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北师大院长胡智锋:致疫情中的学界与业界

2020-2-12 00:04|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48| 评论: 0|原作者: 胡智锋 |来自: 之媒

摘要: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sLplZMkqCB2IoH31GX1sg


疫情当前,《之媒》与《传媒1号》联合推出「在1号,战疫情」特别系列,我们联合「1号学者联盟」中的五位知名学者——

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智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

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吴飞:浙江大学特聘教授;

杨萌芽: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共同为疫情中的学界、业界献策,希望给1号读者朋友带去思考、鼓舞和力量。

(备注:以上学者按拼音排序)

1&之媒

目前媒体抗疫有那些做法您觉得是有创新的,值得今后借鉴?

胡智锋:

这次媒体在抗疫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点,我想在四个方面有突出的亮点:

第一是权威性。这次主流媒体充分发挥了它在信息掌控和发布方面的这种权威、能力和地位,在高端信息的掌握和发布上体现出了绝对的权威性。比如说,对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并作出重要指示的信息提炼和发布,比如总理现场指导工作的现场声和录制。特别是总理在现场的同期声的传递,以及对多位院士,专家的权威性的采访等等。这些都对于稳定民心、控制疫情起了特别重大的引领性的作用,彰显出主流媒体的在信息掌控、信息发布方面的权威地位和权威性的特点。

第二是整体性。我们看到这次的媒体防疫不是零打碎敲,而是整体的一个安排。以央视为例。央视不仅仅调动了它的新闻的力量,而且还囊括了各个方面,包括综艺、文艺、科教等等都围绕着疫情防疫,按照不同的频道和节目特点来进行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安排。就新闻本身来说,就不仅仅有联播的播报、整点新闻的播报,也有《焦点访谈》的评论、《面对面》的评论,也有一些《新闻1+1》的深度访谈,也有各种新闻的现场报道,包括央视频。央视频对火神山医院的现场直播、短视频直播等等,这些内容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用多管齐下的方式整体性的呈现疫情防控的真实的情况,以及对这个情况的分析和思考等等,显示出了媒体的整体性这种特点。

第三是连续性。它不是一次两次偶发,而是尽可能地在一个领域连续推出。比如说《新闻1+1》连续推出与官员、院士连线和深度访谈,那这个连续性就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期待,也让大众对疫情的了解走向深入和全面。

第四是融合性。央视频是文字、影像、短视频同步进行。那么。多个主流媒体,像人民日报也融入了图片和移动视频的内容。新华社也把图片、视频、文字整合在一起。主流媒体现在都有了融合性的这种内容的推出。所以这是我感觉到这次媒体在防疫过程中体现出的四个突出特点:权威性、整体性、连续性和融合性。

1&之媒

此次媒体抗疫工作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今后需要加以改进?

胡智锋:

关于此次媒体防疫报道体现的问题或者不足,我觉得有三个方面问题和不足:

第一个就是时效性还有待提加强。我们感觉到从开始的疫情发布,到后面特别在一月中旬一段时间里,我们地方媒体,尤其是湖北和武汉这个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反而时效性很弱,这个被大家诟病,就基本上甚至有一段时间就没有信息发布。因此,让社会之所以造成很大的慌乱与恐慌,其实跟媒体的不作为和媒体作为不到位,没有及时发布信息有很大的关系。不及时,甚至是失语、不在场的状态给此次疫情的扩散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这个背后这个是有政府的很大的原因,特别是卫生健康的管理部门,它们没有及时的去发布信息。但媒体对这个事情不够敏感、敏锐,也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自媒体比较发达的今天,这个问题特别的突出,就是时效性。

