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论文的评价规则,应着重看论文究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不妨将评价的“时针”调慢一点,新发表的论文至少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待可以评价其社会影响时,再放到评价的“天平”上称量。
不论是仰望星空的哲思,还是立足现实世界的科学探索,都需要时间证明其价值。重视论文,离不开对论文实际价值的客观评价。
不久前,科技部下发通知,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中。2月17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随后,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两部委对于SCI这项指标在学术界、科技界规范使用的最新要求,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图据新华社
论文评价是科研的风向标。风向标稍有变动,必然牵动众多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神经。对于前述通知,有叫好的,更多则是担忧论文评价的“闸阀”一旦关闭了SCI这个“水龙头”,将助长中文期刊论文的暗箱操作,“关系网”可能会在未来的论文评价中“水涨船高”。
废除已有的规则容易,创建合理的新规却相当困难,而如何落地展开新的操作也恰恰是建立论文评价新规则的前提。
新的论文评价规则构建,诺贝尔奖评选的做法有可借鉴之处,它评价的对象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或许我们并不需要真如诺奖那么长的沉淀时间,这种“喜旧厌新”的规则,或许能很大程度避免误判的可能。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最终才能得到广泛认可。相反,如果对刚出炉的论文成果直接奖励、“加冕”,反而不容易促就科研的深度成果。科研机构和论文作者如果一味攀比数量和外观,看重刊物的名气和档次,便会弱化其内在质量。现行的论文评价,便存在“唯刊物档次是瞻”等问题。
改变论文的评价规则,还应着重看论文究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否则,无论如何变化的评价规则,可能依然是“血统论”的延续。这样会加剧论文评价规则的偏颇,无法达到矫正目的。
为此,不妨将评价的“时针”调慢一点,新发表的论文至少经过三五年的时间沉淀,待可以评价其社会影响时,再放到评价的“天平”上称量,而不是发表当年就进行奖励,直接就可以用来评职称,成为人才称号评审的资本。这样延后的评价,才是功利主义的克星。
论文评价,需要“道法自然”。遵循科研的规律,告别急功近利的“摊煎饼”做法,新出炉的论文不再“现摊现卖”,而是静待沉淀,让研究成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作者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原稿】论文评价,不妨将“时针”调慢一点 刘海明
编辑:张凉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