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颜宁之问,舆论喧哗为哪般? 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处写道:“唯有头上的星空,还有心中的道德律,越思考越敬畏。”从此,“仰望星空”被有学术追求者视作箴言,传诵至今。“仰望星空”需要探索宇宙奥秘,揭示真理,生产知识,这离不开有远大的学术抱负。延续学术抱负的重任,落在学人身上。学术理想不常有,这样的可塑之才多在博士生招生遴选阶段,由学术伯乐来发现。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颜宁披露自己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她问考生:假如10年后你在学术方面已经功成名就,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颜宁感慨多数考生有些茫然,未发现一个让她眼前一亮的回答。 在研究生面试环节,一个充满学术理想的问题,能收获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这是多少导师所希冀的,也是多少导师经常感到失望的经历。颜宁的感慨,被媒体称作“颜宁之问”。这样的问题,验证了学术苗子可遇而不可求的规律。 颜宁之问,本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道出了对真理和知识的尊重和献身学术的精神。只有真正热爱学术,愿意以学术为业,甘心毕生醉心于学术的人,才能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在内心为自己规划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以后的学术目标。 面对颜宁之问,现场的考生无法对答如流并不奇怪。毕竟,作为硕士阶段的学子,暂时还没有能力思考自己未来的独立学术之路。颜宁式的期待,更多是对学术知音的渴求,感到失望是常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以她现在的科研平台和学术实力,早晚会有令她眼前一亮的弟子出现。 面对颜宁之问,真正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舆论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在不懂颜宁烦恼的网友眼里,这样的问题好像过于不食人间烟火,有网友甚至认为,提出这般不急功近利的问题,有点“何不食肉糜”了。若颜宁看到舆论场的众声喧哗,可能会更加失望。而这样的喧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部分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让学术理想在更多的年轻学子身上发光发热,需要舆论场的呵护,面对他人的理想,我们要懂得学会尊重,别让喧哗的声音成了追求学术理想的干扰项。 面对颜宁之问,我们需要善待真诚的理想之声,期待颜宁的开放式提问,唤起更多有志于献身科学的年轻学子重拾追求学术的那股冲劲,让“颜宁们”在学术道路上多点知音,为中国的学术进步培养更多的有生力量。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