第二个就是专业性不足。我们看到很多的解读很随意,很乱,甚至很情绪化。在引用专家的表达时有时候也是断章取义,对专家话语的解读和引用也是比较随意的,这就使得媒体的专业性,比如严谨性、准确性都得不到保障。因为你不专业,所以就抓不到点儿,抓不到位。这也为疫情扩散的舆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第三个就是引领性不足。在重大的事件出现的时候,该发声、该表达观点、该整体性的去引领社会情绪的时候反而不到位。我们看到像李文亮医生这个事情当然可能有偶然性,包括对谣言的这些表述和态度,很多时候,我觉得可能是一方面缺乏独立的思考,另一方面就是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的引领不是很及时。在疫情发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以及对于疫情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包括。在这个疫情发生过程当中的一些关键点,关于疫情的基本情况,一些专家的思想观点表达,还有政府行为的呈现等等,媒体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引领性的思考和观点出现的不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头,甚至就是没有引领。大家都在摸,所以让自媒体反而占了先机,是因为我们引领的不足才出现了这个问题。好在从李文亮医生之后,我看到人民日报的评论,看到新华社的转述,包括央视的这种发声。尽管时间稍微推迟了一点,但是在引领方面已经开始了一些动作,在逐渐加强。

1&之媒

对于那些从事传媒专业的学生,经过此次抗疫,您对他们的未来有怎样的期许?

胡智锋:

经过此次疫情,我对未来从事传媒的学子想有以下几点想要嘱咐:

第一个就是要提升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的报道,我们的传媒学子要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要意识到媒体在重大疫情这种特殊的时刻,应当有更自觉的社会担当。社会责任担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媒体有责任要在第一时间要发布真实的信息,要给社会提供的真相。这是媒体义不容辞的一种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给公众给社会提供真相,而且要及时的发布。及时发布真相有利于缓冲社会矛盾,有利于减弱社会的压力。所以这一点呢,我觉得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百姓啊,媒体都应该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真实性这个方面要担当起它的社会责任。这点是至为重要的第一点。如果没有及时的报道真相,没有报道足够的、真实的、全面报道它的真相,可能我们就会贻误战机,就会带来很多后续的、不可解决的一些麻烦。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努力地提升我们的报道质量和报道水平。媒体之所以是媒体,它就应该跟社会一般性的信息交流不同,它应该有更高的质量和水平要求。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给社会提供事实的真相,说明是什么,而且还要挖掘出为什么和怎么样,也就是你要更有深度,要有更强的特色和更强的感染力。深刻性、独特性和感染力,这是我们媒体报道水平、报道质量的重要刻度,我们要努力在这几个方面去提升,要努力的挖掘。信息背后的背景原因,要提供更独特的视角,提供更深刻的解读和提供更有感染力的表达。这是第二点,提高报道的质量。

第三就是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特别是科学方面的专业水平。这次我们看到很多为什么媒体会出现这种报道不及时,或者说没有影响力的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在专业水平方面还不够,特别是科学专业水平。像疫情这种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事件,它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涉及到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的元素,构成环境和条件,处置的程序及相关。这些都有大量的专业性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掌握,如果我们不了解,可能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东抓一下,西抓一下,就可能出现慌乱、随意、浅薄、肤浅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会对整个舆论引导都会产生负面的问题。所以要努力的提升专业水平,特别是科学专业的水平。这是我的三点建议,是经过这次疫情值得我们特别反思的几点。

1&之媒

1号有很多学生读者,疫情当下,您对全国的传媒学子是否有什么嘱咐与建议?

胡智锋:

我觉得在家里也要加强三个力的锻炼。第一就是观察力,第二次表达力,第三是思想力。

第一个,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通过周边的家人、朋友,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等等各种媒体和自媒体,反复通过各种信息的比对,观察疫情发展的动向,也观察社会治理的动向。通过这个观察,然后来提升自己的观察力。观察这个疫情防控过程当中,每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要看到、观察到大家熟视无睹的现象,特别是细节的观察,要在宏观的大事当中掌握、把握细节的观察,要看到大家不经意当中没有看到的那些问题,这是第一。

第二是提高表达力,就是我们要在言说表达方面要努力的锻炼表达力。包括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在家里自己练。设想如果我是记者,我是编导,我怎么办?自己要用自己的话语和文字去进行表达,每天写一个小评论,每天进行一个口语表达训练,模拟现场报道。

第三是提高思想力,我们要通过专业和相关的领域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思想能力。要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多说、多写。这样才提升自己的综合性水平,总体来说是观察力、表达力、思想力的提高。那也祝愿我们的传媒学子都能够在这个期间观察力、表达力、思想力都能得到提升。

 

编辑:宋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