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空间元素格外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满足于在私人空间里自由活动。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居室之外,一个楼道甚至对门邻居之间,平时互不往来的现象比较普遍。理想的邻里关系是相互尊重、互不干扰,而邻里间的互不干扰,这样的最低道德要求也经常遇到挑战。邻里间互不来往的只是身体的各自安好,某位邻人夜半高分贝的引吭高歌或者激情弹奏,很快就把看似中断联系的邻里关系重新“衔接”起来。导致邻里关系紧张远不止刺耳的声音,也包括公共空间的不期而遇,比如,一个邻人遛狗不拴绳子,就足以加剧邻里关系的紧张。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私人空间,邻里之间也不是每家人关上门就可以相安无事的。邻里如何相处,从古至今都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这也是“远亲不如近邻”常被不少人挂在嘴边的原因。把邻居当作亲人,这是古人悟出的为邻之道。按照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血缘之爱被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我们必须爱自己,也爱自己的亲人,哪怕亲人远在天涯,牵挂也是寄托爱意的方式。然而,这样的远距离道德实践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将近邻当作亲人来对待,培养邻人之爱,这样的近距离道德实践更为重要。当我们忽视了这样的近邻关爱,就该反思我们在道德层面是否缺失了什么。 邻人并非仅仅是对门邻居,也并非只是楼道的近邻,也包括小区周边的居民和单位。远距离的邻人关系又该如何相处?应该承认,这个问题经常被忽略了。一个社区周边的环境如何,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幸福。跟社区接壤的机构和个人的活动,都是构成周边环境的因素之一。个人原因造成的扰邻问题,因为责任主体明确,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如果是机构原因导致的众邻不安,协调起来就麻烦许多。最近发生在长沙的比亚迪事件,就是远距离邻人关系紧张的新例证——因为这家企业气体排放被附近的居民在网络吐槽,当地政府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比亚迪的这个事情,让我们想起《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邻里关系,不论是近邻还是远邻,不论是自然人之间的邻里关系,还是自然人跟法人之间的“邻里关系”,彼此要和睦相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站在邻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邻相处,并不存在所谓的先来后到,好像先来的可以给后来的邻人定立规矩,不论这样的规矩是否合乎情理,后来者必须服从这样的规矩;反过来,后来者也不能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打破一个社区的秩序平衡。 相互尊重,这是一种道德实践,需要将这样的实践引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不愿意休息时间被刺耳的声音侵扰,不希望在社区或者街上被犬类侵扰,就应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看看自己可否有这样的“己所不欲”之事。只有经常替邻人着想,我们的生活才是道德的生活,才配享有邻人对我们的尊敬。 同样,作为机构的管理者,也应当替机构内外的人们——“亲人”和邻人着想,以免因为机构的活动殃及员工(“亲人”)和邻人(周边的居民)。道德实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活动时,真正做到心里装着他人,当我们不愿意这样对待自己的亲人时,也不要如此对待自己的邻人,包括周边的邻人。当我们把近邻和远邻都作为“亲人”相待,才称得上尽到了善待邻人的义务。相反,如果我们心里无人,自己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邻人可能就要学当年“择邻处”的孟母,远离我们而去。 从近邻到远邻,不因为距离的远近而有亲疏之感,这是维系良好邻里关系的关键。把邻人当作自己、当作亲人相待,需要每个人怀有基本的道德情感。具备道德情感的人,他们看到的人和物就没了距离感,因为良心这个道德法官在不断提醒自己,尊重邻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邻人可以让人的心灵平静,否则,良心就不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制造舆论谴责自己的出格行为;尊重邻人,也是对自己的敬重。 敬重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考虑邻人的正常感受,这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自然的心灵禀赋。这样的禀赋让我们意识到对自己的敬重、对邻人的爱而意识到义务的概念,从而不去叨扰邻人,不去让自己的良心不安。尤其是机构的管理者,如果懂得敬重自己,关心远近距离的邻人,相信就不会被附近居民在网上抱怨了。 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长大后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居住地。邻人关系和睦的地方,也是政通人和、财源茂盛的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每个人具有共同体意识。对于常人而言,共同体意识就是邻人意识,我们敬重自己,关爱邻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实践中的“择邻处”?邻里关系和睦了,我们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者,我们的社区就成了这种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 这样的示范,与其说是为人处世的选择,不如说是社会道德的必然选择。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