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30日。我们带着深情与惋惜跟最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告别:《绵阳晚报》纸质版今天是最后一期。这份陪伴了您22年的报纸,结束了都市报的历史使命,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休刊。 22年,7747期。一部晚报的报史,也是一篇浓缩的绵阳发展史。22年融入城市血脉的记录与书写,绵阳晚报与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回首7000多个日夜,晚报一直致力于做市民的贴心朋友,“读晚报、用晚报、有事找晚报”是22年来不变的办报宗旨。或许您还记得:那张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的摄影作品《敬礼娃娃》,那是晚报记者第一时间挺进北川重灾区拍摄的;拯救余博文报道,12天募捐了35万元,我们共同写下这座城市爱的奇迹;晚报“激情社区大家唱”,与20多万社区老百姓的倾情互动;连续数年的“感动缩阳”人物评选活动......一张晚报,每天准“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五百万绵阳市民生活中的“精神粮食”。 创刊以来,《救援!救援!千军万马进发北川》等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关键时刻,总理和绵阳人民在一起》《123个公章盖不起一座公厕》等500余篇作品获得四川新闻奖、赵超构奖。 一份晚报,一杯清茶,开启一天的美好。22年追逐新闻,晚报人始终奔跑在路上,每天清晨与您相遇在白纸黑字之间,我们为绵阳发展鼓劲,为社会正义呐减,我们上情下达,回应关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晚报记者! 七千展昏,甘载风华。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播方式和途径不断改变,舆论信息场被重构,我们和全国都市报同行一样,陷入了纸媒的“冰河纪”。面临困境,我们有过彷徨无奈,但更多的是艰难转型、谋求“破壁”。在一次次的突围中,在报社的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重生之路:重构。这张报纸或许即将撕去最后一页日历,但新闻还在,我们,也还在。 转身,并不是离别,只是下一个重逢的开始;挥手,不只是告别,更是为了下一站再见。在绵阳日报社旗下的客户端、微信微博、短视频、手机报等众多新媒体产品中,您都会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和身影。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新媒体的赛道上继续前行! 岁月静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夏日、秋月、冬雪。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就陪您到2022年的岁末。我们相信,走过冬天,就会遇见春天。 当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我们依然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就在这个元旦,我们的《绵阳观察》手机新闻客户端就将全新升级为《涪江观察》晚报和晚报人,将在这里与您重遇。 我们不会停下来,因为新闻永远在路上! 本报编辑部 2022年12月30日
编辑:邓秋雨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