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18年,中国记协第一次组织开展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作品评选。参评作品多主题性、成就性、仪式性多,少新闻性、现场性,不少短视频作品还“投错胎”。而2019年即将开展评选,短视频新闻作品依然存在类似问题。如何减少参评误区?“老总签发单”评议2018年部分作品,提供参考。
短视频新闻作品,如何定义?
据中国记协网信息显示,2018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增设“媒体融合”奖项50个名额,分为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新媒体报道界面、融合创新6大类组织评选。
“老总签发单”注意到,这个新增奖项在2018年出现得比较晚,各地记协匆忙组织作品报送参评。结果,仅短视频新闻作品,让不少评委为难。因为有些作品是宣传片、动画片……
其实,中国记协在下发的评选通知里写明了短视频新闻作品的定义:
短视频新闻:在移动端发布的短视频类新闻作品(含纪录片)。
要求: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立意深刻;现场感强,音质画面效果好,信息含量丰富;剪辑精心,短小精悍,作品不超过10分钟。
【划重点】新闻性、时效性、效果好。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各省、各自荐作者推荐作品到初评委员会。初评委员会评选淘汰21件短视频新闻作品,有30件通过初评进入定评。最终,有13件短视频新闻作品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7件。短视频新闻作品是媒体融合项目6类体裁中,获奖数量最多的。
而即使是这样,不管是评选机构、还是评委,对第一次征集来的参评作品不满意。面对大量主题性、成就性、仪式性的短视频作品,评委们特意投票给了具有现场感强、时效性强的短视频新闻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 | 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千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让其荣获一等奖,并在各种场合介绍这件作品的特点,以此让各地媒体、记者编辑学范本。
短视频“投错胎” 浪费参评指标
评选通知写明要推荐新闻性强的作品,为何各地还送一些宣传片、专题片等作品参评呢?“老总签发单”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各地推荐机构平时指导媒体创作了一些短视频作品,不想错过获奖出彩的机会。
二是当时评选通知下发较晚,各地匆匆组织作品推荐。
对于这样的参评误区,评选机构、相关评委结合获一、二等奖的作品,发表了不少文章,相关作者也通过各种场合介绍了经验。而对于三等奖作品、未获奖作品,还少人分析。
“老总签发单”通过中国记协网公示参评作品材料,就此进行赏析、评议。看看当前传统媒体,对短视频新闻作品,有何认识?采制水平如何?其他作者可以从中借鉴什么经验?
因赏析评议具有不确定性和特殊性,以下评议到的作品信息,仅提供题目等标注,具体作品材料请查询中国记协网相关公示内容(以下截图源自对应作品材料)。
三等奖短视频《绝壁舞者—捅山工,这是一个你闻所未闻的职业》
【评议】现场感强,一开头用3到10突出最抓人的镜头,吸引用户继续观看。善于把握五四青年节前,分发这篇主题性报道。画面拍摄吸收了纪录片风格,全景、航拍,注重特写镜头、纪实性同期声讲述故事。视频采用了主人翁自己讲述的故事,视频有讲述、也有细节,辅以音乐、现场声等烘托主题,善于运用关键镜头表现人物作业环境和难度,层层引人观看,体现采编匠心。
缺点:新闻性弱,制作成本高,不能成为常态。
三等奖短视频《拉孜姑娘创业记》
【评议】 优点:镜头现场感强,画面朴实,少编导痕迹,保留现场声,剪辑流程。选题上,聚焦人物,在时代背景下反映个人命运。特别是镜头善于聚焦人物,运用中景、特写镜头,让手机屏幕减少其他信息干扰。
缺点:时效性弱,同期声过多,字体过小,不吻合移动观看体验。如果通过电脑剪辑视频,然后配字幕的视频,往往在手机端观看是字体会感觉很小。为什么?因为用电脑端制作短视频,电脑屏幕大,打出的字幕感觉字体大小合适了。但一到了手机端就显得小,用户需要暂停再次阅读,降低了观看体验。这也就是为什么梨视频等短视频多数用大字体做标题、做字幕。
三等奖短视频《28年的相守,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评议】 优点:纪录片风格明显,通过富有地域特色音乐、镜头画面,一下子把用户吸引进入视频里。视频里适当保留现场声、同期声,突出了纪实性,展现出高原邮路的壮美。但部分段落有编导痕迹,故事性稍逊于前面的作品。
缺点: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首发,同期声字幕位置较低,不利于手机用户观看。这是以电脑端配字幕的观看效果为标准造成的。
三等奖短视频《修复时光》
【评议】纪录片风格,讲述老人坚持为民服务的故事。镜头干净,善于用中景、特写展现人物形象,符合手机屏幕观感体验。懂得抓住小事不收钱的同期声刻画人物个性,烘托主题。
缺点:场景少,镜头简单。大量运用主人翁口述史,难以佐证真实性。
三等奖短视频《旗》属于微电影。
三等奖短视频《中国3分钟》送评的是英文评论作品。
三等奖短视频《清明时节捏面燕忆故人寄相思》非新闻作品,属于社教类电视作品。
评议未获奖作品
《今天这张漫画感动了13亿人!作者:版权属于全体中国人》
【评议】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但拼接网络图片,垫播采访同期声,缺乏视频画面。
《莎车“万人太极拳”溯源》
【评议】新闻性弱,可当汇报片。
《This is 贵州》
【评议】宣传片。
《坑官爹的熊孩子》
最新评论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