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闻战线》2025年2月(下)刊发了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媒体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薛贵峰的文章《科学构建全媒体评价体系,有效提升新闻传播“四力”》,对人民日报的有关情况做了介绍,以下为原文的节选“形成动态多元的全媒体评价机制”—— ![]() 评价指标的价值不在于独特新奇,而在于真正创造价值,规范新闻生产提质升级。从这个角度来看,评价指标的建立完善,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评价不再是追随,而是引领。 评价实操过程中,人民日报初步形成报社领导批示、新闻传媒阅评、采编业务分享、大众研讨交流、专家读者反馈等多元主体、及时顺畅、要素全面的动态评价工作机制,实现评价工作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健康发展。 社领导批示点评。社领导及时在好稿、好专栏、好版面上作出批示,并上传内网和报道指挥平台,指导新闻采编与内容生产。值班总编辑每周在全媒体采前会上围绕组织策划、重点稿件、专栏版面、产品形态、传播时效、平台联动等情况,进行专业讲评。社领导还会定期组织报社好新闻、精品奖等评选,以评促建,引领新闻采编和传播发展方向。 专业部门定期自评。每周一下午,报社召开全媒体采前会。会上,新闻协调部传达上级指令,公布一周新闻传播热榜。研究部以PPT课件形式点评“报、刊、网、端、微、屏、号”等各载体传播情况,以书面《新闻传媒阅评》对重点专题、重点稿件、品牌栏目专业评析,年刊发百期以上,还在社内“金台阅评”微信群分享,形成动态评价。在每个重大报道活动结束后,采编部门也会组织参与报道的团队进行总结反思,撰写体会文章,开展业务评点。 专家学者辅导讲评。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名师来报社作辅导报告,就新闻业务话题给予悉心点拨;邀请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负责同志来报社召开调研座谈会,交流分享创新新闻报道、推进媒体融合、内参和智库建设等做法经验;与媒体同行开展双向新闻报道互评,虚心接受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确保新闻生产传播创新发展。 读者用户多维阅评。报社每年组织召开不同层级读者座谈会,选择不同地区代表来报社畅谈感受体验,发表建设性观点;不定期接待社会各界研学团体参观总编室、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等新闻生产幕后,听取改进工作的建议;开展广泛调查研究,面向全国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阅读需求和期待,并就报社事业发展具体问题,深入地方听取党政机关、重点高校、工厂企业、街道社区等社会各界的声音,作为改进提升的重要依据。 舆情机构全程测评。人民日报采编联动平台是新闻生产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集中指挥、高效协调、采编调度、信息沟通等功能,也对报社各平台和端口推送的新闻报道和文化产品实时跟踪,统计浏览阅读量、转载量、点赞、留言等互动情况,反馈传播指数,形成不间断的实时评价。同时,技术平台还对社会热点、公共舆情、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处突、消除风险隐患提供了便利,有力助推了新闻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 全媒体评价体系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将评估维度、指标、权重和方法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通过历史数据或模拟数据验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根据目标和环境变化及时更新评价指标,不断优化评价方法,才能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总之,新的评价体系建立,标志着媒体行业要在全新领域开辟发展航道,而这个航道充满未知,也有新的风险,但它充满机会与希望。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