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学术经纬 查看内容

浅论新闻广播的创新策略

2011-2-27 17: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4| 评论: 0|原作者: 孙惠强|来自: 人民网

摘要: 新闻广播要想谋求自己的特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就需要新闻广播工作者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当前新闻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那种认为组织几个精干人员,搞一个选题进行突 ...
      新闻广播要想谋求自己的特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就需要新闻广播工作者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当前新闻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那种认为组织几个精干人员,搞一个选题进行突击创新的做法,显然是与创新的初衷格格不入的。须知,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创新是一个持续的生产实践过程,而不是短期行为。广播新闻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全员素质的提高和节目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上。所以,新闻创新的团队的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但需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创新组织、协调班子,更需要全员精品意识的增强和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新闻广播的创新,还必须精于策划,巧用方法,不断用创新的意识、先进的新闻理念、崇高的新闻理想和敬业精神,进行广播新闻的制作和报道。
  新闻需要策划,只有周密的策划才能孕育出新闻精品。当前新闻广播的创新,要求每一位新闻广播工作者对专业的传媒运作机制有所了解,掌握并运用新闻操作技巧和方法。媒体报道凡轰动全国的典范之作,没有哪个不是精心策划的。当然,策划的不是新闻事件,而是新闻事件发生后对如何报道的通盘考虑,策划的是新闻报道。有了策划就能避免“跟着感觉走”,克服“想当然”的随意性,做到临阵不乱,心中有数。以《南方周末》两会新闻报道为例,报道不仅有大策划,还有新思路。报道思路采取的是观察、调查、时政、特稿,将《南方周末》的“优势战力”次第登台。《南方周末》在汶川地震报道中采取兵团作战,派出了80人的报道团队,一线前期12人,后方储备轮换替岗。报社前后方均有领导分工协调、指挥。尤其是根据抗震救灾进展,主力轮番上阵,时政团队上阵从决策层“捞”信息;特稿团队抓细节,解读地震中的人和事。甚至策划中还考虑到报道团队的“细节”,厘清“是采访还是救人”的思路,统一思想。
  好的策划一定能出精品。会议消息的报道,几乎占有了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在这种选择面非常广的情况下,怎样报道两会新闻才会有新意、有特点,《南方周末》在2009年3月第1308期用了14个版,差不多用了40%的板块来报道两会,而且在报纸的头版上标明了“两会特别报道”的字样。第1308期B9版中把中国比做是一艘船,胡锦涛是船长,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以此来报道胡锦涛提出的中国道路。在这期的《南方周末》B14版里,更能体现《南方周末》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表现:《你可能不知道的“两会”》、《年度政治盛宴细节观察》、《记者从细节入手》、《大会堂内外》、《低调的官员们》、《代表委员的会下生活》等,从常人经常忽略的地方来表现两会,使两会的报道不仅仅停留在会议报道本身,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可以说达到了两会宣传的最高境界。
  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想抓独家新闻非常难。广播新闻没有独家,但可以有独到之处。广播新闻除应满足听众的知性需求外,还要满足他们的听觉审美享受。曾经任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新闻机构撰稿人、编辑记者和制片人的特德?怀特,在谈到新闻主持人的播报技巧时说:“让他们寻找一种与事件、人物及现场情形相吻合的情绪,充分展现自己对朗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事实的深思熟虑的能力。”为此,工作在广播新闻一线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要不断创新语言的表现形式、精于创作,达到结构形式与报道内容的完美统一,有效激发听众收听新闻广播节目的热情,使报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广播新闻最大的一个特性用一个形象词来讲就是“易碎品”,它的时效性极强,需要在最小的篇幅里说清楚新闻事实,通过新闻播报的形式快速传播出去。新闻广播最大的优势有三点,那么创新点就有三个方面:一是时间要快,快的特点也是新闻广播中最需要的。因为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时效性最强的一种,时间上快也是新闻广播媒介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因为传播得越快,信息量也就越大,也就能在第一时间让听众收到最新信息,这样一来新闻广播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在同各种媒介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广播必须要发挥时间快的特点,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新闻节目的传播速度,尽可能做到在第一时间报道,让听众在最快和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二是内容要短,新闻广播内容尤其要求短,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播出更多的内容,这就要求新闻广播必须尽可能精练,以免听众产生疲劳或者厌倦情绪。三是要讲求听的质量。新闻广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的优势,做到亲切自然和接近生活,内容上要做到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这样可以使听众听得清,也喜欢听,从而增强新闻广播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广播是一个单一的受时间限制的传播媒体,听觉上的稍纵即逝和审美感知,对我们纯粹以声音传递消息的播音主持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广播要想彻底征服听众,就必须要注重节目策划和编排创新,以便努力打造出最具吸引力的新闻广播节目。具体创新实践中要对那些老套处理的、结构僵化的新闻广播寻求创新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尽力采用一些更为自由灵活的结构,勇于大胆尝试,不断推陈出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达到结构形式与报道内容的完美统一,才能有效激发听众收听新闻广播节目的欲望。在完善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做到非独家却独到。
  新闻广播创新必须做到对内容素材的精选。广播新闻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外界直接、准确、及时了解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传播渠道。作为广播新闻的编辑记者,要精准地对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筛选有用信息和新闻,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然后,根据判断过滤信息,迅速作出反应,确定播报的方向。新闻精准判断的要诀是:突发事件的采访,要看冲突,冲突越大新闻价值越高;时政类的,要和以前比较,看是否有新内容;民生类的,要看社会和市民关注程度。
  播音是新闻广播内容的主要载体,它是通过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然后在人们心理结构上产生一种震撼性的场效应。新闻广播的报道要摆脱简单播报,实现内容再造,带给听众一种如见其人及如临其境的感觉。当然,新闻广播语言的风格要做到准确反映事实,要尽力体现新闻广播的口语化和自然化,不断完善和创新新闻广播的语言,尽量使新闻广播语言简洁鲜明。新闻广播也只有在叙事和状物时做到简洁明了和特色鲜明,才能够使新闻广播牵动人心,引人入胜。
  新闻广播节目创新必须在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和优化,使新闻广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信息需要。新闻广播要极力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和多领域地为群众释疑解惑,特别是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普通民众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对人本化的理念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扩充新闻广播节目的信息容量,做到新闻广播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要尽力做到让新闻广播节目从单纯地报道新闻,走向深度地解读新闻,从而为听众提供视角更为广泛的新闻解读。新闻广播创新必须做到对内容素材的精选。所选新闻广播材料要尽可能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来调动听众自身经验储备的心理感受,争取能使听众达到如见其人和如临其境的境界。除此之外,新闻广播还要注意多选择有个性的细节材料和典型的音响材料,借助这种个性细节手法和典型的音响材料给听众以听觉联想。新闻操作的技巧,任何媒体都有,在实战中总结,都有与众不同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作自我总结,把自己的经验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的新闻操作手法,使之符合新闻广播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绍兴广电总台)

  参考文献:

  1.陈明、陈雪:《试谈新闻广播的发展与创新》,《巢湖学院学报》,2009(5)。

  2.董美:《信息时代如何创新新闻广播编辑理念》,《中国广播》,2009(5)。

  3.周涛:《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的体现》,《记者摇篮》,2009(12)。

  4.陈敏:《广播新闻评论的形式创新》,《青年记者》,2008(32)。

  5.郭亚辉:《不断创新才会生机勃发——漫谈新时期广播新闻报道》,《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2)。

  6.郭新峰、冯悦:《广播新闻编排创新思考》,《新闻前哨》,2006(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