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大新闻学院 人大马新观研究中心 2019-01-03 编者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赴延安调研,追寻和学习党的新闻事业创建和发展历程。此次课外实践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蒙彬老师与课程助教及班级辅导员带领,120名2018级本科新生共同参与。本篇稿件是基于新闻学院学生参观“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感想写作而成。 新闻使命,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是延安时期的新闻人以最简陋的工具在陕北古朴厚重的大地上筚路蓝缕,才开拓出最早的一片新闻沃土。 此次的延安调研活动,同学们参观了“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新闻出版旧址”。发黄卷边的报纸、朦胧的黑白照片、式样古朴的相机和胶卷、几乎消失在新闻传播生活里的排版工具……这些老物件,它们中的每一件,都像是一个故事,将无数为了理想艰苦奋斗新闻人的血泪无声娓娓道来。 马兰纸:“红色记忆”的承载 什么源于漫山遍野,又终散向四面八方?什么身躯单薄,却承载着巨大的力量?让我告诉你,是马兰纸。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一个拐角的展柜里,几张马兰纸默默地躺着,淡黄色,毛边,隐约可见的纹理,光线柔和。当你凝望着它,思维便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烽火年代的延安,在硝烟与断壁残垣之上,淡黄的马兰纸纷扬在天际…… 一张纸对于1937前后几年里的延安意味着什么? 当时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惊叹:“哪怕一张最普通的纸都是最奢侈的东西。”1936年担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的毛泽民,在一份经济报告中说:“陕北过去不仅不产纸,因国民党的愚民政策,教育经费又被国民党拿去作军费,当然没有了纸,这就影响到纸的供给,所以纸张对于一般陕北民众曾经是非常稀罕的东西,革命队伍进驻延安后,主要依赖进口” 而在当时,纸张是文化生活最重要的载体,是革命宣传必须要凭借的利器。多出一张纸,多印一份报,就多给敌人一些打击。 1939年9月,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包括禁止纸张和亚麻等物品输入,造成延安造纸原料极度短缺。大量的书报还待印刷,众多的民众急需用纸。 就在这一年,这样的处境下,马兰纸诞生了。恰如一场春雨,化解了冰封的困境。为了冲破敌人的封锁,边区政府组织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教员华寿俊兼任工务科长,会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造纸攻关。他们先后试验过高粱秆、麦秸、糠秸、蒲草等植物来代替麻做造纸原料但都失败了。用稻草、杨木为原料虽然成功造出了纸,但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批量生产,必须寻找新的原材料。经过多番考察和询问,他们得知当地居民偶尔采集一种叫马兰草的植物搓草绳,该植物不可喂牲口,因为食入腹中,无法消化。在开荒生产劳动时,要锄头斩断马兰草的根须十分费力。基于这些信息,他们决定尝试用马兰草做原料。 经过洗晒泡煮碾拌捞烘,一张色泽微黄、坚韧、光滑的马兰纸成型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研究,华寿俊等证明马兰草纤维强度大、根节少、容易处理、制作成本低且易获取,是造纸的好原料。 1939年11月,一种微黄而泛着隐隐绿意、手感稍嫌粗糙的马兰纸被人们惊奇地传递着。马兰纸的研制成功,使边区印刷事业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陕北告别了缺纸和劣质纸的历史。 马兰草一茬又一茬地割了又长,马兰纸一张张地生产出来。新闻工作、教育、生活用纸需求都得到了满足。马兰纸在那种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和经济技术极端落后的地方,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边区文化建设、为培养革命干部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马兰纸不仅是造纸技术上的成就,更体现着共产党人和延安民众艰苦奋斗、见山开路的精神,承载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初访延安:探新闻印刷之路 “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清凉万佛洞,印刷很安全。” 这是谢觉哉同志赞美中央印刷厂的诗句。虽不见得有那么华丽的辞藻,一字一句却饱含着对新闻事业和中央印刷厂的热爱。中央印刷厂是当时最大的印刷厂之一,其印刷的各种报刊,马列著作等散发到全国各地,为广大军民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从1937年到1947年,短短十年时间,延安中央印刷厂凭借着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了革命年代党的思想主阵地。1947年3月14日,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中央印刷厂在印完最后一期《解放日报》后撤离延安,转移陕北。11月,在米脂县杨家沟恢复生产,排印《参考消息》、《新闻周报》和中央文件等。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后,中央印刷厂由西北局领导,改为西北印刷厂。延安光复后,西北印刷厂迁回清凉山。1949年6月,该厂一部分前往西安,另一部分继续留在延安,逐步发展为延安日报社印刷厂。 隔着玻璃板,触摸着那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阅读着那一篇篇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文章,革命时期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再现在我的眼前。从历尽艰辛自上海运来的印刷机,到百次尝试自制出的马兰纸和油墨......这些历史记忆中留存下来的展品,仿佛向我娓娓道出在那个革命年代延安中央印刷厂传播思想的伟大功绩。 延安行,革命情,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印刷厂,思想源, 传递精神,撑起脊梁! 