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治理学术不端,只靠“学术社死”还不够

2024-4-15 20:28|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45| 评论: 3|来自: 红星新闻

摘要: 既要让当事人“学术社死”,又要彻底斩断学术不端背后的利益链,还科研环境一片纯净蓝天

【见报稿】

治理学术不端,只靠“学术社死”还不够

2024415日星期一  红星新闻

 

若论人性的顽固,再没有比对名利的追求更为顽强的了。就连以严谨著称的学术界,恐怕也概莫能外。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2024年第一批次的学术不端行为。此次通报共涉及15所大学,累计32篇论文。其中,“985”重点高校成学术造假重灾区。江南大学成为此次通告中学术不端第一大户,累计有12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2024年、第一批次……这三个关键词,难免给人留下遐想空间:往年是否存在类似的学术不端事件?按批次通报是惯例还是2024年的创举?这样的联想一旦开始,对科研环境的担忧也就随之产生。

 

在社交媒体上,这个新闻自然成为网友议论的话题。不少网友触景生情,追问当下还有多少人能够沉下心来搞学术研究?也有网友呼吁加强对科研环境的治理力度,“学术造假既骗国家也害了学生,必须严肃处理”。

 

违背学术道德的东西,见不得阳光。对于“上榜”的当事人来说,此次通报也许意味着他们所在学校的师生名誉受累,学术期刊会把他们拉入黑名单,同行也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多重压力之下,这些“上榜”学者无异于“学术社死”。

 

科研管理部门对学术不端者公示,借助舆论制造声势,对于净化高校科研环境,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公开曝光就能杜绝学术不端,年度的批次早该逐渐减少,每次被通报人员数量也该呈下降趋势。但事实并非如此,查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可知,尽管通报学术不端行为已呈常态化之势,且每年多达三、四批次,但学术不端仍高频发生,说明通报所起到的“学术社死”震慑作用,可能也是有限的。

 

“学术社死”或只是当事人的暂时性休克状态,一旦时过境迁,弄虚作假的不端行为可能再次上演。网络舆论的记忆是阶段性的,随着新的热议事件“顶岗”,不论什么领域的“社死”,也许都有“苏醒”的可能。

 

而寄希望于一次“学术社死”就彻底改变当事人的惯性思维,恐怕也不现实。学术不端屡见不鲜,与弄虚作假者的惯性思维有关,也与不当获利的巨大诱惑分不开。从通报的情况看,一所高校中的学术不端“惯犯”在数量上极少,但一个人多次造假的频率颇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弄虚作假成了一个人的思维惯势,一旦环境允许,只要“利益”够大,这样的学者可能还会重操旧业。

 

曝光,只是净化科研环境的辅助性手段,真正的学术治理还在于追究法律责任。遗憾的是,现在对学术不端的治理,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司法机关并未实现“同频共振”,这并不利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综合系统治理。

 

净化科研环境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科研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科研声誉,基于国家利益等考虑,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既要让当事人“学术社死”,又要彻底斩断学术不端背后的利益链,还科研环境一片纯净蓝天。

 

来源:红星新闻

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404/635afaeb22177bababb62878e3aa00fe.html?fromUdid=4F19F19F-AAF1-4AA1-9436-5FB351416109

 

【原稿】

净化科研环境,只靠“学术社死”还不够

刘海明

网络流行语受欢迎,在于这样的语言根植于社会生活,并富有哲理。就拿“打不死的小强”来说,这个流行语的本意就是从蟑螂的难以根除,揭示了人性顽固的一面。若论人性的顽固,再没有比对名利的追求更为顽强的了。就连以严谨著称的学术界,恐怕也概莫能外。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2024年第一批次的学术不端行为。此次通报共涉及15所大学,累计32篇论文。其中,“985”重点高校成学术造假重灾区。江南大学成为此次通告中学术不端第一大户,累计有12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界面新闻414日报道)

