄家属背影。不过,洛杉矶机场警察局和南加大校方以及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最终还是安排家属经特别通道,躲开了所有媒体。 尊重采访对象感受 在这样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中,美国媒体对遇害者家属的不提问、拍背影,体现出的是一种新闻职业的道德操守。这样的举动对于遇害者家属是一种起码的尊重,避免了给刚刚失去至亲的他们造成新的伤害。这种尽量减少伤害的做法来源于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所制定的职业伦理规范。 根据这一规范,记者应把新闻来源、采访对象和同事视为值得尊敬的人;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应富有同情心;在采访儿童、没有信息来源或采访对象时应特别小心;应认识到收集新闻线索和报道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不适;应保持高品位,避免迎合任何低级趣味;审慎报道少年嫌疑犯或性犯罪受害人的姓名等。 美媒新闻规范逐步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媒体的这种新闻伦理规范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相反,它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形的。 在美国报业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黄色浪潮,凶杀、色情新闻大行其道,以至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08年创刊时,声称其办报宗旨之一就是抵制黄色报纸。 1911年,时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的瓦尔特·威廉斯发表《报人守则》,首次系统地提出美国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标准。1923年,面对种种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在第一次年会上制定了《新闻规范》。 这些规范准则的推出标志着美国媒体行业的自我反思和自律,不过,它们的推出并不意味着美国媒体从此就免受暴力、凶杀、色情新闻和图片的诱惑。事实上,时至今日,在美国新闻报道中,暴力事件和悲剧灾难依旧非常流行;尤其是电视媒体,仍会常常对各种暴力事件和灾难进行“地毯式轰炸”报道,因为“流血的才吸引读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永远都对读者有吸引力,而关于何种新闻照片不适宜公开发表、吸引读者与遵守职业道德之间如何平衡依旧存在争议。 避发遇难者遗体照 本报讯 从普利策奖的新闻摄影评选中就可以发现,战争、灾难题材依然是获奖热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著名摄影记者艾迪·亚当斯拍下了一名南越警察街头枪杀一名越共士兵的照片,这张令人震撼的照片使他名利双收,不过,也让他后来自责不已。因为,他在后来的追踪采访中发现,那张照片毁掉了那名开枪的南越警察的人生。 不过,也有人说,越战中的此类经典照片,比如被美军汽油弹击中后裸体哭喊着奔跑的越南小女孩,向民众展示了越南战争的残酷真相,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战争的结束。 1988年12月21日,美国《每日新闻报》在头版登出一幅美联社记者拍摄的照片,照片上“一位妇女在得知其女儿所乘坐的航班被恐怖分子炸毁后,哭倒在候机大厅里”。这张照片引来各方抨击,指责媒体未能保护被摄影者的隐私和尊严。如今,美国媒体一般不发表知名知姓的遇难者遗体的照片,以示对遇难者及其家人的尊重。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