延安时期的《边区群众报》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边区群众报》就是一个以边区基层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行文口语化,通俗易懂的报纸。所以,它也被人民亲切的称为“咱们的报纸”。 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通俗周报。1942年2月18日《边区群众报》社成立,谢觉哉任社长。1948年元旦起,该报改为日刊,并改名为《群众日报》。1954年10月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至今。 《边区群众报》之所以能够成为边区人民的好朋友,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人民的代言人。延安深处祖国内陆,地处西北边陲,自然条件差,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以务农为生,大多数的群众连字都不认识,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要想让这些群众了解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拥护人民政权,就必须先普及相关知识,提升人民素养。 为了深入了解群众需要,《边区群众报》采取了很多好办法,其中最能反映其工作作风的就是蹲点。当时《边区群众报》的工作人员在边区各乡农村几乎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深入生活的点,并有一些交往颇深的基层干部群众朋友。通过蹲点,他们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带下去,同时可以征询区、乡干部群众的意见、要求,了解他们对上级政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通过蹲点,他们也深入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采录民间的故事、民歌,各地的方言上语,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工作人员的稿件写完,往往先念给基层干部群众听,征求群众对稿件内容和形式的反映、意见,了解他们是不是真能看懂、听懂稿件的内容。遇到群众听不懂的句子就换成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比如“火柴”就换成“洋火”“夫人”就换成当地方言“婆姨”,此外,《边区群众报》还使用大量的漫画来普及基础知识。 据曾任职于《边区群众报》的著名作家柯蓝回忆,“当时……我们七、八个人,在报社附近的柳林村,建立了一个据点。一方面把稿件拿给村干部、老乡们看,征求修改意见;另一方面深入群众也是为了向群众学习。” 以史为鉴,学习历史是为了现在更好的发展。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代言人,报刊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在新时代的媒体与报刊的运行中,我们也要向《边区群众报》学习,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窑洞中的涌出的光和热 在“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中,真实还原新闻工作者工作生活的窑洞是延安新闻纪念馆的特色展厅。纪念馆建设背靠延安清凉山,刚好将这山上的场景利用起来,建成了这个特别的窑洞展示场景。新华社、《解放日报》、新华广播电视台等都是在这样的窑洞中发展而来的。 走到窑洞的门口,里面很小,光线昏暗,机器摆放显得很拥挤,让人仿佛能置身于当年的前辈们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里克服困难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场景。时代变迁,这里的新闻精神应当代代相传。这里的新闻工作者的生活,及其他们的新闻成就,这些历史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了解发掘。 这些新闻工作人员们居住的窑洞,都是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自己动手挖的。在第一个窑洞中是编辑们在紧张地工作的场景。当时的新闻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据当年的人们回忆,工作任务非常的多,节奏快,时间观念也特别强。报纸天天出版,需要足够多的稿件,一篇稿子经过层层审核,什么时间发到编报室,什么时间发到印刷厂排好版,打纸型浇版,都有严格的规定。第二个窑洞中是编辑好的文章印刷见报的工作地,里面有一个排字工人蜡像,和一台当时的印刷机器模型,看起来与我们了解过的简单的活字印刷机很相似。 最后一个窑洞密密麻麻的摆放了很多床位,房间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他们就在工作的房间旁边休息,可见工作之紧张。从这样的窑洞还原场景,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住房资源少,生活条件限制。 据曾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工作过的霍璞先生回忆,他们鸡叫起,半夜睡,吃的是黄米加小米两米饭,工作照明靠煤油灯,手摇马达发电供收发报机使用,但工作生活的热情极高。在延安新闻纪念馆中,陈列了一幅人们在河上滑冰的场景图。 当年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工作人员精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每次日寇的飞机空袭过后,大家就将炮弹碎片捡回,打制成菜刀、锄头、镢头,后来得到启发,还打制成土冰刀,每当冬天延安延河结冰时,河上经常活跃着一批矫健的溜冰者。延安生活的人们,在艰苦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工作热情。 在这样的工作热情下,取得的新闻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清凉山也被誉为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一个纪念馆内独具特色的还原出的一排简陋窑洞,把处于民族危亡时刻,在战火中为国家做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呈现给来到这里的人们。 八十多年过去,传承过去,思考未来,也是我们在学习新闻道路上的必修课。 编辑:陈心茹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