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次正式出版全年合订本 《新京报·书评周刊》去年曾推出限量版的合订本,结果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书友都没能买到。还有书友甚至特意跑到去年的图书市集现场购买,可惜还是无货。
于是,书评君陆续收到不少书友在评论区留言,询(cui)问(geng)合订本的制作进度。
今年春天,我们如约而来!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次正式出版全年合订本,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40余期深度专题;
·74份,逾50000字的各界学者思想与阅读图谱;
·100余本新书深度解读;
·100余位大咖作者撰文;
·200余篇深度精品文章;
·300余页原刊,保留报纸版式设计的原样呈现。 你将从中看到过去一年间发生在国内外文化圈的前沿讨论,与各界专家学者一道,铭刻那些共同的思考与追问。
00余页原刊,
40余期深度专题爬梳
在这里,
留存有最深刻的纪念
过去的2022年无疑是充满纪念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是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逝世60周年,其对于“社会学想象力”的思考余音绕梁,在不同学科探索发展新路的今天仍具参考意义。
这一年,是作家罗伯特·穆齐尔逝世80周年,他曾和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并称,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抵达的高度的证明,但穆齐尔无疑是其中被阅读和讨论最少的那一个。
这一年,是作家沈从文诞辰120周年,我们追忆一位文学家的前半生,亦追忆一位文物研究者的后半生。
这一年,也是大洋彼岸的艺术家爱德华·霍珀诞辰140周年,在色彩的迷离中,我们得以窥见都市中产的孤独境遇。
在这里,
保留下最本真的思辨
我们曾再度走近严复,尝试复原“被分成两半”的他;重读康德,寻求心灵的解放;认识一位格格不入的世界公民霍布斯鲍姆……
我们也曾直面一个个现实议题。探讨日益理智化的社会科学如何处理绕不开的情感面向;聚焦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中国家庭生活的深刻变化;剖析包括国家话语、商品化趋势以及日常生活变革在内的现代性因素,如何步步影响了母亲哺育方式的选择;也复盘过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畅销书之路。每一个看似宏大的议题背后,无不与身处其中的个体息息相关。它们记录下过去一年中,我们对于个体意义的再发掘与永恒的敬畏。
在这里,
既探讨前沿热点,也追怀往昔时间
2022年10月,来自法国的作家安妮·埃尔诺一举摘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当周推出报纸专题《揭示记忆的根源》,共同走近这位可能在国内有些小众,但在欧洲绝对算不上冷门的新晋诺奖得主。
我们也重寻过儿时连环画的记忆,在春日里记录寻找花迹的地图,在各地面食的烟火气中品味人间,在新式饮茶的诸种方式中与传统汇合,也在不同年龄段人的书架前拼凑童年的阅读轨迹。
来源:编前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VntRI_FudBHnnujnLMKWA
编辑:屈妍君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