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再说跪地求水:真要对治沙人,单方倒查20年?

2023-4-5 23:40|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41| 评论: 0|来自: 韩青说书

摘要: 本来不想再提孙国友跪地求水一事的,说多了,自己都觉得烦。这两天写了一半的治沙英雄王有德的稿件,还尽量刻意规避孙国友一事的影响。但看到中国新闻周刊的最新报道,还是忍不住得说道说道。和他们的上一篇报道相比 ...
本来不想再提孙国友跪地求水一事的,说多了,自己都觉得烦。
这两天写了一半的治沙英雄王有德的稿件,还尽量刻意规避孙国友一事的影响。
但看到中国新闻周刊的最新报道,还是忍不住得说道说道。
和他们的上一篇报道相比,这篇报道的倾向性太强了,明显偏袒一方,尤其标题和结尾。
煤矿断水没怎么问,调查出孙国友的一堆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没有真正深入进去。
作为媒体人出身,本不该盯着同行作品挑三拣四,但这个作品也有些太过分,欺负人家老孙没有话语权,不好公开论辩,用一团乱麻的东西编了个草帽,扣在了老孙头上。
我只能捏着鼻子试着梳理一下,将这团乱麻还原成几条线。
报道中罗列的孙国友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一是没交土地使用费、没办土地使用证。
报道中提到,2003年承包,一亩地一块,一年一万。
2004年国土局又说,要备案交土地使用费,每平0.28元,一亩就是180。
如果每年都交,每年就是180万。
这可是2004年。
180万是什么概念?可以在北京买三套房子,在郑州买六套房子。
村干部马红旗(化名)还很意外,“你这个老板来投资,居然没钱交土地使用费?!”
你换一个人交交试试,一万亩荒沙地,一年效益能有多少,这是招商还是杀猪呢?
记者既然问到了,为什么不能算算这笔总账?问问其他人承包的都是多少钱?
何况,网上流传的土地承包合同,一亩地一块钱,明确包含了承包费、土地使用费在内。
如果村镇真的这么在理,孙国友只在03年到05年交过,为什么村镇一直未将土地收回?
反倒等煤矿来了之后,因为占地赔偿孙国友700多万?
记者大量引用马红旗,为什么不追问一下?
第二个问题,说的是电厂在孙国友承包地块倾倒灰渣的问题。据说,倒一车1500元。
这件事是板上钉钉的。
孙国友一家也承认这件事,只是都否认了孙国友的知晓。关键看对环境产生多大影响,看是否在承包合同的许可范围之内。
老孙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说了,欢迎专家过来评估,依法依规处理。
所以,既然问到了,也可以再问问相关环保专家和法律专家,问问当地环境部门、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这样的事情,一般怎样处理。
报道提到,马家滩周围有多家电厂。这些电厂一般会出钱,叫人把废灰拉去想办法倒掉。
那周边电厂每年产生的废灰量是多少,他们往常都埋到了哪里?
是只埋到了孙国友承包的地块,还是其他地方也有填埋,是否合乎相关处理规范?
以郑州来说,我曾在周边看到过垃圾填埋场,上边挂着牌子,一车又一车的垃圾运进去,掩埋进丘陵地带的深沟里。
那在灵武当地,有没有这样专门的灰渣处理场地,就像马家滩村南因煤矿废水成湖的洼地。
第三,说的是孙国友植树种沙成果有限。
20年种了600亩,其间多年不在当地。
只看这些数字,当然有助于把孙国友拉下治沙英雄的“圣坛”,但是,还要看到数字背后。
首先,600亩的体量在当地算是什么水平,要和周边的绿化比较。
如果周边都是绿树成荫,就孙国友承包这块像块疮疤,那他真就配不上治沙英雄的称号。
但如果其他村民承包的地块,也和孙国友这边的荒沙地类似,那就说明当地确实很难种树。
不能以植树多少,衡量一个人是否治沙英雄。能在沙土里讨生活,就已经称得上是英雄。
其次,还要看没有全部种上的原因是什么,是种了没活,还是没水种树,或是无心种树。
如果他年年都在种树,只是种了没活,而其他村民种的都活了,那就可以说他技术不够,或者管理不善,当然,他如果是在做栽培试验,像王有德那样,那就是另一回事。
如果是没水种树,那就牵涉到煤矿供水。
七八年前就做出了供水承诺,一推再推,管道也挖好了,等人家树苗买好了,突然说水质不行,这才有了跪地求水。
这样来看,中间十多年没有种树的这个锅,是不是不能甩到老孙这边?
再说无心种树。如果真的无心种树,那他当年承包这一万亩荒沙地干啥?只是钱多了烧的?对于当年身家千万的老孙来说,承包费虽然不算多,但每年买树种树不也得投入?
如果真的无心种树,那他为何非要签订供水协议,和煤矿搞好关系,多接点工程不皆大欢喜?而且,为啥煤矿一说今年供水,他就赶紧买了这些树苗?
至于中间几年不在这里,有没有想过,是不是他签订了承包合同,却办不下土地使用证来?明明合同中每亩一元包括了土地使用费,却另外需要每年缴纳180万元,为此寒了心?
既然铁了心,要对孙国友倒查二十年,那何不梳理出来一个时间表,将孙国友一家在不在林场、干了些啥以及原因都呈现出来?
这不比只强调孙国友不在林场的时间段,显得更加客观,更加中立?
第四个问题,关于媒体报道的伦理问题。
以上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苛求一篇报道,一篇评论,就得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
谁都可能有纰漏,报道可能会有失真的地方,评论也会有片面的地方,有出错的地方。
不同媒体、不同作者从多个角度报道、解析,才能立体的还原真相,形成意见市场。
之所以提出质疑,是因为就单篇报道而言,觉得他们明明可以做到的,却没有做到。
我没做过调查记者,都能提出这些追问,我相信,他们经验比我更丰富,能力比我更出众。
有人会说,这么多意见,为啥自己不去?既无职务,又无经费,只能敲敲键盘,略尽绵力。

