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龙年正月初三,知名媒体人、资深财经作家、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原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张志勇去世,享年61岁。家属在张志勇微信朋友圈发出讣告。 中华工商时报是全国工商联机关报,张志勇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和民营企业打交道,这为他长期致力于民营经济史和企业发展史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张志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民营企业40年》、《中国往事30年——揭幕民营经济中国式进程》、《有产者启示录》、《改革中国——来自传媒的力量》等。 去世前几个月,张志勇还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了文章,题为《争当有产者》。以下为内容节选——
1981年,年广久开始雇工炒瓜子,最初雇了4个帮手,发展到1984年,年广久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103人,加上他儿子开的分店雇工达140多人,年广久早已成为名扬在外的百万富翁。这在当时引起了震动,针对各方的担心,邓小平在1984年的中顾委会上明确地说:“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你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我个人始终认为,这些早已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东西,就无须再去证明,对待这些问题,必须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争论”“不折腾”,同样符合社会大众朴素的政治感情,大家知道,争论不起,折腾不起,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折腾下去,我们不仅错失发展机会,同样会让已拥有的财富消失殆尽。 多年前,张志勇还曾在中华工商时报发表过题为《国退民进》的署名文章,一些内容至今仍令人回味。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827/00003433113.shtml
“国退民进”在1998年全面推进。到1998年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共创总产值5853.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2%;实现营业收入532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92%。
在1998年的“两会”期间,3月7日,《中华工商时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发表了全国政协委员胡德平的文章,《没有不准出生的人——非公有制经济随想》。在这篇短文里,胡德平说:“各类企业对于市场经济来说,都有生的权利,没有不准出生的人。市场对兴办各类企业也不应搞计划生育,没有多生超生的问题,一切公民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申办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工商管理部门都会批准它出生的。”
这是继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论述后,胡德平以人性化的角度来解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文章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这一短文的发表,很快在社会各界产生极大的反响。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起共鸣。 3月19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在闭幕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刚刚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说:“这次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镕基这段充满激情的讲话,无不提振了中国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对张志勇的书,中华工商时报曾发表过文章《三个解放成就了民营经济 ——读张志勇的<民营企业40年>》。
http://www.cbt.com.cn/sp/sbps/201903/t20190322_118068.html 文章写到:“是什么形成了历史的合力?通读张志勇的《民营企业40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思想解放、人的解放、私的解放,有了这三个解放,才有了民营经济的40年。” 来源:转型Media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CGkMDsgwCdZCZ_2ml67jQ 编辑:徐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