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今天才知道!原来新闻名专栏都有这个共同点!
导读 11月2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42个参评新闻专栏中,《三农微评》《明州论坛》等13个专栏获新闻名专栏奖。 打造一个新闻名专栏要下多少功夫?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栏如何守正创新?
11月9日,《传媒茶话会》对话《农民日报》要闻编辑部主任施维,《宁波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易其洋,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委、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赵振宇,透过两个新闻名专栏的发展,破解办好名专栏的密码。
如何用7年时间淬炼出小而精的名专栏?
谁都不会相信,新闻名专栏《三农微评》竟是农民日报社毙稿率最高的栏目。 《三农微评》创办于2013年1月,是一档“三农”短评类新闻专栏。 在《三农微评》创办之前,报社已经有一些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评论专栏,这些栏目的稿件多是向“重”“大”的方向发力。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方式创新和内容变革的需要,《农民日报》决意向“小”“微”方向挖潜,创办了这档短评类专栏。 创办以来,《三农微评》始终坚持突出基层视角,针对当下“三农”领域具有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以及来自基层一线一些创新做法、好的经验,主动设置议题进行评论。
《农民日报》要闻编辑部主任施维透露,《三农微评》栏目刚开始设立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作者辛辛苦苦写好的稿件常常没有机会刊发——一方面,栏目对稿件的时效性要求较高,遇到版面紧张,写好的稿件当天出不去,过两天没时效性了就不能发了;另一方面,作为一版常设栏目,栏目对稿件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350字左右的文章既要有基层现象,也要有基层经验总结,务求在极短的篇幅中提供最大的信息含量和思想价值。 同时,选题的特殊性,要求记者必须到基层去寻找、去发现新闻由头。这样就拉长了稿件的完成时间,导致版面上时常青黄不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农民日报》一方面由报社分管领导带队主抓,定方向、定策略;另一方面,派专人管理,组织了“三农微评”微信群,将报社的评论骨干和新生力量都加入其中,定期交流研讨。 此外,报社还组建了一支社外评论员队伍,包括来自基层的干部、新闻评论专业作者、地方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官员等。他们为《三农微评》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冒着热气的、贴近基层实际的评论文章。 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实,《三农微评》的刊发频次有了很大的提升。从以前每周两篇都很难保证,到现在平均每周三篇。实现了从“版等稿”转变为“稿等版”,确保每天都有微评备发。 同时,稿件的视角有了很大的拓展。从以前更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拓展到更敏锐地捕捉基层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以及来自基层一线鲜活的探索和创新等,视野更宽阔,和基层的贴近性也更强。
此外,《三农微评》对“三农”工作的服务性也更强了。不只是单纯地说理、评论,而是更紧密地和“三农”工作结合起来,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栏目也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农微评》之所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因为把握好了变与不变的守正创新的关系:立足于“农”,由下而上,展现了主流媒体在引导“三农”舆论方面的责任担当和能力作为;以小见大,以微显著,蹚出了一条适应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转型需要的创新路径。 40年如一日,深耕细作精品频出 1980年,《宁波日报》一复刊,编委会就为报纸头版确立了“三个一”原则:每天必须有一个好头条、一张好照片、一篇好言论。 而《明州论坛》就是“好言论”之一。40年来,宁波日报社领导换了好几任,《宁波日报》也多次改版,但《明州论坛》从未中断。 背后,当然离不开几代编辑持之以恒的精耕细作。 《宁波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易其洋表示,为了保证《明州论坛》的精品质量,编委会坚持“三个落实”。 首先,版面落实——一个专栏,只有保持一定发稿量,才有影响和效果。 随着报纸扩版,《明州论坛》的刊发周期,由最初的不固定、每周1期,增加为每周4期。现在,作为“时评”版的头条,每周刊出3期。 其次,人员落实——《明州论坛》一直配有专职编辑,审稿有部主任和分管副总编。 再次,政策落实——宁波日报的评论稿费和版面编辑费,一直高于新闻。 易其洋透露,为了提高评论编辑的思想站位,报社一方面尽量让评论编辑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掌握一些重要精神;另一方面,报社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评论工作座谈会。这些措施,很好地激发和保护了作者、编辑的积极性和精品意识,也利于积聚和扩大栏目的影响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编委会一直追求“取法乎上”,要评论员向省级党报和《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学习。每年举办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理论评论研讨会,定期研讨学习,为编委会“充电”。 除了自身的深耕细作,《明州论坛》还坚持“开门办评论”。 《明州论坛》长期拥有一支比较稳定、不断更新的作者队伍,由新闻工作者、机关干部、基层人员、企业家、学校师生、理论工作者、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法律工作者、工人、农民、外来务工者等组成,一直保持近30人的规模。 这些人,多是不同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善于观察,又勤于思考,所写评论见解独到、贴近生活、文风清新,很受读者欢迎,也使栏目长期保持了题材的广泛性、内容的贴近性和风格的多样性。 易其洋认为,《明州论坛》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一直在“专业性”和“本土化”上下功夫。 评论专栏的生命力,在于一个“专”字,专即特色。“专”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体现为专栏的定位。专栏定位不准,不光办不出特色,还可能丢掉立足点。 在“本土化”方面,易其洋表示,《明州论坛》编辑选稿尽量坚持“两头在内”——本地人写本地事,至少也要一头在内——或作者是本地的,或由头是本地的,或外地的由头与宁波有关联的。 自1980年4月20日创设以来,《明州论坛》的“本土化”程度一直保持在75%以上,且大部分是“独家产品”。《明州论坛》已经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被老宁波人亲切地称之为“阿拉宁波人的评论专栏”。 “‘本土化’的最大好处是,增强了评论的接近性,提高了读者的关注度,更好地发挥了针对性和引导力。”易其洋说。 新闻专栏如何平衡变与不变?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委、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表示,今年获奖的名专栏都很不错,《三农微评》《明州论坛》等专栏无一不是精心策划、悉心组织,代表着原创性以及结合了媒体自身定位的独家思考、独家特色和独家风格。 “但值得注意的是,评选中也有遗憾——传统类别送评的大多数专栏都是‘老’的名专栏,更多的是固守过去辉煌,缺乏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特质,媒体需要萌发和培育新型的新闻名专栏。” 韩隽认为,专栏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接续性和计划性极强的专业操作,运行时间越长,就容易陷入整体的简单重复、原地转圈和互相效仿状态。 而当下,新闻专栏迫切需要积极应对传媒行业变局,践行融合发展理念,注重新媒体表达,推动栏目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平衡变与不变。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名专栏需将主阵地转向互联网平台,让信息集散地转向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以适应数字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传播新生态。”韩隽说,既要鼓励将内容、形态和技术有机融合的专栏,也要鼓励长期坚持舆论监督和百姓服务的有创新和突破的专栏等。这一点是新闻名专栏发展的新背景和新语境。 比如,变“封闭性”的编辑操作为“众筹”,受众的想法甚至爆料,传者的“鹰眼”挖掘,寻找选题。再如,电视网络栏目的5G+“云聊天”“云访谈”“云辩论”等应用创新,更多地也可以运用在专栏运营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赵振宇同样认为,不变的是专栏特色,它可以根据时代变化辩证调整,但不能因为领导、编辑个人的喜好而随意变化,而是要持之以恒办下去。要改变的则是,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创新,讲究版面艺术,重视语言特色,既体现地域特色,又要立足全国乃至全球。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叶莉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05QmIYL51kUFsYN6f-NZw
编辑:王雅欣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