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剧的价值在于以形象化的方式,艺术地展示史实。社会在快速发展,决定了历史剧的产量受限。特殊时期,历史剧可以被大量制造出来,这就是现实言论环境不够宽松,人们不得不借古说今。数年前,清宫戏遍地开花,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历史剧生产需要遵循双重规律:艺术性决定不能照本宣科,把历史文献朗诵给广大观众;历史题材决定了历史剧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剧情不能离谱。时下的历史剧,艺术水准如何,相信公众心中有杆秤,不说也罢。历史剧的真实性几何,想必绝大多数观众不是历史学家,看电视时不会搬着厚厚的文献资料去逐个核实每个剧情的真伪。公众普遍对于局部史实认知的有限,不等于编剧和导演就可以自由发挥。历史真实和虚构的比例,公认的说法是七分历史三分虚构。当下充斥荧屏的红色历史剧,从谍战片到战争片,还有神话片,其历史可信度如何,我们不妨先听听官方的态度。
6月14日,中央外宣办针对有关领袖人物题材或者是党史重大题材的电视剧,陈晋批评有一部分作品离开了历史背景,离开了历史真实,更多地按今天的想象来创作。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闫建琪补充道,“他们的创作人员告诉我们一个创作原则,叫‘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新京报》6月15日报道) 看上去根正苗红的“革命剧”,在专家看来竟然问题不少,这多少有点让人意外。也许有人要问,革命剧怎么也敢戏说,连《抗日奇侠》那样的“神话剧”都能遍地开花,不少电视台热播? 不顾历史真实、以戏说为能事的“革命剧”,是“血统论”的思维定势的产物。血统论,亦称身份论,在我们这里曾经掀起过一个高潮。反映社会现实,编剧要冒某些风险,有的剧作虽然拍摄出来,却也无法与公众见面。经济学的边际成本效应,决定了制片人投资影视剧时,肯定选择那些不会被否决的片子。革命剧,因为看上去很红,符合我们当下的政治美学标准,生产无风险,即便无中生有一些东西,只因“主题”没有异议,有几个遭到封杀的?“血统论”的审核制度造就了同样的编剧思维,这是革命剧早戏说的根源所在。 纯粹的血统论,并不必然导致影视剧的硬伤。题材一经确定,遇到精益求精的编剧和导演,他们追求的是影视剧艺术水准的上乘,为写好剧本,可以耗费若干年的精力去搜集文献资料,以确保剧情的历史真实。话又说回来,遇到耨写奉命编剧者,或者遇到经济动物式的编剧、导演,再好的题材也可能被糟蹋。时下的革命剧不敢说泛滥成灾,数量上过剩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历史就这么几十年,人物就那么几个,每个导演每次拍摄革命剧,都不能重复过去,你说他们不用想象和离奇去再创作历史,现实吗?革命剧一旦被这样生产,想不戏说历史都难。戏说的历史,真实度还会高吗? 没有历史责任感的应景之作,不限数量的生产,这样的“革命剧”,想不戏说都难。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