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记者参加培训,最后一天竟充满“火药味”…… 我在现场 | 记者参加培训,最后一天竟充满“火药味”…… 本文作者:赵汉青 (一) 12月8日,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第一教学楼1楼1号教室里,气氛有些紧张。 这一切,是因为这节课上,老师正在对学员的作品一一点评。这些作品,本来是各位学员的“得意之作”。 “开封城墙是中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仅次于南京城墙,目前仅贯通约6公里,为什么剩下的没有贯通?写明白了吗?” “汴绣制作周期长,多久能收回成本?绣娘学不会怎么办?作为记者这些问题应该想到啊!” “州桥遗址抽水抽了多少年?多少立方?水去哪了?了解了吗?” “采访对象为什么不跟你聊?因为你们没有回应。” …… 教室里,老师连串发问,我们的作品几乎“全军覆没”——2个小时的点评和讲解,让我感慨良多,思绪不禁回到几天前。 (二) 12月4日下午,报到后,我第一时间便拿着相机往学院西北角走,在焦桐树下沉思良久。 他是谁?为什么能让老百姓思之念之、敬之爱之? 做新闻久了,对“焦裕禄”“泡桐树”“兰考”等字眼再熟悉不过,但来兰考,还是心潮澎湃。 我想起了一个人,我的大学同学柳森。他现在广东工作,同学们都知道他一直以焦裕禄为榜样,想来兰考看看,却一直未能成行。 我在电话里说:“我来兰考了,正走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里,泡桐成荫,心情很是激动。” “好好学习,机会难得啊兄弟。百姓谁不爱好官?咱作为记者,要像穆青老师一样,多多挖掘报道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人。” (三) 来之前,我对穆青知之甚少。穆青同志的事迹,让我大为震撼。 12月5日下午,参加此次培训的近70名青年骨干记者走进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参观“学习穆青、增强‘四力’主题展”。在展览现场,“勿忘人民”四个大字,仿佛穿越时空,振聋发聩,久久回响。 何谓“勿忘人民”?那就是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就是要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正如穆青同志所言:“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是立场问题,人生观问题。这是记者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穆青同志的一生,都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息息相通。他的采访和写作,他的喜悦、愤怒、笑声和泪水,以及不竭的激情都源于此。秉笔直书,为民立言。 我注意到,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中,“亲民爱民”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这让我不禁想起穆青同志在多个场合提到的“勿忘人民”新闻理念。 “亲民爱民”和“勿忘人民”,伟大的焦裕禄精神和穆青同志的新闻理念都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这决不是巧合。 (四) 4天,讲座、参观、调查、研讨,行程满满,如沐春风。我对“记者”二字以及新闻采编业务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要写出好的新闻报道,除了积极践行以“亲民爱民”为基础的焦裕禄精神以及穆青同志“勿忘人民”的新闻理念,还需要具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通过他们的授课,我不仅学到了调查研究、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更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三个问题:怎样成为一名合格记者?应该写出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我们的新闻作品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记者?首先要学会聆听。采访容易,聆听很难。正如老师反复强调的那样:“提问过于宽泛,受访者不懂你的需要,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细节。” 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聆听者,就要与受访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开展“人与人”的交流,用脑、用心、用情。 其次,应该写出什么样的报道?答案就是:以小切口反映大变化。老师在专题报告中讲到,新闻写作不一定就是唱高调,小切口也可以反映大变化,身入才能情入,切口小、主题大,才更容易传播。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是新闻作品应该达到的社会效果。正如老师所言,由于西方国家对我们战略上围堵、发展上牵制、形象上丑化,我们的作品就更应该有底气、有骨气、有志气,反对文化“娘娘腔”,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展形象,就是要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我相信,只要心中有人民,脑肯想、脚肯走、耳能听、手能写,不断增强“四力”,就能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闻作品。 来源: 中国记协 (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ExWSmtDrFYW5rIRU92pGw 编辑:秦克峰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