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华商晨报》在头版发布公告:
经审批,《华商晨报》被正式更名为《华商新报》,出版时间待定。
《华商晨报》将于2019年1月1日起休刊,现对《华商晨报》订阅用户作如下安排:
1.已从沈阳邮局订阅2019年度《华商晨报》的订户,请持订阅发票原件及订阅人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到原订阅网点办理退订手续。
2.已从华商晨报社直接订阅了2019年度《华商晨报》的订户,请与报社联系,办理退订手续,联系电话:024-86200980。
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特此公告。
华商晨报社
2018年12月29日
今天的《华商晨报》官微发表题为《致敬华商晨报!沉默深处有海样喧嚣 爱过的人都听得见》的文章,内容如下:
今天以后的日子里,不会再有一份印着红色“华商晨报”字样的报纸,让你在早上盼望着她早点送到清晨的餐桌;不会再有“本报讯 华商晨报记者”开头的消息,陪伴你闲暇的傍晚;不会再有属于晨报的一版核心大图冲击你的眼睛;不会再有阿阳的故事让您牵肠挂肚……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们用华商晨报的官微,记录下我们工作的样子。
此前一天,气温是零下8-零下20度,各路记者们奔赴在采访的路上。最后一次采访,就像过去那些年的每一个采访,不容一丝含糊;
12月28日,华商晨报摄影记者蔡敏强在沈阳故宫采访拍照
时间:2018年12月28日晚
地址:崇山东路71号华商晨报社
16:00:00
编前会,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9:00:00
有记者刚刚采访归来
编辑们依旧熬着通红的眼睛看稿做版,最后一个夜班,就像过去那些年的每一个夜班,不容一丝疏漏;
22:38:00
总编辑刘庆签头版
23:59:59
签完最后一块版
所有在职的编辑记者照了一张合影
00:30:00
离别时刻!29日凌晨,最后离开的编辑们,关掉了办公室的灯。幽深的走廊里,回响着他们熟悉的脚步声。
伴随了沈阳人18年的华商晨报,结束了最后一期的制作。随着最后一期报纸的大样传往印厂,华商晨报的青春落幕了。
崇山东路71号,华商晨报的办公室,将不会再有灯光闪烁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夜晚。
今晨5点的晨报
最后的晨报人,没有抱怨,没有放弃,甚至来不及伤感,他们用自己最后的坚持、认真、一丝不苟,诠释着属于晨报人骨子里的精神,捍卫华商晨报最后的责任、骄傲、尊严和曾经的大报风范。
编报部主任在阅读读者来信
一个民生新闻部记者奋斗的那些年,累计写稿2751篇
华商晨报伴随时代而生,随着时代的变革而离开,谁都承认网络无法替代报纸的温度,但不得不面对的却是,温度无法抵挡市场的残酷。
《华商晨报》不是一份完美的报纸。她有报不出来的消息,她有无力帮助的弱势群体,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报纸在生存的压力面前,有时候会让读者失望。
然而,她依然有热爱城市的心,有理想照耀城市的梦,有18年来与这座城市的读者靠着一篇篇新闻稿积累下的血脉相连的感情。
珍藏在记忆里的那些年……(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珍藏在记忆里
Treasure in the heart
2000年3月18日,华商晨报出版了第一期报纸。
她的诞生伴随着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都市报热潮,满足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和市民诉求的觉醒。就像当天的一版社论中写道:“让我们的报纸为最普通的是人民群众说话,为他们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是我们永久的追求。”
2003年,华商晨报改版为日报,从此之后,仿佛“闯进了瓷器店的公牛”,她搅动着原本平静的湖水,创造了日发行量接近50万份、年广告收入最高超过两亿的都市报神话。
那些年,有新闻打96128成了习惯,坚持了18年的希望之旅每次都是响应云集,无论是每年的中高考考场外,还是省市两会会场,无论是像汶川地震那样的重大突发事件,还是一户居民家里漏水,没有晨报记者到不了的现场……
往事已矣。
“华商晨报”,可以继续有旧新闻保存在网络搜索里,挂在人们的嘴边,活在沈阳人的记忆中,但不会再有沉甸甸的华商晨报的铅字出现在你线下的实际生活里。
然而,在这个时代,告别,已是多余。
就像你今天收到了华商晨报的推送消息,她的微信端不会停更。
虽然不再有纸质的报纸,但这里依旧有那个陪伴了你18年青春的老友。
当你遇到感人事、伤心事、郁闷事,你依旧可以在第一时间想到晨报,到晨报的官微诉说,这里也会延续华商晨报的精神,继续为读者服务,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
作为晨报老读者的大本营,我们也希望听听您的意见,请您在文末留言,讲述您与晨报18年来发生过的故事,并提出希望在未来看到一个怎样的华商晨报官微,以及对这里有何期许。
有人说,属于《华商晨报》的媒体时代结束了。准确地说,或许应该是属于都市报高速发展的那个时代结束了。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离场的不是报而是“纸”。 |