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小时候,家里镜子上印着毛泽东的这句话(大意如此)。那个时候,正是个人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年代,这显然是对矛盾体。历史不是个人的历史,是全体民众的历史;历史伟绩不是个人的伟绩,而是全体民众的功绩。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是没有人认识到,而是做到这一点很难。这在电影作品中反映得也很突出。一部片子没有公映前,铺天盖地的海报,通常宣传的只有两个内容:哪些明星领衔主演的,吊起公众好奇心的剧情内容。主角,在影片没有进入我们的视线之前,已经潜移默化进我们的血液里。剩下的,只等我们去观赏了。
《建党伟业》是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专题大片,在没有亲眼目睹她的风采之前,我们同样被灌输了主角概念。一长串的明星演员单子,有点让人觉得这分明是明星开会。及至我最终看完《建党伟业》,感觉刚好相反:这分明是一部没有主角的大片。 有人说,《建党伟业》是红色电影,这不过是宣传者贴上的标签而已。准确地说,《建党伟业》是部历史大片,她撷取的是我国社会特殊转型时期的乱象。不要说我们这些历史看客很难真正全面认识清末民国初年的社会全貌,即便那些经历了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见证人,他们能认识的也不过是一个个历史碎片而已。《建党伟业》的导演,极力想全景式的展示那段历史,应该说冒了个险。如前所说,历史没有主角,电影艺术恰恰需要主角,用艺术的形式反映历史,可以突出某个历史人物,却没法让任何一个变成传统意义上的主角。不论是清宫里的人物,还是同盟会成员,以及后来的国民党的政要,还有北京大学和长沙湖南第一师范的师生,这些人物确实重要,在那个短暂的岁月里,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电影作品的最大主角,因为历史就在那里,社会的发展,无论如何都不是哪个人可以唱独角戏的。若是换成别的名称,单独为某个伟人拍摄电影,因为目标单一,主角不言自明。《建党伟业》要展示的是一个政党的诞生,虽然只有区区五十多个党员,参加建党会议的只有十三个代表,这些人也不可能个个成为影片的主角。毛泽东在建党会议上,才是个书记员,他更多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记录别人的发言。何况,在会议期间,外部环境复杂,这些新中国历史的缔造者们被便衣特务跟踪甚至搜查。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想看懂《建党伟业》并非易事。这,也许正是导演韩三平先生不满观众抱怨的原因所在。 既然艺术的创造规律要求有主题有主角,而《建党伟业》选题又如此宏大,想在两个钟头的时间里,全景式再现十几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这些历史事件根本不是阵营的,也不是一个时间的,没有高超的艺术水平,想驾驭如此庞大的历史素材确实很难。就目前我们看到的《建党伟业》而言,总算没有太让观众失望,可以给它打个及格的分数,也只能勉强及格,不能拔高。说它及格,是因为我们能透过一部《建党伟业》快速浏览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国内外的风云变幻,超常规的地点、人物和事件,能转进一部片子这个很小的集装箱内,可以看得出电影导演下了一番不小的功夫。需要值得称道的是,《建党伟业》好比一面镜子,既让我们温习了历史,又看到了现实的影子,这是它最了不起的地方,同时还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在其它历史题材的影片里,恐怕难以找到这样的东西。说虽能给它个及格的分数,这不是导演的水平问题,而是选题的问题。没有主角,事件、人物和地点,走马灯似的在变幻着,即便观众具备足够的历史常识,依然有些审美疲劳的感觉。观众累点还不算啥,关键是影响了影片的艺术水准。影视作品靠刻画事件和人物取胜,没有主角的电影,尽管每个历史人物都出现了,怎奈没法栩栩如生,没法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有些对白,虽然有新意,但因时长过短,无法让人信服论点。比如,北大课堂上,女生反对新文化,举了个“无能为力”的成语,为文言文的言简意赅辩护,胡适先生(记得是)说三个字照样行:“干不了”。对白出人意料,但这显然无法展示新文化理念的内涵。有些人物,出现得次数虽多,因为蒙太奇的剪辑,让人不甚了解。比如,蔡锷将军,在袁世凯面前玩蟋蟀;跟小凤仙道别,表达爱美人不爱江山;到日本见到孙中山,口中吐血,旋即回国指挥战斗,最终好像再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类似的人物不在少数,我们在看历史,终因历史的车轮太快,许多没有看清楚。这些不足,无不降低了《建党伟业》的艺术水准。 宏大的历史题材可以拍摄成电影,但要善于从小处着手,靠细节取胜,靠鲜明的人物形象立身。显然,《建党伟业》在这方面留下了缺憾。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若想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建党伟业》值得一看。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