我对新闻伦理的理解,求真、求善、求美。
在求真上,可以有说不出的真话,但能说的,还是可以说出来。
在求善上,一是对底层人物多一些体谅,多一些温存,二是可以尽量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非激化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求美上,是我比较欠缺的一点,受困于个人形象,不得其门。
当然,这只是个人理解,社会的万千分之一。
只是想说明质疑的原因,没有任何个人恩怨,而是出于一丁点的公心和不忍,也没眼看稿件下边的评论区,引导出什么样的风气。
第五,对孙国友的评价,的确让人五味杂陈。
他不是一个埋头治沙、甘愿付出的傻老头,而是维权路上敢和诸多部门打官司的犟老头。
虽然他在我心中仍是治沙英雄,属于舍身求法的那种,但不少人已经认定了他是生意人。
我想说的是,不能把英雄的标准定的太高,推上神坛,那样,就只能仰望,不能学习。
慈济的证严法师就主张,“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把每一位志工都当成菩萨看待。这样,才有了慈济事业的发展壮大。
何况,佛心自观,看别人是阿弥陀佛,自己也能顿悟成佛。
也可以不用细究动机,倒查多年,只要治沙就可以了,只要行善就可以了,不必苛求完美,要求任何人都没有私心。
行善的标准定得太高,就离普通人越来越远。
就比如,河南720洪灾,鸿星尔克第一时间宣布捐赠5000万。
绝大多数人都在叫好,但也有些人质疑,你捐的是物资,不是现金,按照的是标价计算,不是按照成本价、促销价计算。
何必来的?人家能捐就不错了。
反正我一个河南人很感恩,还作为壹基金志愿者,去给几个重灾村运送发放了一批。
村民感念,自己可舍不得买这么贵的鞋子。
还非要计较孙国友的是万亩林场,还是只种了六百亩,而且只看结果,不问原因。
可我们现在拍照、拍视频,有几个人不加滤镜、不开美颜?前媒体人陈涛开直播,不也是把高光的前南方周末记者当成人设标签?
生活不易,何必非要较真他有没有最终转正,有没有干足26个月?毛乌素是沙漠还是沙地?
要觉得老孙种的不够好,不够多,可以作为志愿者,前往体验支援,补足这一万亩。
我就揣着这份心,想着等天气转暖了,去他的农场体验一下,再看看其他英雄的治沙实践。
平常提起沙漠,人们想到的是塔克拉玛干,是阿拉善的月亮湖、英雄会和蚂蚁森林,现在是老孙在视频平台的突然崛起,将毛乌素引入了公众视野,让更多人对植树种沙有了兴趣。
老孙应该是没拿一分宣传经费,风头,一下盖过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局。
当地本来也可以乘着这股东风,做好接待游客准备,搞搞沙漠生态旅游,直播卖卖特产,规划沙漠治理游学路线,顺便宣传一下宁夏的治沙成就、历史古迹,可谓是天赐的良机。
如果真要单方面倒查20年,我相信老孙也没有法律上大的问题,毕竟他起诉过多个部委,和煤矿纷争多年,如果真有法律上的硬伤,估计早无立锥之地。
倒查20年,一些看客会觉得解气,但很多人也会倒吸一口凉气,怀疑优化营商环境的诚意。
如果孙国友高调治沙不行,这么懂法都最终离去,那其他人,是不是也会保持距离?
所以,何必非要分个输赢,搞得一地鸡毛,灰头土脸,引起不必要的对立?
在利他中实现自利,在治沙中实现致富,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不是皆大欢喜,宁夏和全国人民的福气?
这所需要的,只是煤矿履行供水协议,或者赔偿相应损失,很快就能解决。
心态上,稍微切换一下,允许治沙的人、行善的人,也可以有些自己的小伎俩、小心机。
哪怕老孙名利双收,又是什么坏事呢?当地其他民众、治沙英雄,不也一样可以?
言尽于此,就当劝架,尽了一份力。
写完这几篇评议稿子,其中几家还是原来特别尊敬、特想效力的媒体,我怕是很难再在媒体谋到一份工作了,只能叹一口气,随他去。
相关链接:
韩青,公益人,“生活禅”工作室主理人。

行善,是最好的修行,修行,能更好的行善。
2023年,走访50家寺庙,探究50家公益。


编辑:邓秋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