学术不端、2024年、第一批次……这三个关键词,难免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即便跟学术圈没有交集的人看了,也会本能联想到:往年可否存在类似的学术不端事件?按批次通报是惯例还是2024年的创举?这样的联想一旦开始,对科研环境的担忧随之产生。

有类似感受的人并不在少数。在社交媒体上,这个新闻自然成为网友议论的话题。

不少网友触景生情,想知道当年还有多少学者甘于寂寞,潜心学术。“人们除不痛恨假牙、假发假肢外,没有不痛恨的,可又很无奈,因为存在制造假的土壤,又有对假的需求。”“当下还有几个能够沉下心来搞学术研究?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只要数量,只要马上变现。”

也有网友出于对学术造假的痛恨,呼吁加强对科研环境的治理力度。“为何‘假’出不穷?皆因‘假利’颇丰,终因打‘假’假打,出假成本低所至。”“学术造假是既骗国家也害了学生,必须严肃处理。”“应当是一经发现,其学术生涯立即终结。这一点要和国际接轨。”

违背学术道德的东西,也最见不得阳光。对于通报中“上榜”的当事人来说,意味着他们所在学校的师生名誉受累,学术期刊会把他们拉入黑名单,同行也会投以鄙视的眼光。三重压力同时袭来,让这些“上榜”学者进入“学术社死”状态。

科研管理部门借助媒体制造舆论声势,对于净化我国的科研环境,确实很有促进作用。经验事实表明,如果公开曝光就能杜绝学术不端,年度的批次早该逐渐减少,每次披露的人员也该呈现下降趋势。如果数据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通报制造的“学术社死”作用有限。

净化科研环境,“学术社死”只是当事人的暂时休克状态,一旦时过境迁,弄虚作假的不端行为可能再次上演。网络舆论的记忆是阶段性的,据说这样的记忆只有一周的时间。随着新的舆论事件“顶岗”,不论什么领域的“社死”,都有“苏醒”的可能。不彻底改造当事人的造假可能,从“休克”中苏醒过来的人可能金盆洗手不?

净化科研环境,“学术社死”无法改变当事人的惯性思维。学术不端屡见不鲜,与弄虚作假者的惯性思维有关。从通报的情况看,一家高校中的学术不端“惯犯”在数量上极少,但一个人多次造假的频率颇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弄虚作假成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让他把求真务实当作思维习惯是何等困难。一旦环境允许,这样的学者还可能重操旧业。

净化科研环境,“学术社死”与行业退出的平行宇宙状态。曝光只是净化科研环境的辅助性手段,真正的学术治理还在于通过追究法律责任。遗憾的是,现在对学术不端的容忍度,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司法机关并未实现“同频共振”,而是分别处于不同的空间。这样的“平行宇宙”状态,造成的是科研环境治理方的“老死不相往来”。

任何一起学术不端的背后,必然存在多方的利益考量。净化科研环境关系我国未来的科研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科研声誉。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既要先让当事方“学术社死”,继而彻底斩断学术不端背后的利益链,换科研环境一片真正的蓝天。

 

事实链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240414A03UVS00?shareto=wx&devid=4A88F127-749B-4F62-96A5-C1F900235E39&qimei=589a5b13937a6d3e24ec9683000015715708&qs_signature=000201550403fe7dae64c27800023f8600a3b624017cfaf701115ed7424fc3d13175eac578652822eee4b2f80000000000000000&appver=17.2.1_qqnews_7.3.20

编辑:李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海明 2024-4-16 23:57
治理学术不端,只靠“学术社死”还不够
2024-04-15 20:34 腾讯新闻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5A09IJV00
引用 刘海明 2024-4-16 23:56
治理学术不端,只靠“学术社死”还不够
2024-04-16 14:28 中工网: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16/8223747.shtml
引用 刘海明 2024-4-16 23:54
治理学术不端,只靠“学术社死”还不够
2024年04月15日 20:34 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4-15/doc-inarxkxs2464515.shtml

查看全部评论(3)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