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是一项引人向善的事业,因为向善,需要告诫受教育者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有的时候,假若孩子按照所教导的诚实原则为人处世,结果反而充满了戏剧性。比如,“皇帝新装”中那个孩子的诚实演绎出一段传世的童话故事。嘴上的诚实与行为的“虚实结合”,这样的教育悖论,让诚实成为难得的一项功德。这样的功德虽然苦涩,却也弥足珍贵。 近日,江西交通系统国企员工周劼的“奇葩朋友圈”在网络热传,周劼微信朋友圈炫富事件持续发酵。 随着周劼朋友圈系列截图的广泛传播,不少网友觉得这是因炫富而“坑爹”的典型案例。从表面上看,类似这样的“坑爹”小冤家并不少见,每次遇到,事主总能将爹娘置于网络舆论的漩涡,使其饱受舆论责难。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坑爹”显然属于不孝之举。每次坑爹事件中,父辈们被“怜悯”、子女们被质疑,似乎也算情有可原。而倘若父辈失德,子女不孝有时反倒可以反向教育父辈,这样的“坑爹”也是互为因果,不足怜悯。 从周劼朋友圈晒出的信息来看,周父及其弟兄、同僚的所作所为,显然有悖于职业伦理,周劼以非虚构写作的笔法,图文并茂地呈现出一幅非正常的奢华生活长画卷。假若不是他几年来“笔耕不辍”连续“报道”,公众或许难以了解富人生活的真实景观;正是有了这位业余“非虚构写作家”自然主义式的神来之笔,才让许多人看到了某夜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朋友圈的炫富具有社会认知的特殊“功德”,这样的功德属于康德所说的“苦涩的功德”:“亦即对于他人的真正福祉来说,即便他人没有认出它就是福祉,毕竟也促成它。”这样的“功德”因为“苦涩”伴随着更多的舆论争议。也许,“苦涩的功德”贡献者未必满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就客观效果看,这样的“功德”却有着特殊的正向作用,不经意间对促进社会道德的完善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周劼朋友圈炫富,这样的“苦涩的功德”在于营造出空前活跃的舆论剧场效应。舆论场从来不会沉寂,但舆论场的沸腾却需要特殊的引线。何种引线可以点燃舆论场?再没有比明显失德的事件更容易激发公众的集体道德情感了。朋友圈炫富的大有人在,能以年为时间单位孜孜不倦地炫富,起码得有可以炫耀的“家底”,周劼这样的“家底”,绝非每个炫富者都能比得上的。如果说“父亲的副局长没问题了”会让局长级公子们一笑而过,“喝20万一斤的白毫银针”让首富公子觉得不算稀奇,“每晚都有赶不完的饭局,且经常与各级领导打交道”,也可能让某些权势者觉得这就是“生活”,但这样的元素叠加在一起,并且是一个初出茅庐者以“连续剧”的方式直播,这样的“非虚构写作家”的故事在网络舆论场就没法不沸腾了。 这样的舆论剧场效应越强烈,越让人看到职业道德缺失的可怕。没有他的“报道”,许多人无法直观到如此“精彩”的场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苦涩的功德”其善非小也。 朋友圈炫富,这样的“苦涩的功德”在于塑造出有啥说啥的超级顽童形象。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也在按照自己的尺度塑造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人们有时可能需要言不由衷地跟人交流。诚实做人,需要从坦诚说话做起。坦诚,需要有勇气说出其他人想说、但碍于舆论压力却不敢说出的东西。也许,周劼无意识中以顽童的身份,道出了他那个圈子里太多人想炫耀却没有勇气炫耀的“日常生活”。 所谓“童言无忌”,一个顽童,不论幼小、年轻还是年迈,他们可以用另一种“童真”来说出成年人无法表达的信息,这样的“顽童”给世人打开了一扇无法观展的世界图景。假如没有周劼们的“孩子气”,我们对社会的认知将失去许多生动的素材。在这方面,从2011年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开始,到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间江西某在沪官员儿媳的“炫菜”,再到现在的周劼夸父,正是这样的“顽童”们前赴后继,让公众有机会看到了权力与家族的千丝万缕关系,每一个“入镜”的配角背后都给公众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或许,正是由于“顽童”们的心智“不成熟”,许多原本“藏着掖着”的灰色生活得以“大放异彩”。应该说,这类“苦涩的功德”多亏了他们的“倾情奉献”。 社会生活不会一片光明,灰色或阴暗的生活更需要道德阳光的普照,将反道德之事置于公共生活舞台的屏幕上,让更多的人看到脱离道德轨道的潜在危害。社交媒体为书写个人生活提供了可能,每个人都可以用非虚构的方式记录各自的历史。如果说记录正能量或者岁月静好贡献的是一种惬意的功德,那么,周劼们为社会上的这堂“反道德公开课”虽然苦涩,但这样的公开课的“功德”也自有其价值。 来源:北京青年报 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22-07/31/content_402328.htm?div=-1 编辑:张铭麟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