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微博)讯(记者王宏旺 胡新科) “开学快两个星期了,我们村小学没地方上课,孩子天天在家里玩耍,家长感觉很不踏实。”9月12日,广东茂名信宜市合水镇石硖村村民陈强(化名)在电话里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9月1日,本是石硖小学开学的日子。但在8月21日,该校教学楼被紧急拆除,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到校上课。
9月13日,石硖小学学生终于开始上课,这让陈强稍稍感到心安。然而,当得知孩子将在没有电灯和电风扇的样板房里度过一年时间时,他又陷入了焦虑当中。
当拆危房延用两年
9月14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石硖小学校长室门口张贴的一份告示上看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石硖小学教学楼很快拆除完毕,但教学用房(板房)还未搭建完善,故新学年开学时间推迟,具体开学时间待后通知”,落款为2011年8月31日。对于石硖小学校长卢盛华来说,不断前来追问孩子上学问题的家长,给了他巨大的压力。他指着只剩些砖砾的一片空地告诉记者,这就是原教学楼的所在位置,“这栋楼是1982年建成的,近年来,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天花板不时会掉下沙子和石灰。”
合水镇中心学校凌校长出示的一份该镇中小学危房处理简表显示,石硖小学教学楼于2009年10月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下简称“校安工程”)排查中被鉴定为D级危楼。按照相关规定,排查发现的D级危房校舍应立即停止使用,但石硖小学教学楼在被鉴定为危房后继续使用了近两年。直至茂名市教育局今年下发《关于做好危房校舍拆除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D级危校在今年8月31日前拆除,石硖小学教学楼才走到了生命尽头。
信宜市教育局纪委书记、该市“校安工程”负责人范章隆表示,石硖小学教学楼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之所以没有及时拆除,主要因为当地财政困难,建设资金跟不上,但他们每天都会监视校舍状况,发现险情马上组织学生撤离。
9月13日,石硖小学教学板房搭建完毕,158名学生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另有2个班级已于9月1日开学,上课地点在被鉴定为C级危房的综合楼。
对于石硖小学开学时间被推迟将近两周一事,范章隆表示不知情,“合水镇没有将问题汇报上来。”
新楼报建经二十关
南方农村报记者在石硖小学看到,两层的活动板房里,密密麻麻摆满了桌椅,有的教室有40名学生上课。一名刚下课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教室比较狭窄,光线不太好,“房顶是板材,楼上一有动静,孩子们的注意力就全被吸引过去,教学效果不好。”板房里没有电灯和风扇,地下是泥土,容易积水。
合水镇党委主管教育工作的李委员表示,石硖小学新校舍建设目前处于投资、审核阶段,今年10月开始招投标,预计2012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建新校舍需经20多道审批手续,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
村民陈强说,有关部门既然知道石硖小学教学楼是危房,为什么不早点拆,非要等到快开学时才拆?为什么事先不安排好新的上课场所?
标准提高危校增多
2007年初,广东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危改工程”),要求在当年12月底前消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根据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4月18日发布的一份通报,全省还有17个县市的危校改造没有达到验收标准。在这17个县市里,没有信宜。也就是说,在2008年4月前,信宜市已经消灭了危校。
2009年,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校安工程”。与之前的省“危改工程”相比,“校安工程”覆盖城乡,标准有所提高,更加注重校舍的抗震、防洪等功能。
记者粗略统计,2009年10月“校安工程”排查鉴定中,合水镇中小学D级危房有10栋左右。记者从省教育厅查询得知,信宜市2011年需重建5万多平方米校舍,加固2万多平方米校舍。
广东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认为,1年多时间内,合水镇冒出了多所D级危校,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地在“危改工程”中弄虚作假,“全省改造了11万栋校舍,不可能一一去复核”;二是危房检测是个动态过程,标准提高后,出现了一批新的危房。他告诉记者,每年年初,省财政下拨给信宜市751万用于“校安工程”建设,茂名市和信宜市政府则安排另一半配套资金,“省财政还会提供一批奖补资金,金额不低于上述专项资金。”
信宜市2011年加固和重建危校所需资金总计6700万元,资金缺口达4000多万元。信宜市教育局纪委书记范章隆介绍,该市将通过发动社会捐赠、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尽力筹集足够资金用于“校安工程”,“重建石硖小学教学楼的资金,主要来自保利协鑫(苏州)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协鑫阳光慈善基金会的捐款。”广东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准备出台“校安工程”责任追究办法,对出现资金等问题的负责人进行追责。
■相关链接
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A级:房屋结构安全;B级:基本满足正常使用,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C级:局部危房,不能满足正常使用;D级: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