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此发现曾因“反常理”引发巨大争议。为维护自己的发现,他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知。(《新京报》10月6日报道) 在科学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谢赫特的故事,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一个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的学者,最终赢得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其成功自然别具传奇色彩。谢赫特今天的殊荣,让鲍林成为被讥笑的对象。有人在问:“鲍林还在世吗?他现在也要被人讥笑了!” “成者王,败者贼。”当年,鲍林对谢赫特的研究嗤之以鼻,用鄙视的语言评价谢赫特的研究。他的这个做法,确实应该引以为戒。如果我们就此讥笑鲍林,对他另眼相看,则未必公允。 谢赫特默默无闻之时,鲍林作为学术权威,没有意识到谢赫特研究的重要性,这并不稀奇。一个人的学术生涯,可以一辈子没有高潮,但不会一辈子没有低潮。学术研究的巅峰,一个人能遇到两三遭,已经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三十年前的鲍林能成为当时化学界的权威,应该不是靠他通过权力自我加封的。独特的贡献,让鲍林也曾站在诺奖的颁奖台上。获奖后的鲍林,他的科学思维定势得以确立,不合乎鲍林逻辑的研究,在他看来当然不合常理,讥讽谢赫特的研究,也是人之常情。所不同的是,鲍林口无遮拦,表达了对谢赫特的不屑而已。如果鲍林知道谢赫特当年的研究能赢得今天的诺贝尔奖,不用我们多嘴,想必鲍林也会感到惭愧。真正的科学家,尊重真理甚于自己的面子。那些明知错误拒不认错的科学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家。 在谢赫特成为科学英雄的时候,我更担心包括他在内的诺奖“新科状元”们,会不会重蹈当年鲍林的覆辙,对今天的非著名科学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报以同样的不屑目光。如果他们也以各自的成绩为唯一正确的思维模式,对不符合这种思维的研究视为“非法”研究,这样的研究也是胡言乱语,这样的研究者也是“伪科学家”,那么,几十年以后,鲍林的悲剧会不会再度重演?那个时候,我们会不会把谢赫特们当做新的嘲笑对象?有这种不测之事的远见,比单纯地讥笑鲍林更有意义。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识也不是一朝形成的。常识之所以被称作常识,就在于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理的东西。诡谲的是,常识中总是隐含着谬误,揪出这些谬误,就是科学新发现的源泉。我们每个人都被常识所熏陶,虽然我们知道常识也可能被颠覆,新的发现可能就是否认某个常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敏锐发现常识中的悖论,能发现悖论的地方也未必敢于怀疑并不懈去坚持自己的见解。所以,鲍林和谢赫特,不过是科学发现史上的两座桥梁,我们不必厚此薄彼,要善于质疑,以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力。 讥笑鲍林,就是讥笑我们自己。与其讥笑别人,不如自己去学会发现。您说是吗?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