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消除城乡差别,是几代人的梦想。城乡差别是多种因素所致,但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的乡村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一些村民的收入,甚至把城市居民甩到了后面。经济实力的提升,最显著的改观就是农民在建房的时候,可以在有限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一座座小楼。这是农民依据各自经济能力的自主抉择的结果。倘若是大面积将农民赶到统一建好的楼房里,则另当别论。
国土部16日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排查,重点对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不顾条件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不合理分配资金等行为进行严肃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性文件予以修改或废止。(《人民日报》2月17日报道)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起源,绝大多数是自发形成的。农村的城镇化,政府主导的因素固然必要,却不宜强行划一,采取行政手段把农民赶鸭子上架,必须住进楼房。报道中所说的强迫农民“上楼”,说的是当前不少地方在农村建设小区,逐步废弃原来的村落。对于众多小村庄,需要数个村庄合并,联合建设小区。 对于农民“上楼”现象,网上一片的批评声。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做法固然要坚决制止,同时也应认识到农民“上楼”的危害没有不少人担心的那么严重。 春节期间,在老家走亲访友时,听亲朋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农村小区。从小区的售价、到宅基地的回收和老宅子补偿,不少人对他们所说的小区建设憧憬多于担忧。起码,在我所接触的人中,对八九万元前凭宅基证可以购置一套农村商品房,并未看到他们愤愤然的样子。当然,不少人也有个愿望,那就是小区的楼房值得买,自己现在的宅子也不想丢弃。也许,羡慕城里人住高楼大厦几辈子的农民,当楼房就在自己村边开工建设时,他们暂时是欢迎而非排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按照现行的规定,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期只有70年。超过这个时间,土地就不再是自己的,至少还得花钱续购。可见,只要改变商品房土地70年使用期的规定,农民对农村小区建设未必像网友们那么义愤填膺。 农民上楼,除了要确保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和权利,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考虑村庄文化不能因小区建设而成为历史。城市的高楼大厦,因为相貌上的“孪生兄弟”太多,导致了住宅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城市住宅文化的含金量变得越来越可怜。农村的住宅,因为地域和传统的因素,住宅式样上有不少差异,这是一种宝贵的文化,农村小区建设一旦遍地开花,农民住宅和城市居民住宅样式上统一了,农民的宅基地的继承权如何保持,农村住宅的差异性如何保障。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农民“上楼”未尝不是好事。诚如一位网易网友所言:“农民上楼有弊端,土地过度开发也有很大弊端,但这些弊端和楼上一些人想象的完全两回事情。分不清萝卜、白菜,韭菜、麦子的各位城里人最好不要抢着发言,好像什么都懂一样。”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