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晚上,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推动的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朋友圈刷屏,该文作者自称文章写的是其高中同学“周有择(化名)”的经历,称周有择出身寒门,作为市理科状元考入名校,近日患胃癌去世。
不过,该文章很快被网友质疑“杜撰”,比如文章所写关于主人公的细节无法相互印证,出现“2013年就在课堂上看到2014年才播出的网剧”等违反常识的错误。1月30日,“才华有限青年”就此事对外回应称:文章是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真实的,为了保护当事人信息,“在细节上做了很多真实情况的模糊化处理”。
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张涛甫认为,非虚构是借鉴文学化故事的写法,细节部分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杜撰。既然回应中称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必须把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部分不是真实的一一说清楚。
此事引发了公众对自媒体写作规范的讨论。有专家认为,文章以纪实方式写成,读者会认为是真实的,自媒体就应为真实性负责,否则会破坏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应建立一个自媒体信用体系。也有专家认为,应该有一个标识的机制,对于一些自媒体发的文章,应该标注是属于真实事件的新闻还是属于文学创作。
刷屏文章被指涉嫌杜撰该文发出不久浏览量便“10万+”。不过,不少网友随后质疑该文章中讲述的故事为“虚构”,漏洞百出,颇多细节涉嫌杜撰。比如,主人公2013年高考,高中看过网剧《灵魂摆渡》,而该剧2014年才上线;文中写主人公“出身社会入身职场两年”,就算17年毕业,也才勉强工作一年半。此外,文中提到一件Adadis羽绒服,死者从2012年穿到了2019年1月。
也有自称投资人的作者撰文称,文中的一些细节不合常理。比如元旦刚过完不久,就有投行圈大佬去见一个刚工作两年的新人,而从文章透露的信息,谈的是一个连DEMO都没有的种子轮项目。
另据新京报报道,文中提到主人公是2013年市高考理科状元,根据网友对文中配图的对比印证,基本确定主人公的高中为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但该校还未出现过状元。
就“两年升P7”这一细节,阿里巴巴公关部的工作人员1月30日上午回应澎湃新闻称,仅就文章中提到的信息无从判断真伪,“我们不参与对网络作品的评价。”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首发于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目前文章链接已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文章发布的前一天,该公号曾发布预告称:“特别是明天的稿子,仅仅是梳理,就花了我15天的时间。这篇稿子有生和死,有对亲情、友情的思考,有社会断层的现象,还有我对这个社会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考。”
引发争议后,1月30日,“才华有限青年”团队对外回应称,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是一篇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真实的,为了保护当事人及其家属、同学、老师的信息,在细节上做了许多真实情况的模糊化处理,包括学生省份、一些细节的时间线、分数、公司、原本的照片等等。
根据公号发布的微信文章和介绍,该公号主编为杨乐多,公号属于霍尔果斯爆炸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与微信公号“咪蒙”同属一家公司。“才华有限青年”2018年4月1日的一篇推文曾提及:“我们生于咪蒙团队,长于咪蒙团队,永远属于咪蒙团队”。
对于和“咪蒙”的关系,“才华有限青年”在上述回应中称,其团队是独立运营,和咪蒙公众号分别是两个团队独立运作,内容和出品完全自主。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霍尔果斯爆炸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马凌,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影视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广告发布;广告策划;广告服务;企业策划;文艺创作;影视剧本创作等。
专家:非虚构写作不允许杜撰细节针对“才华有限青年”回应声称的“核心事件绝对真实,模糊化处理省份、一些细节的时间线、分数、公司、原本的照片等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张涛甫认为,“回应完全是为开脱”。
“才华有限青年”称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是非虚构写作。张涛甫表示,文章最初的目的是想以真实故事来讲述,让读者、用户共情,争议在于非虚构并不允许核心事实真实,其他方面可以打“擦边球”,甚至是杜撰 。
张涛甫说,非虚构写作首先跟文学的区别非常清楚,非虚构是借鉴文学化故事的写法,对于细节的一种追求,但是跟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细节部分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杜撰,“哪怕是心理细节的描写都必须真实”。
张涛甫还说,非虚构写作的核心事实从新闻角度来说,最基础的是新闻5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这些具有支点性的事实称之为核心事实。不能认为局部是真实,局部是虚构的,这点上来说,“才华有限青年”的回应是完全为自己开脱。
“既然回应中称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那就有必要讲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如果想自证清白,必须把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部分不是真实的一一说清楚。为什么杜撰的部分就不是核心事实?”张涛甫说。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刘蒙之强调,在非虚构写作中,一直禁止编造和嫁接。非虚构写作的红线是真实,所有的细节和事实都要经得起核查,文本整体上也要反映事件的真相,事实要真实,归因要正确。
“这篇文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非虚构写作,文中有多处模糊或有悖于日常逻辑的地方。如果是一般的散文,自无必要求全责备。但如果自身定位为非虚构写作,就必须经受非虚构写作操作规范的衡量,否则这种写作立场会催生无数不值得信赖的非虚构作品。”刘蒙之说。
传播学者建议:应建立自媒体信用体系《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引发舆论对自媒体写作规范的讨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员朱巍对该文章的真实性表示质疑,认为有夸张表述某些行业负面内容,贩卖焦虑、贩卖悲情之嫌。
朱巍说,该文章表面上以纪实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读者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博取了读者的关注。但事后大家又会从他漏洞百出的文字中质疑这是一个虚假的内容,如果内容虚假,长此以往会破坏公众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
“目前我们对自媒体的监管还是相对比较松的,比如这件事情涉及到文章内容真假的问题,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不应该介入管理,也是一个新的命题。”朱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对于公众号等自媒体的违规行为应该有一个监管的手段,还应该建立一个信用体系,公众号不应该滥用社会影响力。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也指出,该文缺乏消息来源的交代,是否杜撰,公众们在阅读的时候无从判断,他们会有一个阅读的快感,还有情感上达成共鸣,就完成了阅读。如果是杜撰且涉及到一些商业营销目的,就有问题。
田秋生向澎湃新闻表示,该争议文章还涉及非虚构写作和新闻作品的边界问题。“因为非虚构写作,有文学小说故事的成分,和新闻报道之间存在着一个模糊地带。”
田秋生说,对于自媒体监管的问题,分为自律和他律。自律要求自媒体有一个内部的把关机制,他律就是政府和社会对他的管理和制约。但目前自媒体自律和他律的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
田秋生建议应该有一个标识的机制,对于一些自媒体发的文章,应该标注是属于新闻还是属于文学创作。如果是新闻的话必须要保证真实性,还有消息来源的交代。有这样的分类和标识才能对一些自媒体的文章进行边界确定,如果涉及到违反规范的行为,应该予以惩罚。
针对此事,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周铭律师对澎湃新闻表示,该文章内容真假未定,如果涉及虚假,需要考虑其目的,作者应证明非因外来因素或盈利目的故意编造虚假故事,否则,作者应及时消除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