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官宣!知名主持人到上海交大任职

2025-4-4 10:08|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6| 评论: 0|来自: 传媒圈公众号

摘要: 据“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3日,著名媒体人、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得主、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正式加盟上海交通大学,任职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丨综合自上海交通大学官微、澎湃新闻、上海女性等
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43日,著名媒体人、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得主、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正式加盟上海交通大学,任职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秦畅,原中国新闻名专栏、上海优秀媒体品牌《市民与社会》节目负责人,常年担纲重大时政主题报道。
从业30年来,秦畅始终坚守在新闻工作一线。她参与主创的节目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包括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7届上海新闻奖特别奖,第29届、第30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上海市五一新闻奖特别奖等奖项。
近年来,她不断尝试创新突破,通过丰富的全媒体报道方式刷新大众对于政务访谈的全新认识,被评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此外,她还担任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社会建设委委员,上海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
她广播职业生涯的起点,是从原北京东路2号的广播大楼开始的。
其实,秦畅的本名叫胡晓丽。播音名之所以叫,是源于她主持的第一档节目是以交通信息、交通知识和交通专业人士为主导的谈话类节目。是对所有出行的听众的美好寓意。
199311月,在刚成立不久的交通台,秦畅摸索着开始了自己的广播生涯。一个懵懵懂懂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就这样开启了每天在小黑屋2个小时没有稿子、自说自话的直播岁月,当时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肩上重担,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今日仍难以磨灭。
节目坚持做了3年,这样的直播锤炼了她临场发挥的反应能力和即兴表达的思维敏锐度。



秦畅坦言,初入职场的3年人生履历也许不值一说,没获得荣誉、没评上奖、也没有成为知名节目主持人,但恰恰是那3年大量积极主动的经验积累和责任担当,为自己的广播主持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200011日起,秦畅接棒担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政务访谈栏目《市民与社会》的主持人,每年完成250多期直播。
2019年,是秦畅与《市民与社会》相伴的第20年。
20年如一日,几乎每天做日更直播节目。支撑她长情陪伴的,是她对广播忘我的热情和不懈的坚持。
脚下有泥土,传播才更有真情。
20年长盛不衰的收听率背后,是她对节目的推陈出新,对自我的不断加压,对团队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如今,能说”“敢言已然成为秦畅在公众心中的标签。无论是对话领导,还是街头巷尾的普通市民,秦畅都亲切自然;无论是处理直播时的不可预知性,还是应对主持大型活动的复杂性,秦畅都从容不迫。
在很多人眼里,电台女主播是个光鲜耀眼的职业,也是有距离感的职业。但秦畅的内心始终离听众很近,在听众的心中她也极富亲和力。
因为我就来自他们中间。秦畅坦陈,她希望《市民与社会》节目成为传递民情民意、沟通社会各界的官民对话桥梁。
有人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有了价值观的愿景,随后就会潜移默化指导人的行动,秦畅就是这么一步步要求自己知行合一,无论是做好一份工作、主持好一档节目,还是与他人交流。
当被记者问道作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
秦畅这么回答道:谈到女性,总绕不开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话题。有意思的是,如果是换作男性,大家就不太会问类似的问题。
——我们应该为自己,也为女性群体来发声。成功是由多向度组成的。家庭幸福、孩子成长得很好,可以评价一个女性的成功。但如果谈到女性的成功,必然要谈到她的家庭,这反而是一种不平等。我更关注的是女性标兵。我理解的标兵,意味着你需要是先行者。当然也包括了试错,探索,越挫越勇。标兵,意味着引领。对岗位兢兢业业,在我看来这是好员工的基础,不值得多说了。
——所谓的标兵,不仅需要你在岗位上有作为,更需要对行业有思考,还要能带着团队齐头并进,努力去完成共同目标。



此前,秦畅的全媒体项目团队里,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90。秦畅笑言:她很享受跟年轻人一同创造价值的过程,每天都很新鲜。
她一律大胆地让年轻人有所担当,放手做事,并激励他们在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中,把事情做到极致,成就自己。
秦畅的加盟将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持续深刻变化的当下,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主动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学界与业界、理论与实践、资源与平台的深度结合,持续深化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出更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未来传媒人才。

 

 


编辑:梅镕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